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個愛狗狗的語文老師
-
2 # 皓媽課堂
不佈置筆寫學業和減負有什麼關係?提出不佈置筆寫作業的人根本不懂兒童教育。
1.工整書寫習慣是小學必須要養成的習慣。書寫最重要的是誰寫姿勢。之所以要在一年級留書寫作業,主要目的是讓家長監督孩子的書寫姿勢,和字跡工整。在學校老師很難糾正每個孩子我書寫姿勢。有經驗的老師也許只留數字1寫兩行,能做到姿勢正確,書寫工整的孩子10分鐘肯定能完成,這算負擔嗎?姿勢不正確,寫的潦草的可能一小時都完不成,但是如果一二年級不留書寫作業,不養成真缺姿勢和工整習慣,等三年級還來得及嗎?因為沒有正確姿勢導致近視眼,肩頸病,導致中考高考作文字跡潦草扣分,主張一二年級不留書寫作業的人負責嗎?你一句話耽誤多少孩子?
2.無論是否減負,低年級家長不能放鬆。習慣一旦養成再難改變。低年級是孩子習慣養成的最重要階段,家長必須看住自己的孩子。書寫姿勢,字跡工整,算題準確,聽課認真,生活獨立……,這些習慣老師不可能注意每個人,到了高年級才發現孩子書寫潦草,做題馬虎,聽課溜號,這個孩子學習的路基本就斷了。如果家長聽信“專家”減負言論,放任自己和孩子,孩子的一生也就被耽誤了。
3.與其一二年級不留書寫作業不如上學年齡後延。可以晚拿筆晚寫字,但拿起筆就要工整認真坐正。可以晚上學,但上了學就要認真專注。與其一二年級放任養成不好的習慣,不如建議晚一年上學,幼兒園隨便玩,負擔更少,到了學校就要有學習的自覺和習慣。
4.勞動分工不同,“減負”永遠是紙上談兵。生在14億人口的大國你讓孩子“減負”,你家減了,我家不減,看看最後誰後悔。誰願意讓孩子去職業學校,誰願意讓孩子去三本,誰不想去985 ?
只要高考=重點大學=好工作,減負永遠都是希望別人去減吧!
最後強調,無論怎麼減負都不能忽視兒童教育,幼兒園小學的學習習慣將跟隨孩子一生,也正是這些習慣影響孩子一輩子。
-
3 # 玖抒教育
確實不是好事,因為現在所有的減負措施表面上是在為孩子著想,實際卻脫離了中、高考只看分數的競爭需要。換句話說,如果現在的中高考不是應試教育,錄取的標準不只看分數,或許減負才能被大眾接受。
為什麼大部分家長都反對減負?一方面,很多減負是變相地加重了家長的教育責任;另一方面,是學校在減負中讓教育越來越變得軟弱無力,起不到任何“傳道受業解惑”的作用——反倒讓校外的培訓機構的教育作用在日益強大,幾乎要替代學校的知識教育了。
這樣無論是從孩子的管教上,還是從經濟上都會讓家長付出更多。
減負,得從老師和家長兩方同時落實。
首先是老師,無論是從教學方法還是課堂、家庭作業的內容和數量上的佈置,要依據科學方法。研究表明:小學生每天家庭作業時間1—2小時的學業成績最高,每週校外補習3—6小時的學業成績最高,再延長作業時間或補習時間,學業成績反會下降。
其次是家長,似乎始終保留著一種心態:“無論別的孩子怎麼減負,自己的孩子得好好努力,寒窗苦讀才有高中之時。”這是高考的餘傷,非改革高考而不能治癒的。因此,學校這邊減負,家長這邊加負擔——倒不如讓學校來控制學生的學習量,家長一給負擔是沒有度的,過分看重片面的成績和短期的效果,完全忽略了孩子的身心健康的全面發展。
所以,學校的減負倒不如別那麼聲張,先把中、高考的考試形式改了——別讓分數獨領風騷,得讓錄取標準多元化起來。
所以,還請大家多多支援目前正在進行的中、高考改革。
-
4 # 夢想不只是夢和想
最近幾年,中國的初等教育開始被快樂教育大洗腦。
小學要輕鬆,四點半就皆大歡喜的放學了。要減輕書包重量,所以家庭作業需要少些,這樣才能多給孩子自由學習的空間。孩子要時常表揚,儘量不要批評。不能給孩子壓力,讓孩子在快樂中學習,這樣的教育看起來真的很理想。
但是,教育從來就不是一件快樂的事兒。甚至在某種程度上,是痛苦的。為什麼?
