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濤歷史課

    劉備不僅鑄造“直百錢”,還鑄造過“直百五錢”。每當國庫空虛,劉備就會通過鑄造“直百錢”來掠奪百姓的財富,充盈國庫。

    這裡,直百錢中的“直”和價值中的“值”是通假字。

    劉備在進入成都後,由於大肆的封賞老員工導致國庫空虛無力支付軍費。在劉備為軍費而頭疼時,劉巴給劉備提出了自己造錢的主意。具體的方法就是:通過鑄造更大面額的錢幣(一枚錢就相當於過去的一百枚五銖錢),然後通過政府的強制措施,命令百姓用手中的“五銖錢”來換取新版的大錢。這就是“直百錢”名稱的來歷。

    在金錢的誘惑下,劉備終於撕下了仁義的面紗。

    通過發行“直百錢”劉備的國庫很快就充盈了起來,嚐到甜頭的劉備每當國庫空虛的時候就會發行直百錢,於是直百錢就就越來越不值錢,最終導致了“通貨膨脹”

    對於當時益州的百姓來說,沒有學問的他們根本無法理解其中的原由,只知道自己手中的錢能買的東西是越來越少了,所以有的百姓就出現了牴觸情緒,不願意兌換,這時劉備就會通過政府的強制手段逼迫百姓兌換。

    以諸葛亮的為人,他可能不會參與其中,可能勸過劉備,但是劉備並沒有理睬。

  • 2 # 江湖小曉生

    劉備是三國軍閥中的異類,因為這兄弟家境貧寒,不要說跟曹操、孫權這種富二代比了,就算是跟一般的村鎮幹部,那都是沒法比的。

    可是劉備偏偏要起來做一番大事,要想拉人入夥,那就必須要提供足夠的糧食和工資。劉備這一貧如洗,口袋比臉還乾淨的人,他拿什麼去拉人入夥呢?

    最初隊伍小的時候,不斷有土豪表示贊助,比如說張飛、糜竺等人給了不少資金。可是等到劉備隊伍擴大以後,這點錢就顯得捉襟見肘了。

    曹操和孫權同樣也曾遇到過捉襟見肘的時候,因為他們的隊伍也很龐大,每天的開銷都讓他們煎熬的睡不著覺。不過他們聰明啊,他們會盜墓,尤其是曹操,發明了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等職務,把漢朝北方的大墓挖了個七七八八,這才緩解了經濟危機。

    劉備自稱是漢室子孫,這地底下埋著的,可都是他的列祖列宗,他是不可能盜老祖宗墓的,於是乎一個叫劉巴的兄弟給劉備想了個好辦法,那就是鑄直百錢。

    什麼是直百錢?和五銖錢有什麼區別?

    漢武帝時期,打造了著名的五銖錢,也就是說錢幣重量五銖,不差分毫。這種錢幣的購買力是相當穩定的,所以一直在兩漢時期良好流通。

    漢武帝被稱為千古一帝,可不光是他打擊匈奴的功績,更多的是他在經濟民生上的貢獻。五銖錢的問世,顯然就是一項創舉。

    成都之圍也,備與士眾約:“若事定,府庫百物,孤無預焉。”及拔成都,士眾皆舍干戈赴諸藏,競取寶物。軍用不足,備甚憂之,劉巴曰:“此易耳。但當鑄直百錢,平諸物價,令吏為官市。”備從之。數月之間,府庫充實。---《資治通鑑》

    到了東漢末年,董卓這老兄不老實了,他為了剝削百姓,自己鑄了一批劣質的小錢,這種錢的重量比五銖錢差太多了,董卓利用手裡的小錢,大量置換百姓手裡的五銖錢,這麼一來引起了嚴重的通貨膨脹。

