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張竹邦
-
2 # 靜聽雨霖鈴
我記得老家有很多風俗,那已經是小時候的記憶。
記得那時候,見面相親,女的要帶上一條繩子,意思應該是把心儀物件留下。
當有女方出嫁時,提前幾天,要在家裡不出門,叫做悶白臉,想想非常有道理,那時候的人們整天面朝黃土背朝天,一個個臉色粗糙暗淡,在家裡悶幾天,看起來就好看許多。
記得我小時候我家有地窨子,準備冬天放大白菜,也有幾個老太太在裡面紡棉花,後來,我家的地窨子就成了半個村子的大姑娘結婚前“悶白臉”的優選場地,尤其是春夏兩季結婚時,幹黑的面龐在潮溼的地窨子悶幾天,真的能看出不一樣,那是一個沒有護膚品化妝品的年代。
再有就是人們對於生孩子敬畏,也用自己傳統而古老的方式表達。
我們小時候,經濟條件的限制,很少見過去醫院生孩子的人家,都是在家裡請一個接生婆,然後,家裡人,第一個抱自家孩子的人要穿上一件藍色的衣服,很多都是借別人的,意思是怕孩子失去,要把孩子攔住,同樣也是要用一根繩索,放在新出生的孩子身旁,繩子一頭搭在孩子身上,意思已經很是明白,要把孩子留在身邊,不讓他失去。
現在回憶起來,一個缺醫少藥社會,經濟不發達的時代,新生兒的死亡率非常高,人們想出了很多無耐而自認為有效的方法,而我小時候,我家的井繩,就常常被生孩子的人家借去,放在孩子身邊,自己給自己壯膽,自認為孩子已經被繩子牢牢的拴在家裡,跑不了了,豈不知,又是多麼荒唐而可笑,一件藍色的衣服,一根繩子,治不了任何疾病,更是無法阻擋疾病後的死亡。
那都是過去了,在科技日新月異,醫療如此發達的今天,那些令人可笑的舊習俗,早已經被拋到歷史的垃圾堆。
風俗都是祖輩傳承下來的,這樣就很多,這裡介紹一較有意義的。
一次有同學請我到他家寫兒子新婚聯,完成後就迎娶。當新姑娘(我們地方叫)快進家門時,他老伴競將早準備下的爛竹帽和蓑衣(或破衣)給他穿戴上,要他悄悄從後門遛出。
這個風俗叫避喜,只有古村落才保留了。新姑娘進門,升為公婆,以後添丁,面臨兒孫滿堂,這是大喜!但禍福相依,有些會被喜氣沖剋,痰凝心竅,如范進的老媽,高興而倒地樂死!
這古村風俗就一反大城市的老倌老奶,穿得像儀仗隊一樣,而是打扮得象個花子,避開喜慶,找小門落荒而去…
不能不讚這個上輩傳承的風俗太有哲理了,果然我那老同學家運很好,近八十樂享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