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聞淶
-
2 # 文景侃大山
諸葛亮出山第一戰火燒博望最大的成功之處在於諸葛亮能抓住主要矛盾,從主要矛盾入手,分析敵我利弊,誘敵深入,殲滅敵人。
該戰役,敵我雙方最大的特點就是不信任,懷疑。劉備一方,關羽,張飛是極度不信任諸葛亮的,他們對劉備重用諸葛亮是極度不滿的,即是劉備自己對諸葛亮能力也是半信半疑,惶惶不安。
敵方就更是如此,徐遮在曹操面前百般誇耀諸葛亮,夏侯惇深不以為然,這個疆場老將親自掛帥,他對諸葛亮幾乎是蔑視的。
面對此種局面,諸葛亮利用敵人這種心理採用誘敵深入的戰略,關張是消極的,不願發揮主管能動性,難以正面抵敵。讓他們去埋伏。不讓他們正面迎敵,這正是不信任自己的人心窩子裡想要的。
趙雲沒有關張的勢力基礎,論資排輩不如關張 。對待諸葛亮的態度要比關張緩和許多,估計也只是懷疑諸葛亮能力是否勝任,主觀沒有更多惡意,所以讓趙雲打前鋒,只許敗,不許勝,趙雲是樂意的。
諸葛亮讓劉備當誘耳,夏侯惇看到劉備,久經沙場考驗所建立的一點免疫力也徹底喪失,雖有李典,于禁規勸,也禁不住誘惑上鉤,進入敵人埋伏圈。
所以戰爭不完全在於實力強弱,還在於實事求是,抓主要矛盾,將不利因素變為有利因素。
博望坡一戰還是有所湊巧的,那時候諸葛亮剛受劉備三顧茅廬出山,結果正好遇到曹操派遣夏侯惇引十萬曹兵攻打新野城。一方面當時劉備真的是十分重視孔明的,畢竟是徐庶強力推薦的,必然不會是個庸才。另一方面,方式戰況確實是以少對多,沒有好的謀劃根本難以戰勝。現成的軍師,劉備肯定是要看看他的實力的。
結果這邊諸葛亮剛被重用,關羽張飛兩兄弟頓時覺得被冷落了,覺得不公平。心裡是很不服諸葛亮的,關羽還故意問孔明:“我等皆出迎敵,未審軍師卻作何事?”孔明說:“我只坐守縣城。”張飛也很生氣:“我們都去廝殺,你卻在家裡坐地,好自在!”就這樣兩方就爭執起來了。關羽張飛二人明顯的不服氣諸葛亮也沒放在心上,一心某算自己的計劃。
他自從得知自己負責新野之戰後,並沒有坐以待斃,而是前去戰場觀察地形,四處轉悠樂許久,到了博望坡看到那封閉的地形時,諸葛亮就計從心來,趕緊回到軍營。同時諸葛亮也是個知人善用的,知道關羽張飛二人對他不服氣,對於他的吩咐必然不會太過聽行。所以他把目光放到了趙雲身上,在這裡不得不說,孔明的眼光不可謂不毒辣,當時趙雲還是個低調不出眾的小將,但孔明依舊看出了他不凡的本領。很快他就找到了趙雲,和他說明到是戰場的計劃。趙雲一想確實是個好計劃,便欣然應允了。同時諸葛亮也對關張二人做了吩咐。沒想有了些許口角。諸葛亮自是沒什麼。
但關張二人可沒覺得沒什麼,但他們也不是不以打局為重的人,於是二人決定先按照諸葛亮的激化行事,如果不靈驗了,再找他算賬。
到了作戰的日子,大家當然嚴陣以待的。不過這夏侯淳缺是個自大的,他自恃常勝將軍,加上自己兵馬眾多,根本就不把對手放在眼裡。當趙雲從側面攻擊他的隊伍時,他更是輕敵的很。誰料趙雲本事不小,殺了數十兵將,還出言侮辱。這可真吧夏侯淳給氣壞了,趙雲當時沒什麼名氣,對於夏侯淳來說就是個無名小卒,受到這樣的挑釁怎能忍。隨機就去追趙雲。趙雲也是按照諸葛亮的吩咐走走停停,直接把忍引到了博望坡。
這時候夏侯淳發現不對勁已經來不及了,正欲撤退,山上就滾下了許多大石攔住了去路。這時早就算好的諸葛亮更是下令放火,來了一場“甕中燒鱉”。
對於這場以少勝多的戰役,張,關二人是真的不得不服氣的。夏侯淳唯一的優點就在於人數眾多。對於這點,孔明就派關羽,張飛,趙雲三人從中間把曹軍切成幾段,讓曹軍無法發揮人數的優勢。同時他也充分利用夏侯淳輕敵自大的特點,引誘他到博望坡施行火攻。最終以很小的損失大破十萬曹軍。
諸葛亮的這一場戰打的算是很精彩了。而且這場戰爭的勝利收工,也幫他避免了很多麻煩。一個就是劉備對於他重用,其他人眼紅對於他的不待見和懷疑。其實關張二人的不待見還算好的,至少是明面上的,背地裡覬覦軍師位置的定然不在少數。二個就是讓劉備看到了他的能力,放寬了心態。三個也算是“出山之作”吧,還是有些奠基他未來長遠謀劃之路的作用的。
而作者這樣安排,直觀上來看就是介紹了諸葛亮的出山第一戰。但從細節上來看,這部分是用來介紹諸葛亮人物性格的。此前雖然有諸葛亮的出場,但表現其性格特點的部分不多。而這裡就得到了集中的體現:他識人善用,把任務交給當時不出眾的趙雲。他也心胸寬廣大度,面對關張二人的質疑絲毫沒有要證明爭吵的意思。他也心細如塵,輕易在混亂的地形中找到博望坡這個利於作戰的好地方。同時他也智慧超群,知道打擊敵人的優點,利用敵人的缺點。總的來說,作者筆下的諸葛亮,真的是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後來他也是作為蜀地頂樑柱般得存在,可以說,沒有諸葛亮,也就沒有後來的蜀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