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園林郎中

    其實風俗挺多的,我來說幾個吧。

    第一齣門的閨女不可以在孃家過年三十的,可以去其他親戚家,過了這個晚上之後再回來就可以了。這是針對出門的女孩的。

    第二說鞭炮吧!過了十二點開始放鞭炮表示搶福,所以基本上從十二點到早上沒有聽過。

    第三大部分都是一家人聚在一起吃年夜飯,這個應該大部分地方都是一樣的。

    第四就是需要去弄一些柏枝,讓初一早上烤火。表示驅邪用槍百福。

    還有很多避諱就不說了。

  • 2 # 小小的小烏龜

    漸漸地,轉眼間,便來到了我們最盼望的除夕夜。往年的除夕夜,人們都會看春晚,熬年夜,吃餃子等等。吃餃子是中國從古至今的一種傳統習俗,有著和和美美的寓意,除了除夕要吃餃子之外,那大家知道除夕的習俗還有什麼嗎?除夕有什麼習俗嗎?

    傳統除夕習俗有哪些

    傳統除夕習俗1:年夜飯

    除夕夜的年夜飯也叫團圓飯,根據宗懍《荊楚歲時記》的記載,至少在南北朝時已有吃年夜飯的習俗。因為正值冬天,北方人常常在飯桌中間設定火鍋,因此也稱圍爐。

    傳統除夕習俗2:傳統座次

    按照老禮,除夕夜傳統的座次是“尚左尊東”、“面朝大門為尊”。年宴的首席為輩分最高的長者,末席為最低者。如果是請客,首席為地位最尊的客人,主人則居末席。首席未落座,其餘都不能落座,首席未動手,大家都不能動手。

    傳統除夕習俗3、守歲

    守歲的習俗在中國有近兩千年的歷史。晉朝人周處《風土記》中說到蜀地年俗,年末人家相互饋送年節禮物,稱為“饋歲”;相互宴請,稱為“別歲”;除夕通宵不眠,稱為“守歲”。這是現今看到關於守歲習俗的最早記載。但這時守歲似乎還是地方性年俗,隋唐之後,守歲成為全國的共同年俗。

    傳統除夕習俗4、放爆竹

    當午夜交正子時,新年鐘聲敲響,整個中華大地上空,爆竹聲震響天宇。在這“歲之元、月之元、時之元”的“三元”時刻,有的地方還在庭院裡壘“旺火”,以示旺氣通天,興隆繁盛。在熊熊燃燒的旺火周圍,孩子們放爆竹,歡樂地活蹦亂跳,這時,屋內是通明的燈火,庭前是燦爛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響聲,把除夕的熱鬧氣氛推向了最高潮。

    傳統除夕習俗5、隔年飯

    在北方,有的人家還要供一盆飯,年前燒好,要供過年,叫作“隔年飯”,是年年有剩飯,一年到頭吃不完,今年還吃昔年糧的意思。這盆隔年飯一般用大米和小米混合起來煮,北京俗話叫“二米子飯”,是為了有黃有白,這叫作“有金有銀,金銀滿盆”的“金銀飯”。

    傳統除夕習俗6: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屬於楹聯的一種,是一種獨特的文學形式。

    這副世界上最早的春聯,“三陽始布,四序初開”記載在莫高窟藏經洞出土的敦煌遺書上,撰聯人為唐人劉丘子,作於開元十一年(723年)。百姓春節貼春聯的民俗從明代才開始盛行,潮流發源地是南京。現在江南地區百姓講究在大年三十上午貼春聯。

    傳統除夕習俗7:貼福字

    春節貼福字,是中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春節貼“福”字,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也是對美好未來的祝願。“福”字究竟該怎麼貼沒有統一的標準:

    傳統除夕習俗8:守歲

    守歲的習俗在中國有近兩千年的歷史。晉朝人周處《風土記》中說到蜀地年俗,年末人家相互饋送年節禮物,稱為“饋歲”;相互宴請,稱為“別歲”;除夕通宵不眠,稱為“守歲”。這是現今看到關於守歲習俗的最早記載。但這時守歲似乎還是地方性年俗,隋唐之後,守歲成為全國的共同年俗。

    傳統除夕習俗9、壓歲錢

    壓歲錢是由長輩發給晚輩的,有的家裡是吃完年夜飯後,人人坐在桌旁不許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長輩發給晚輩,並勉勵兒孫在在新的一年裡學習長進,好好做人。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後,放在他們的枕頭下,更多的人家是小孩子們齊集正廳,高呼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新年快樂,列隊跪拜;而後伸手要紅包。

    傳統除夕習俗10、祭祖

    祭祀祖先是除夕的第一件大事,在中國很多地方,這一天,民眾都會在家中擺上豐厚的飯菜,點燃香燭,家長率領子孫們叩拜。北方一些地方的農村還會在家中焚燒紙錢。大年三十傍晚時分,在祖宗像前點上香燭,倒上美酒,擺上菜餚,全家人舉行隆重的祭祀儀式,表達“慎終追遠”的感情。等各位先人用過年夜飯之後,人們才開始享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乳腺4a類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