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菱鏡時刻

    2019女足世界盃決賽上,美國隊以2比0的比分擊敗荷蘭隊第四次奪得世界盃冠軍。本場比賽,美國隊全面佔據主導地位,透過高位壓迫反搶限制對手的進攻,又以邊路傳中為主,輔以中路短傳滲透等豐富的進攻手段進行強攻轟炸。

    而荷蘭隊採用的是防守反擊戰術。上半場採用略顯保守的深位嚴密防守頂住了美國隊狂轟,下半場加強了高位逼搶,積極地壓了出去。但是,那粒點球影響了比賽走勢和球員的心態,幾分鐘後在後場被對手反搶成功就地打反擊,防守球員回防不及,最終又被拉威爾攻入一球。

    荷蘭隊上半場防守:整體防線站位過深比較被動,主動壓迫逼搶不夠

    荷蘭隊主打防反,但是她們防線位置太深了。事實上,即使在重獲球權後,她們的主要任務仍是不再次丟失球權,而不是組織進攻。

    圖-荷蘭隊的防守陣型

    荷蘭隊主要以4-4-1-1的陣型進行陣地防守。她們防守嚴密,並保持著相當緊湊的隊形,正如前面提到的,美國隊利用了這種緊湊站位所留下的邊路自由空間反覆進行大範圍的進攻轉移。而美國隊的後防線也沒有從荷蘭隊那裡受到太多的壓力,這使得她們可以在威脅區域進行傳遞推進——通常是傳給邊鋒,她們在更寬的位置上缺少盯防而擁有大片的活動空間。

    圖-只在少數情況下,荷蘭隊才進行這樣的高位壓迫

    荷蘭隊傾向於只有當球進到己方半場時才去壓迫干擾。只有在少數情況下,荷蘭隊才決定在前場大力進攻,並向美國隊的後防線進行高位壓迫。在上面的情景中,在美國隊後衛尷尬地回傳給門將後,米德瑪將對手逼入壓迫到禁區內,這促使其他荷蘭球員團結一致向前壓上。這對美國隊來說是個大麻煩,因為她們最終在後場丟了球權。不幸的是,沒有更多的荷蘭球員在搶下球權後上前支援進攻。她們只是短暫地奪回了球權,然後又被蜂擁而至的美國球員包圍,再次失去了控制權。可以看到,這樣的高位逼搶只限於荷蘭前場的幾名進攻球員,並不是整支球隊集體壓上,進攻端與防守端脫節分離,這與美國隊的整體壓迫方式截然不同。

    荷蘭主帥維格曼應該已經看到了對美國隊施行高位攔阻壓迫的潛力。她的球隊透過咄咄逼人的壓迫讓美國隊出現失誤。然而,她認為最好還是控制住自己的半場來抵禦美國隊的攻擊。當然,高位壓迫也會讓後防線變得脆弱,尤其是美國隊的前鋒,她們的速度是出了名的快。但是,如果荷蘭能夠恰當地盯防她們,並切斷傳向她們的路線,就可以完全限制住對方的攻擊手。

    荷蘭下半場加強壓迫逼搶,丟球后心態受到影響防守再現漏洞

    荷蘭隊大部分時間裡都在被動的防守,偶爾會閃現出積極壓上去的防守表現。而她們在防守中唯一始終積極的表現是,在比賽的大部分時間裡她們都限制住了美國隊頭號攻擊手摩根的發揮。在這場比賽中,德克爾和範德格拉特緊緊地盯住了她,沒有給她太多的進攻機會,除了那次禁區中的致命犯規。從回放中可以看到範德格拉特只是在嘗試將球踢出去,她的視線一直從左後方追著球的飛行軌跡,沒想到從她盲區跳起來爭搶的摩根恰好被她伸出的右腳踢倒,經過VAR確認,荷蘭隊被判罰點球。

    圖-範德格拉特被判犯規,美國隊獲得點球

    從下半場開始,可以看到的明顯變化是維格曼的球隊加強了對美國隊的壓迫逼搶。她們開始高位壓上,在邊路試圖創造人數優勢來搶下球權。比賽在下半場看起來更加平衡,美國隊和荷蘭隊都加強對球的控制。然而,荷蘭的攻擊似乎從未產生任何的效果。這與美國隊的情況大不相同,後者最終在下半場收穫成果。

    美國隊罰進點球后,荷蘭隊立即轉為進攻模式。她們想盡快扳平比分。然而,她們急迫進攻的心態讓她們的防守頻頻出現漏洞。反觀美國隊,取得領先後她們踢得更加從容。

    僅僅8分鐘之後,美國隊就打進了第二個進球。範德東克在後場帶球前進時被鄧恩透過一次滑鏟成功地把球搶了回去,這位左後衛把球傳給了梅維斯,後者又把球傳給了拉威爾。前面是一片開放空間,摩根頂在後衛線上迫使她們不敢上前壓制。拉威爾長距離帶球推進,在假動作騙過對手後用左腳把球踢進球門。

    兩球落後的荷蘭隊開啟全攻模式。維格曼隨後派上範德桑登,換下中衛德克爾。而她們的陣型也變成了3-3-1-3。

    圖-兩球落後的荷蘭隊改變陣型

    在這個絕望的時刻,荷蘭隊似乎派出了六名前鋒。而美國則採用五人防守體系,形成5-4-1的防守陣型,進攻時又迅速切換到5-2-3陣型。

    圖23-美國隊密集防守直到比賽結束

    再次證明,美國隊對荷蘭隊的戰術非常有效。她們的防守非常嚴密,壓縮了中場的空間,在禁區內防守的人數也很多。儘管已取得2-0領先,但她們還是頻繁衝擊對手的防線險些再次進球。

    關於美國女足VS荷蘭女足的詳細戰術分析,可詳見筆者對本場決賽的覆盤文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評價蘇群在解說中稱詹姆斯的表現已經超越認知極限的言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