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水源充足,有流水,無汙染螺池。一般池寬1.5米,長10~15米,深30~50釐米,兩池之間築建20釐米高的堤埂以便行走,池底鋪墊10釐米厚的肥泥。池中可稀植茭白、蘆筍、水浮蓮、浮萍等水生植物,給田螺遮陽避暑,攀緣棲息和提供餌料,提高螺池利用率。螺池周圍築高60~80釐米的圍牆或網片圍欄。
田螺多為自然繁殖,人工養殖可從水田、茭白地、渾水溝渠中揀拾,或去市場買,然後選擇色澤淡褐、殼薄、體圓尾鈍的鮮活螺作種螺。一般體重15~25克的田螺便達性成熟,在溫度15℃以上便可繁殖,雌螺大而圓,雄螺小而尖。
1、養殖水體
田螺適應能力強,疾病少,只要避開大量農藥、化肥毒害,農村許多平坦的河渠、溪灘、坑、稻田、池塘等平常水體都可放養。如開挖專池飼養則選擇水源方便、為腐殖質土壤的地點修建池塘(如土壤不適宜,則最好先施放混合堆肥加以改良)。保持底泥厚度10~15釐米,面積大小不限。若是開闊的水體,水面可培植少量紅萍和水蓮等,池塘四周種植一些長藤瓜菜搭棚遮蔭,水中佈置竹尾、樹枝或石塊、草地等供田螺隱蔽棲息。
田螺投放前10天,按每畝50~100公斤的用量全池施生石灰清除野魚蝦和其他雜螺,3~4天后在水體堆放有機肥料和繁殖餌料生物供田螺攝食。
2、種螺放養
種螺放養最好在田螺繁殖前期完成。種田螺的來源:一是野外採集,二是市場收集。選擇色澤淡褐、殼薄而完整、體圓頂鈍的鮮活螺。一般,自然粗放水體中每平方米投放種螺0.1~0.5公斤,精養池可增大投種量2~3倍。養殖田螺可單獨放養,也可採取混養方式。
3、飼養管理
自然水域中粗放的養殖方式,只需保持水體肥度,每隔一段時間施放適量的廄肥、雞糞、牛糞、豬糞或稻草等有機肥料即可滿足田螺生長需要。在高密度精養情況下,則必須投人工餌料。田螺對營養要求不高,簡單地用米糠、麥麩、豆粉以60%、25%和15%的比例配合即成田螺的上等飼料。
根據田螺吃食情況和氣候情況,在生長適宜溫度內(即20~28℃),田螺食慾旺盛,可每二天投餵一次,每次投飼量為體重的2%~3%。水溫在15~20℃、28~30℃幅度時,每週投餵二次,每次投給1%左右。當溫度低於15℃或高於30℃,則少投或不投。
4、病蟲防治
田螺養殖作為土著品種的開發和利用,是近幾年發展起來的。田螺屬軟體動物門,腹足綱,田螺科,圓田螺屬,共有4種,分別是中國圓田螺、、脹肚圓田螺和烏蘇裡圓田螺。
選擇水源充足,有流水,無汙染螺池。一般池寬1.5米,長10~15米,深30~50釐米,兩池之間築建20釐米高的堤埂以便行走,池底鋪墊10釐米厚的肥泥。池中可稀植茭白、蘆筍、水浮蓮、浮萍等水生植物,給田螺遮陽避暑,攀緣棲息和提供餌料,提高螺池利用率。螺池周圍築高60~80釐米的圍牆或網片圍欄。
田螺多為自然繁殖,人工養殖可從水田、茭白地、渾水溝渠中揀拾,或去市場買,然後選擇色澤淡褐、殼薄、體圓尾鈍的鮮活螺作種螺。一般體重15~25克的田螺便達性成熟,在溫度15℃以上便可繁殖,雌螺大而圓,雄螺小而尖。
1、養殖水體
田螺適應能力強,疾病少,只要避開大量農藥、化肥毒害,農村許多平坦的河渠、溪灘、坑、稻田、池塘等平常水體都可放養。如開挖專池飼養則選擇水源方便、為腐殖質土壤的地點修建池塘(如土壤不適宜,則最好先施放混合堆肥加以改良)。保持底泥厚度10~15釐米,面積大小不限。若是開闊的水體,水面可培植少量紅萍和水蓮等,池塘四周種植一些長藤瓜菜搭棚遮蔭,水中佈置竹尾、樹枝或石塊、草地等供田螺隱蔽棲息。
田螺投放前10天,按每畝50~100公斤的用量全池施生石灰清除野魚蝦和其他雜螺,3~4天后在水體堆放有機肥料和繁殖餌料生物供田螺攝食。
2、種螺放養
種螺放養最好在田螺繁殖前期完成。種田螺的來源:一是野外採集,二是市場收集。選擇色澤淡褐、殼薄而完整、體圓頂鈍的鮮活螺。一般,自然粗放水體中每平方米投放種螺0.1~0.5公斤,精養池可增大投種量2~3倍。養殖田螺可單獨放養,也可採取混養方式。
3、飼養管理
自然水域中粗放的養殖方式,只需保持水體肥度,每隔一段時間施放適量的廄肥、雞糞、牛糞、豬糞或稻草等有機肥料即可滿足田螺生長需要。在高密度精養情況下,則必須投人工餌料。田螺對營養要求不高,簡單地用米糠、麥麩、豆粉以60%、25%和15%的比例配合即成田螺的上等飼料。
根據田螺吃食情況和氣候情況,在生長適宜溫度內(即20~28℃),田螺食慾旺盛,可每二天投餵一次,每次投飼量為體重的2%~3%。水溫在15~20℃、28~30℃幅度時,每週投餵二次,每次投給1%左右。當溫度低於15℃或高於30℃,則少投或不投。
4、病蟲防治
田螺養殖作為土著品種的開發和利用,是近幾年發展起來的。田螺屬軟體動物門,腹足綱,田螺科,圓田螺屬,共有4種,分別是中國圓田螺、、脹肚圓田螺和烏蘇裡圓田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