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張萬孔

    除了養成良好的限養習慣外,爸爸媽媽們也要注意給小寶寶養成良好的口腔清潔習慣,從新生兒期開始做起,讓口腔清潔就像洗臉、洗澡一樣,成為良好個人衛生習慣的一部分。給小寶寶清潔口腔,請注意以下幾點:

    (1)開始時間:新生兒期。實際上在醫院產房,為新生兒擦洗口腔是護士阿姨們每天必做的護理工作之一。在寶寶沒有長牙以奶製品為主食時,也要清潔口腔,否則容易患“鵝口瘡”(又名:念珠菌病、雪口病、新生兒鵝口瘡)。

    (2)實施時間:可以和洗臉、洗澡放在一起,在空腹時為小寶寶清潔口腔,一氣呵成。幾乎所有的新媽媽都有這樣的體會,剛剛開始給新生兒清潔“個人衛生”時,常常就是“一場戰鬥”。把清潔口腔和洗臉、洗澡放在一起做,一方面可以節約精力,也可使小寶寶逐漸適應日常衛生護理習慣過程。為避免嘔吐,不要飽腹時為寶寶清潔口腔。

    (3)準備:首先家長做好自己的手衛生工作,剪掉長指甲,洗乾淨手,摘掉有突出飾物的戒指等,避免劃傷寶寶。

    (4)器具:紗布,最好選用不易掉毛的那種。從新生兒到小寶寶長出後牙(乳磨牙)前,都可以單純使用紗布清潔口腔。媽媽可以使用乾淨的紗布纏繞在自己的手指上,擦拭口腔黏膜及牙,將口腔內的奶垢去除。紗布每次使用後,應該用清水洗淨,Sunny下曬乾備用。也可定期開水煮燙消毒,或更換新紗布。需要指出的是,使用棉籤為小寶寶清潔口腔不是好的選擇,一方面棉籤遇水後變滑,摩擦力不夠,不能有效清除牙面、舌背等處滯留的奶垢;另外,嬰幼兒容易撕咬進入口腔的異物,造成棉頭與棉籤杆分離,有誤吞、誤吸棉籤頭的風險。

    (5)清洗劑:白開水。正常情況下無需給嬰幼兒使用任何化學制劑清潔口腔。如有特殊需要,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6)體位:對新生兒到1歲左右的小寶寶,在較硬的床上平躺臣位是比較好的體位。開始時可能需要兩位家長合作,使用比較輕柔的力量控制寶寶的上肢和頭部。寶寶平臥位時家長的視野開闊,容易觀察寶寶的反應,避免誤傷。同時,也是和寶寶進行眼神肢體交流的好機會,增加親子感情。

  • 2 # 伍月半夏

    寶寶從出生後就要清潔口腔牙齦,我是從滿月後漸漸上手。因為剛開始事情真的很多,會經常忘記,或寶寶直接奶睡,不忍心再鬧醒。

    清潔口腔最常見的是醫用紗布,藥店、某寶都可以買到,也不用糾結完全無菌,正常出生的小北鼻生命力很頑強的啦。

    寶寶六個月前儘量不喝白水,所以每晚睡前用溼紗布擦拭牙齦即可。六個月後,可在奶後再喝幾口白開水,一方面補水,另一方面清潔沖刷口腔,把奶漬衝乾淨。

    因為此階段寶寶開始陸續長牙齒,即使不是晚上,也要保持口腔相對清潔。

    睡前再輔以紗布擦拭牙齦和牙齒。寶寶開始長牙以後,這個工作就要認真對待了。但也不要神經質自己嚇自己,偶爾忘了或者寶寶不配合是沒有關係的。

    蛀牙發生的必要條件是:細菌、口腔環境、宿主和時間。百度百科上給的時間是一年半到兩年,也就是說口腔環境長期糟糕,並且寶寶(宿主)是易蛀牙體質的話,蛀牙發生機率和嚴重程度就會大的多。

    隨著寶寶牙齒的增多,父母需要更換清潔效力更強的指套牙刷或直接過渡到牙刷,可根據寶寶的接受能力來判斷。

    需要說明的是一定要堅持,因為寶寶慢慢長大,會抗拒很多事情,父母不要因為寶寶的抗拒鬧情緒就妥協。

    當然一兩次不刷也不會造成很嚴重的後果,但會給寶寶造成一種假象---我不喜歡的事鬧一鬧、撒撒嬌就可以不做,這種習慣是不利於寶寶成長。

    美國兒科學會建議七歲以下的寶寶刷牙都要父母的監督,當寶寶對刷牙感興趣了,想自己動手,父母可以讓其自己刷牙,但務必再檢查一次,特別是晚上睡前那一次。如果不刷乾淨,食物殘渣遺留在口腔裡極易蛀牙。

    牙線也要用起來,現在市面上的牙線棒很方便新人上手,而且還有很多可愛的兒童包裝,每晚睡前給寶寶用一次。兩歲左右可以用起來,刷牙只能清潔70%,剩下的牙縫需要牙線來幫助。

    牙膏的使用,一般等寶寶會吐水以後開始用牙膏。選可吞嚥的含氟牙膏,氟可以預防蛀牙,雖然可吞嚥,但也儘量不要吃下去,畢竟不是食品。

    牙膏的量也要控制,剛開始米粒大小,三歲以後綠豆大小,六歲以後黃豆大小,遵循由少到多的原則。

    最後強調乳牙健康的重要性,牙齒健康,第一美觀,蛀牙黑黑的不好看。

    第二蛀牙的口腔環境都不好,有口氣。

    第三蛀牙進展到後面會引起牙髓炎、根尖周炎,牙齒會很痛,直接影響寶寶的食慾。

    無論是精神狀態還是心理上,都會影響孩子的健康發育。

    以上,陪伴寶寶健康成長,從牙齒開始,今晚記得給寶寶清潔牙齒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最近壓力有點大,朋友心理學的給測評說輕度抑鬱讓我重視一下,請問輕度的需要調整嗎,還是會自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