因為教育,是一項需要付出大量艱苦智識的挑戰!
我不同意減少作業。這點作業都接受不了,孩子們將來還能幹點啥?四點半就放學也是胡鬧,會教育的家長可以把孩子接回家輔導,不會輔導的家長呢?早早地放學,幾乎沒有任何的作業,難道就讓孩子回家看電視?這哪是減負?這是拉大教育的不公!
也許你會說,你看人家國外教育也是讓孩子早早放學,也沒見老師在罵學生和體罰學生。
那麼,我告訴你,我就在國外(澳洲 墨爾本)上學,所以我很瞭解國外的情況。國內的人們只看到人家四點放學(我們三點半就放學),但是,平民家的小孩高興的玩去了,精英階層(有錢)的孩子們卻在付出額外的金錢精力購買教育,學樂器(我會鋼琴,小提琴和尤克里裡,好多人會的比我還多)、學外語(我會中文和英語,同時還會法語和德語以及一點拉丁語),以此作為大學精英教育的敲門磚。
你看到人家老師和顏悅色,卻看不到國家立法“允許教師在歷經勸告無效的情況下采取包括身體接觸在內的必要手段,迫使不遵守紀律的學生遵守紀律。”說白了,就是可以適當地揍(我們老師揍過的人都數不清了)。
那些以歐美教育為範本,給孩子端出“快樂教育”雞湯的人,只看到人家快樂,卻沒考慮過背後的機制。看看日本教育、看看被譽為“比死刑更殘酷”的南韓高考,再看看歐美,甚至是澳洲的精英們提前學大學課程(我有個朋友,綽號叫南瓜,她6年級學的是10年級的數學,7年級的時候就已經為學大學的課程而做準備了)。說國外教育輕鬆的,絕對是沒經過調查。
再說了,天大地大沒孩子成績大。
孩子推遲上課,意味著學習時間少了。
孩子不用早起,可早晨是最佳的讀書時間呀。
學習減負了,孩子成績落後了,誰來負責?
還有,家裡有父母的,接送孩子上學放學還好辦;對於雙職工家庭來說,8點或8點半孩子上學時間和上班時間完全相沖突,多數上班族時間為8點;那麼,誰來接送孩子?
而且,送孩子早了,學校還未開門,學校也沒統一的安排。那麼,孩子就聚集在校門口,家長如何放心?
另外,8點前後正是上班高峰期,路況擁堵,勢必有很多交通安全隱患。學生在上學途中發生意外事故,由誰承擔責任?
推遲半小時上課,家長的發愁不是沒有道理的。不過政策的初衷是好的,只是沒有考慮到孩子和家長的實際情況。政策實施之後,對家庭和孩子都會有短期的影響。
不過任何政策都具有兩面性,有利就有弊,很難兩全其美。家長和孩子還是要儘快地適應政策的變化。
-
5 # 大寶和二妞的窩
如果所謂的減負僅僅是指不佈置家庭作業,那絕對是無形中給家長增負了,那是典型的偽減負,我是堅決反對的。
原因如下:
一邊喊著減負,一邊卻對孩子提出更高的要求。各種升學壓力不減反增,優良的教育資源極為有限,大家都想削尖了腦袋擠進名校,從幼升小到小升初,到中考高考,哪個不是在拼孩子的學習成績和各種特長,如果平時不佈置作業 ,那孩子的好成績都是從何而來?上課認真聽講,課後按時完成作業,是一個學生最基本的要求,不佈置作業,學生怎麼複習和鞏固當天所學的知識,老師又如何瞭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老師如果不佈置作業,那課後複習等事項就都推給家長了,但是,家長給孩子佈置作業和老師給學生布置作業,對孩子來說是不同的,他們在對待的態度上也不一樣,更何況家長在給孩子佈置作業方面不專業,未必佈置的作業難度和數量是合適的。老師如果不佈置作業那就會有更多的家長把孩子送去課外輔導機構,這無形中又增加了孩子的課業負擔和家長的經濟負擔。一二年級正是孩子練習寫字的時候,不佈置筆寫的作業孩子就得不到鍛鍊,等到上三年級要寫的字會很多,沒有在一二年級的時候得到鍛鍊,難道在三年級以後孩子會自動把字寫好寫快嗎?那是天方夜譚。所以,我不贊成所謂的減負而不佈置寫的作業,反而應該堅持每天讓孩子寫,循序漸進,讓孩子們慢慢的練習,一點一點的進步。 -
