首頁>Club>

13

娛樂

回覆列表
  • 1 # 天天向上的王旺

    沒有任何一部電視劇完全符合歷史。即使是神劇《大明王朝1566》。

    《大明王朝1566》不僅是歷史領域中的第一名,也是目前為止作為中國所有電視劇裡面評分最高的作品,豆瓣評分高達9.7。這部神劇劇情精彩細節精良,可謂是中國產劇的良心。

    即便如此,對影視作品而言,“源於生活,高於生活”是它的固有屬性。決定了它不可能和歷史記錄片一樣完全和歷史相符。原因很簡單,歷史記錄片一般來說都比較無聊,受眾少。而作為一部以賺錢為目的的“神劇”,編劇必須得發揮自己的的想象力,編造一些情節,才能吸引到觀眾,進而實現自己的最終目的——賺錢。

    具體而言,這部神劇有下面這些地方於史不符。

    1、“改稻為桑”事件純屬杜撰。歷史上真正導致嚴黨倒臺的導火線,是徐階等人借道士之手,讓嘉靖帝對嚴黨動了殺心

    2、美化了嚴嵩的門生胡宗憲。真實情況是胡宗憲本人具有多面性,一方面,他是抗倭名將,但是另一方面,他也是弄權貪汙的嚴黨成員。

    當然,它也做到了歷史劇大事件不歪,小細節美化的特點。劇中的一眾人物如海瑞,嚴嵩,嘉靖等人帶給我們的做人方面的啟示,以及讓我們對16世紀中葉的明朝有了一個基本認知,就衝這些,大明王朝也值得我們觀看。

  • 2 # 趣史夜話

    不符合。首先是“改稻為桑”,明朝為了賺外快 ,將南方稻米改為桑樹。

    封建社會歷來的政策是重農抑商,明朝也不例外。因為農業是國本,不能動。所以不可能實行改稻為桑的。

    然後是胡宗憲和戚繼光除倭,胡宗憲根本沒有親臨現場指揮過。胡宗憲是文官,在幕後指揮。

  • 3 # 婚禮先生郭果

    不是歷史,但又不是一般的架空歷史

    大明王朝1566中描寫的人物絕大多數與歷史中的形象不一致,從嚴黨到徐黨、再到裕王,直至司禮監的諸位太監。下到胡宗憲、戚繼光、包括“海閻王”。說實話,細細讀一讀《明史》和《明實錄》。你就會發現,全亂了!全亂了!

    由於諸多原因,當代人記歷史不夠客觀,後人記前人歷史難盡其實。在這之後又受政治,文化等等因素制約,不禁有一個疑問:

    我們瞭解的是真的歷史嗎?我們不得而知,但歷史觀是真的,它是關乎人性,關乎社會發展規律的。幾千年了,這些東西是不變的。

    大明王朝很多東西未必符合史實,但符合歷史觀。

    大明王朝真正厲害的地方在於講清楚為什麼在我們現代人看起來,如此腐朽落後的封建制度能存在兩千多年的原因,也講清楚了這種制度註定消亡的原因

  • 4 # 飄渺娥眉

    只是電視劇而已 但是該劇頗為用心 演員演技精湛 細節處置嚴謹。至於史實 只說一點 嚴東樓是個絕頂聰明的殘疾人而非劇中那個暴躁小兒。

  • 5 # 抬槓總指揮

    沒打算從這部劇裡學歷史,看的是故事,絲絲入扣引人入勝,人物刻畫的栩栩如生。故事,表演,情節一流,那些爛劇作者導演看幾百遍再動手拍劇吧

  • 6 # 日常刷下線

    不符合,首先就是大前題,改稻為桑,在明朝中葉絲綢出口已經是國家重要的商業模式。其他還有茶葉,瓷器。哪用的著所謂針帽局搞什麼毀稻種桑。並且就算今年種上桑樹也不可能年底馬上獲得桑葉,用來養蠶也要等到第二年才可能見到絲綢!

    如果事情發生了那更可能的是,因為南方缺乏軍糧。趙貞吉夥同胡宗憲淹了桑田企圖用一年可以收穫得稻米替代被毀的桑樹。

    這樣故事的真實主線實際是主張毀田的徐介,張居正等人為了獲得大位用趙貞吉刻意拉胡宗憲下水,胡宗憲在沒法獲得充足的糧草,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同意了趙貞吉的意見。

    這也為後來徐介扳倒嚴嵩起到了重要證據。再後來就是為了掩蓋事件真相。利用裕王對於嘉靖皇帝的恐懼加快奪權步伐間接害死嘉靖!

  • 7 # 豬乘涼

    據我所知,有以下幾個出入的地方:

    一、司禮監的掌印太監沒有呂芳這號人。有過一個叫李芳的。當時掌印太監應是黃錦。

    二、明世宗當時有兩個兒子,一個是景王,一個是裕王,而非劇中只有裕王一個兒子。

    三、明穆宗的師傅只是高拱,而不是徐、高、張三人。並且徐、高、張三人其實各有心思,並不對付。

    四、嚴世藩是個獨眼龍,長相醜陋,而不是劇中那般霸氣十足。

    五、海瑞的形象過於精明,他是個廉吏,但並非能吏。

    六、趙貞吉不是徐階的學生,趙是嘉靖14年的進士,而不是劇中所說嘉靖20年的進士。

    七、胡宗憲形象過於高大,不否認胡宗憲功在千秋,但畢竟他以七品巡按上位浙直總督,還是走了趙文華的門路,而趙文華是嚴嵩的乾兒子。

    八、嘉靖朝還有個重量級人物沒有出場,就是朱厚聰的把兄弟,錦衣衛都指揮史,忠誠伯陸炳。他管著錦衣衛時,東廠是指揮不動錦衣衛的,而不像劇中那樣趨之如狗。

    本人才疏學淺,大概齊就看出這些出入。總的來說,“大明王朝1566”是一部非常優秀的歷史劇,很好,很全面的反映出明朝中後期的社會面貌和政治生態。有些藝術上的加工也很正常,總比沒完沒了的辮子戲要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哪一部電影或影視作品其中的男女關係徹底顛覆了你的三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