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A級特工
-
2 # 淮北日月升
刑滿釋放人員的就業問題,的確是個大問題。
1、一般來說,刑滿釋放人員在一些行業就業是受到限制的,例如,國家公務員、銀行、證券、律師、村幹部等等都不允許有刑事處分記錄的人員就業。作為刑滿釋放人員,應避開這些行業就業。
2、除此之外的其他職業,一般不限制刑滿釋放人員參加。如一般的工商業、農業、運輸業、製造加工業等等,都可以的。
3、筆者曾經長期注意很多刑滿釋放人員的就業問題,如果本人痛改前非,積極努力,實際上重新融入社會後也會過得不錯,尤其是在服刑期間,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學到了技術,出去以後更是如魚得水,過得不錯;相反,也有的惡習難改,釋放後重操舊業,不長時間就因為二次犯罪回到監獄。
總的來說,服過刑,不全是壞事情,關鍵看個人。
-
3 # 炫耀幸福的豬
私企大一點的都不行,國營和工廠都不行,絕大多數是自己做點小生意了,還有點就是重新進去了,只要工作,要麼入職要無犯罪證明,要麼招工後人力部會慢慢的查,這個既無奈也無奈,罪是自己犯的,可是也坐牢了,但是要想“重新做人”,呵呵,基本上是沒有可能的,一輩子都是異類了,所以啊,世界上的事,過後再來說什麼都是無意義的,但難又難在自己不經歷或不吃虧不相信別人說的,可是,把相信別人當種能力的人,我看都是死得早,你說這事又上哪裡去說理去?
-
4 # 北門吹風aj
刑釋人員不是有的工作不要,而是幾乎百分之九十的單位和公司都不要,國家雖然提出了不歧視刑釋人員,為刑釋人員提供就業保障,可也只體現在形式,沒有真正落到實處,這就導致了刑釋人員重新犯罪率居高,迴歸社會後的冷眼和歧視讓他們對社會和政府充滿仇恨和無奈,而且二次犯罪的危害比首次犯罪會更高。
-
5 # 能量漫漫傳播者
刑滿釋放人員有些還是有工作,但是找工作需要開無犯罪證明,感覺開無犯罪證明就是多此一舉,因為普通人不會去開無犯罪證明。
其次刑滿釋放人員有家境好的人,也有家境一般和家境較差的人,家境好的人可以創業,家境一般的只能去熟人那裡工作,較差的人通常跟社會閒雜人員混在一起,糾集一些刑滿釋放人員在當地為非作歹,所以累犯非常多。
據最高檢察院資料,2019年檢方起訴人數前十位的罪名分別為:危險駕駛罪322041人、盜竊罪249301人、詐騙罪119383人、尋釁滋事罪113850人、故意傷害罪111509人、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罪79937人、交通肇事罪71133人、開設賭場罪700938人、聚眾鬥毆罪34789人、強姦罪27070人。
據最高檢釋出,各地發案量較高的有:新疆38.8人/萬人、浙江19.3人/萬人、上海18.3人/萬人、福建17.1人/萬人、廣東16人/萬人。
2020年2月至4月,批捕涉疫刑事犯罪,犯罪3751人、起訴2521人、口罩等防疫物資、醫療廢物處置、野生動物等公益訴訟案件2829件。
侵害商標權、商業權和商業秘密犯罪11003人、移送職務犯罪24234人、職務犯罪起訴18585人、侵害未成年人犯罪62948人、涉黑犯罪起訴30547人、涉惡犯罪起訴67689人、保護傘起訴1385人。
未成年人辦案資料,2020年1月至3月,批准逮捕未成年人犯罪和侵害未成年犯罪8668人,不批捕2920人,其中,對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批捕3987人,不捕2003人。
全國檢察機關共決定起訴未成年人犯罪和侵害未成年人犯罪12880人,不起訴2712人,其中,對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決定起訴6285人,不起訴2362人。
所以絕大多數刑滿釋放人員其實都是走的老路,比如:糾集閒雜人員或者刑滿釋放人員,在當地為非作歹,也是這些為非作歹的閒雜人員和刑滿釋放人員帶壞了很多未成年人。
-
6 # 石佛寺車站1
讓我非常欣喜的是確實有很多刑釋人員痛改前非,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了,他們選擇了不怕髒累,任勞任怨工作,站穩了腳跟,重新回到了社會。
實際上並非是社會不能接納他們,而是很多時候他們不願意接納社會。
當然了,也有將近30%的人,還在違法犯罪的邊緣徘徊,社甚至可以說又走到了老路,重新幹起違法犯罪的事情。
其中,還有一部分過失犯罪的人,他們的家庭支援系統和社會支援系統都相對完好,所以他們很快就回到原先的工作崗位,或者工作狀態中。
所以相對而言,過失犯罪的迴歸,更平穩一些。而對於那些從來沒有正經工作的人來說,找工作真的是一件很難的事情。所以,也有一部分人,選擇了創業,用另外一種方式來重新證明自己。
回覆列表
地方政府在對受過勞教的返社會人員還缺少進一步引導與幫扶,尤其在就業方面。社會多多關注這些人的生活狀況是有必要的。浪子回頭金不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