6 # 窗花幽禁落霞
最近“減負”的問題總是出現,其實這是個站不住腳的問題。
因為成績優秀的孩子,減不減負都對他們沒影響。不寫作業的孩子,減不減負更是沒影響,他們壓根就沒想著按時完成作業。
你看過多優秀的學生群體,可是你可能沒看過多差勁的學生群體。我們的眼光別隻盯著北京、深圳這些大城市的孩子,同樣我們的眼光也要投向四五線城市的農村地區。
一二年級不佈置筆寫的家庭作業,作為家長接不接受?這同樣是個站不住腳的問題!對孩子教育重視的家長,會主動找作業做。管不了自家孩子的,立馬送到補習機構去。這類家長是萬萬接受不了的。
對教育認為應該輕鬆為主的家長,他們會認為是好事,寫不寫作業都無所謂的。這種思想也不能說是錯的,他們也有自己的想法和打算。比如,前幾年新聞講的,一對夫妻賣掉一線城市的房子,帶上全副家當,開著船,領著女兒環遊全世界。文字自己教,經歷當成績!這類夫妻就是典型的另類教育的代表。
筆者認為,若沒有超乎常人的實力,還是應當遵循高考指揮下的教育現狀!
-
7 # 樹木也要樹人
好事是好事,我能夠接受別人家的孩子減負,而且越多的人相信這個我越高興。但是對於自己的孩子,拿那個休息時間,一定要給排滿,這或許就是“雙標”吧!
都是從小學過來的,都是是有作業的,突然給取消了,覺得不適應小時候,數學作業不一定是算題,還記得我小學二年級的一些數學作業,不像現在這麼二球,什麼數一億粒米之類的。我們那時候,要求自己做100根算籌,材料隨意,十個一捆帶過來,為期一週。我還記得,我是用的那種蘆葦棒,我們同學有的用小竹子,有些的用五顏六色吸管,還覺得挺有意思的。那個時候,確實沒有這麼誇張,不至於做到半夜做不完,不知道是題目簡單還是比較專心,少了現在這麼多誘惑,反正一般放學兩個小時左右就能夠解決!
我父輩那一代,據說放學首先要做家務,比如檢材,燒飯,挑水,割草之類的,也不知道他們是怎麼過來的!
現在競爭意識十分激烈我並不是瞧不起職高(雖然這句話有點違心)。
據說上海有一半的中考生不能進入普通高中,有些地方職校普高分流能夠高達7:3.雖然現在還在小學,但是中中國人就喜歡未雨綢繆,為長遠打算,不是那種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憂的性格!
所以導致這樣一種結果,要想考一個好大學,就要進入一個一流高中,就要進入有名的中學,那就是要搞學區,要從小開始培養學習。
別說中考、高考,就是一個小升初,裡面的道道也多的嚇人……有些家長為了上一個好初中,砸進去半套房,真的不是個案!
現在的家長很焦慮,這是大勢所趨大家都在搞,你不搞,搞特殊化的結果只有兩個:要麼超然時代,成為一代偉人;要麼就是落後趨勢,從此隕落!
我甚至有感覺,現在的小孩成為了家長炫耀的資本,甚至有一種報的班越多,時間安排得越密集越有優越感!導致感覺不報個班都覺得不好意思說自己是一個家長!
其二,關心過度,已有風吹操動就要開始反思。很多的家長的要求是一條線,而不是一個範圍。對於孩子,不能夠容忍失誤,更別說失敗。
習慣塑造的確是越小越容易這個是真的,多少人小時候錯誤的握筆姿勢持續到現在!多少人那個筷子到現在還是一個錯的;多少人走路、站立從小就是哈著腰,怎麼說的都改不過來。這些都是小學或者說小時候的病根!