    漢朝已經比較發達的商品經濟,在一夕之間,就被董卓這大兄弟給毀了。從此以後,北方人寧可以物易物,也不願意用貨幣來置換東西了。

    劉巴被稱為著名的經濟學家,這大兄弟對劉備來說的確很有用,但是對百姓來說,那就是個毒瘤。

    劉巴鑄造的直百錢,面額價值一百銖,可是重量遠遠達不到一百銖,最大的只有四銖,後來越來越輕,最小的時候,只有半銖。那個時候沒有紙幣,所以都是根據重量來看價值。

    直百錢鑄造以後,劉備便用這種錢,大量收購百姓手裡的五銖錢,再用五銖錢熔了繼續鑄造新的直百錢,這麼一來劉備的腰包在很短時間內就鼓起來了。

    直百五銖和大泉五百這些錢,那都是剝削用的。

    很顯然,直百五銖就是為了搜刮老百姓口袋裡的鈔票。用比較輕的貨幣,換取正常的五銖錢。只有四銖重量的一枚直百五銖,就可就從老百姓的口袋裡換取一百枚五銖錢。

    然後他們再用這一百枚五銖錢,熔成新的一百多枚直百五銖,再到市場上換取老百姓的一萬多枚五銖錢。這買賣實在是一點都不虧。

    時議者欲以成都名田宅分賜諸將。趙雲曰:“霍去病以匈奴未滅,無用家為。今國賊非但匈奴,未可求安也。須天下都定,各反桑梓,歸耕本土,乃其宜耳。益州人民,初罹兵革,田宅皆可歸還,令安居復業,然後可役調,得其歡心,不宜奪之以私所愛也。”備從之。---《資治通鑑》

    短短几個月的時間,劉備就變得十分富有了。而蜀地的老百姓,可就都窮的叮噹響了。如果那個時候有銀行和貸款的,那麼說不定老百姓未來幾十年的錢也會被這兄弟給弄走。

    以後老百姓只要活著就給劉備打工就行了,至於工資嘛,想都不要想了。而劉備便可以用這些五銖錢,去魏吳兩國換取很多戰略物資,畢竟五銖錢在特定時期,還是有購買力的。

    其實同時期的東吳孫權,比劉備做的更過分,這傢伙一出場就發明了大泉五百,也就是一枚貨幣價值五百個五銖錢,可是大泉五百的重量卻只有十二銖。這買賣實在是太划算了,每收購兩個半五銖錢,就能熔鑄成一枚大泉五百,然後再到市場上換取五百枚五銖錢。這還不算是最過分的,後來孫權覺得這種撈錢方式太舒服了,索性發明瞭大泉當千、大泉兩千,後來更是沒人性地發明了大泉五千。一枚錢幣,就想要從老百姓手裡換取五千枚五銖錢,真不知道他在想什麼玩意兒。

    孫權的大泉五千,是王莽篡漢以來,最大的虛值錢。這玩意兒比印鈔機來錢還要快,所以東吳到最後,最有錢那就是他們老孫家了。

    劉備有蜀錦,所以他不怕直百五銖的危害。

    和孫權這麼一比,我們立刻發現,劉備可真的是有良心啊,居然只發明瞭價值百倍的直百錢。孫權的那些錢幣太誇張,差點把東吳經濟給整垮了,所以維持時間不長,最長的大泉五百,也只用了十年時間。

    劉備直百五銖用的時間,可就比孫權那些錢幣長多了,甚至還流傳到了魏國和吳國,依舊具有一定購買力,這是為什麼呢?

    前後每得蜀錦,殊不相似,比適可訝,而鮮卑尚復不愛也。自吾所織如意虎頭連璧錦,亦有金薄蜀薄,來至洛邑,皆下惡,是為下工之物,比有虛名。---《全三國文》

    因為當時劉備佔據著一樣硬通貨,那就是著名的蜀錦。蜀錦是蜀地的一種工藝品,廣受兩漢百姓的喜愛,所以一直在全國各地流通出售。

    不能因為劉備佔據了蜀地,就中斷了對外貿易吧?那些有錢人還是想著穿蜀錦製作的衣服的,為此劉備手裡的蜀錦成為了三國時期的硬通貨。

    由此可見,最初劉巴鑄造直百五銖的時候,的確是從剝削角度去考慮的,但是劉巴也深知蜀地的這種優越性,所以這是相對的合理剝削,合理剝削。

    參考資料:

    《資治通鑑》

    《全三國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蛇油膏可以代替面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