學習也是這樣,從上學的第一天就應該慢慢有儀式感,從上學的第一天就應該慢慢知道學習是很難快樂的,是一個負重前行的過程;從上學的第一天就慢慢應該知道,自己應該專心、自律(對於小孩來說,專心就是做作業的時候少動,自律就是做完作業再去玩)
結語綜上,我可以接受別人的小孩整天無所事事,整天吃喝玩樂。哪怕你說這樣有利於快樂童年也好,甚至說有利於智商的二次發育,畢竟是別人的小孩,我管不到。
但是對於自己的孩子,那必須的嚴格要求,不說什麼奧賽、課外興趣班之類的,但是至少要學得紮實!減負可以,但是這個減負是剪除不必要的負擔,而不是把所有的負擔都減去!學習本來就是一個負重前行的過程,這一點希望她從小就明白!
-
8 # 史塔蓋
作為一個家長,我支援學校減負,但是不支援沒有作業。此外關鍵一點,學校作業減負不代表孩子減負。
首先,整個社會和學習歷程,一向都是知識改變命運,學習的排名直接影響整個人生。這是無法改變的。所以整體學生減負是不可能的。
其次,整個教育體系已經是一個產業,現在大趨勢是小升初考試成績重要性不斷下降。重點中學怎麼挑選好學生?自然就是校外教育機構。普惠性的公立小學就是一攬子工程,所以重點中學自然就在學XX尖子班和超常班挑學生。本質上是用另外一個排名替代了小升初的排名。排名上好學校這個本質一直沒有根本改變(個人觀點,這也是最原始最公平的考核方式,這個本質也無需改變)
第三,基於以上兩個前提,要獲得好成績往上爬,必然就是校內校外結合,校內吸收基礎知識、養成學習習慣;校外課程進行提升衝刺
第四,學校減負但不代表不需要家庭作業,必要的練習還是需要的。我們以前讀書的時候學習漢語文字,一二年級都是大量抄寫,一個生字抄寫十來二十次加深記憶是常事吧,作為那個年代的學生,寫錯字這種情況是極少發生的。現在我孩子二年級,寫字作業很少,生字少/抄寫數量少(不超過五次),基本考核聽寫的詞會就行,所以經常出現錯字。剛好前兩天語文測驗,寫“無邊無際”四個字,碰巧前兩天寫家庭作業的時候錯了一次,寫了“跡”,我們解釋了兩個字的區別和用法,當時孩子是明白的,但是沒有寫幾次加深記憶,所以測驗依然寫錯了。這個例子說明了練習的必要性。學校教導的知識還是需要訓練,不能完全空白。
此外,我個人認為整體教育發展還是有問題,現在改革的方向是“下沉”,就是以前三四年級的知識逐步下沉到一二年級,實際上每個年級學習的知識量很大,但是學習不夠深,這個“深”不是指難度大,而是指學習的深度。以語文為例,現在中小學都加大了中國古漢語的學習,古詩詞多了很多,學校的重點是會背誦會默寫,但是這些古詩詞的背誦,只是為了背誦而背誦,為了會寫而會寫。裡面的解釋是欠缺的,老師也不教。你問孩子,會背麼?會背!會寫麼?會寫!考試能全對?能全對!“鋤禾日當午”什麼意思?不知道,老師沒教。翻開小學二年級語文上冊,厚厚的一本,接近一半的課文是要背的,但是背誦的意義是什麼?只是會背,不懂文字的意思有什麼意思?
-
9 # 十十樂
為學生減負,是好事,建議小學階段不要給學生布置什麼家庭作業。教育要科學育人,不要“拔苗助長”,還給孩子們快樂的童年。
當教育產業化實行後,一些教育商人利用商品經濟下人們思想焦慮
急燥心裡,“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這種誘惑性口號悄然出來,攪亂了人們的思想,嚴重地干擾了正常的教育秩序。害人不淺!
一些學校生怕落後,盲目的加長學生學習時間,加大作業量,從而加重了學生們學習負擔。更令人擔憂的是,一些學校老師從自身利益出發,通過補課、課外課、課外作業等途徑,獲得經濟利益,還有社會上的什麼奧數班、興趣班、禮儀班等等,亂象叢生,對學生、少年兒童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極壞影響,老百姓盼望趕快整頓好教育環境界,使用教育走向正確的,穩定的、科學的軌道。
-
10 # 邱爸爸說
雖然一二年級要求不佈置書寫的家庭作業,但可以佈置閱讀、背誦的作業。
首先,一二年級是寫字習慣學習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只靠在學校老師的訓練,是達不到要求的。在家裡,家長可自行購買練習冊幫助孩子練習書寫,家、校共同訓練學生的良好習慣。
其次,小學一年級是兒童形成各種習慣的最佳時期,在這一階段重視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不僅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成績,在一定程度上還影響其能力、性格的發展。
1、閱讀習慣。閱讀可以拓寬孩子的知識層次,也可以培養孩子的寫作能力,讀寫不分家,在中國傳統教育模式裡,寫的怎樣最能代表一個學生學習好壞。
2、朗讀習慣。語文與英語都大聲的朗讀出來。閱讀是視覺強化,朗讀是視覺和聽覺都強化。
3、準備習慣。讓孩子每天自己準備第二天的學習用品及書籍,並收拾好自己的書桌。這是養成孩子獨立和條理性的好機會。
4、預習、複習、檢查習慣。預習,就是讓學生在老師未教新知識前提前自學。學生可根據已有的知識水平或經驗來自學新的知識,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動用已有的知識儲備或經驗來理解新知識。複習是讓學生在一天的學習結束後先將當天的知識進行梳理、消化、鞏固,理清識脈絡清晰明瞭後再下筆做家庭作業。
5、練習提高專注力,聽講習慣。美國心理學家把注意力作為一種力進行量化測定,發現小學生只有15個單位的注意力,這點注意力僅夠支撐孩子聚精會神聽20分鐘課、抄寫15分鐘生字、背8分鐘單詞。所以,我們家長需要有計劃的培養孩子的專注力,逐步提高,孩子專注力時間,這樣孩子在課堂上注意力能夠更長時間的集中。
6、獨立思考習慣。讓孩子擺脫依賴思想,孩子遇到困難家長不要急於幫忙解決,要多鼓勵孩子通過自己地思考去完成,孩子也能感受到自己通過努力解決難題後的成就感,從而對自己更加有信心。
7、表達習慣。讓學生養成正確、有序、說完整話的好習慣。無論哪種情況都要要求學生先想後說,想好再說,然後強調語句完整,條理清晰,連貫流暢。
8、書寫習慣。良好的書寫習慣包括坐姿、執筆姿勢正確,書寫規範,字跡工整,作業本整潔。
9、按時完成作業的習慣。固定每天寫作業的時間,不完成作業不能玩。讓孩子生成時間概念,能逐漸合理分配時間,管理時間。
回覆列表
一、二年級減負不佈置作業,我用親身經歷告訴你,孩子成績馬上滑下去。因為我既是老師,又是家長。
先從家長角度說:
我家有一年級娃娃,在市裡某校讀書,成績還可以。
孩子每天學完新課,除了要寫老師佈置的作業,還有我們自己買的學習資料。
結果是每次考試成績都不錯,分數挺高。
最近中間有兩個單元,沒給他做額外的資料,單純寫寫字,背背書,再做試卷,成績就下滑了。
趕快再把練習跟上,再也不敢放鬆了。因為你不學,別人都在學,學習本來就是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再從老師角度說:
我班裡43個孩子,每次考試都有十個左右的孩子成績在90分以下,就是兩極分化。
95分以上的特別多,但是再多的高分也抵擋不了90分以下的孩子拉分。
而這些90分以下的孩子,就是班裡平常不能按時完成作業的孩子。
我要求學過的生字每一課組三個詞,當天學會佈置一次,到週末重複一次。這些孩子的組詞照著抄,錯誤率也高,而且不訂正。學習效果可想而知。
課文都要會背,這些孩子背的結結巴巴,不能熟練背誦就等於不會背,因為考試你錯一個字,這一空的分數是扣光的。
考試卷發下去帶回家訂正,第二天就見不到了,或者不訂正就拿回來,那錯題下次不是照樣錯嗎?
所以,寫作業和不寫作業的區別大了去了。只要按時完成作業,最起碼考90露頭是不成問題的,認真完成作業的,高分。這些不能完成作業的,成績始終在班裡吊尾。
建議:
作業還是要寫的,因為可以鞏固新學的生字。孩子又不是神童,老師說一遍就會了。
第二,減負要落到實處,升學不考試才是減負。不然,你用分數來作為錄取的標準。
那你考什麼,家長和老師就會抓什麼,根本不敢減。因為你減別人不減,最終孩子就考不上高中。
第三,一、二年級作業要適量,保證在半小時內完成。這個標準以大部分孩子為準。少部分孩子寫字磨蹭,不能作為標準。
總結:減負不是一句口號,不是不寫作業就叫減負。真正的減負是合理的設計考試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