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跳舞的樹葉
-
2 # 白茶電影
這個不一定,我呢就是一個雙胞胎,我哥初中那年成績比我好太多了,脾氣也很好,相反我呢就成績根本不忍直視,脾氣也不怎麼好,但我自己覺得,我家裡從未一直重視我哥,把我當成雜草,而是對我們兩個一樣平等,我雖然沒我哥那麼優秀,但也是討家裡人喜歡!
-
3 # 使用者誠實守信
不全這樣的,有的兩都優秀,也有的兩個都特別優秀,也有像你所說一個特別優秀,一個不優秀,也有兩個都不太優秀的。所謂″一娘養九子,九子不像娘"就是這個這個道理。
-
4 # 臺北女生
兩個孩子恰恰好~
在我們老家,大約1950年~1960年左右開始推行的是"兩個孩子恰恰好",所以到現在多數家庭裡基本起跳是兩個孩子的,四口之家是常態、比較常見的;我們家也不例外,有弟弟和我。
在我們老家的家庭觀念當中,倒是從來沒聽過人們會談孩子優秀或雜草的問題,不知道您是碰上了什麼樣的困擾;但我們有很多關於兩個孩子的統計、分析,跟您分享,希望對您有些微幫助;
兩個孩子,通常孩子的分別特性是這樣,老大比較有責任心、比較認真、比較包容、會照顧弱小的性格,而家中老麼通常比較自由奔放、無拘無束、腦筋靈活、比較自我;沒有好壞之分,純粹是性格、特質有天生的不同!
研究顯示,老大通常是父母的"第一個孩子",受到的關注一定相對較多,也是人生初次為人父母的一種特殊情感,家長通常在照顧第一個孩子的同時才邊學著當父母,所以情感不一樣。當家庭有了第二個孩子,通常父母已經比較懂得如何照顧孩子。
三個孩子的家庭也不少,老大與老麼的性格特質一樣,排行中間的老二通常是孩子當中最為多才多藝的一個,與聰明與否比較沒關係,而是老大通常是父母的"第一個孩子",情感不一樣,老麼、最小的孩子因為在父母眼中年紀最小,需要多照顧,因此第二個孩子,通常比較會感覺被忽略,所以會更發展自己的優點、才能來吸引父母的關注。
因此,對兩個孩子、三個孩子的家庭,對不同孩子的基本性格、優點、不足多有一些瞭解,就能更好的在教育孩子時有不同的方式,不一樣個性的孩子,需要父母、家長用不一樣的溝通方法、引導方式。
孩子從小的教育,最重要的是為將來的品格、道德觀、責任感、自信、壓力指數、幸福感、安全感、解決問題的思考能力等人格發展打基礎,優秀與否、聰明與否,並不是從小需要顧慮的,反而會讓小孩誤解、存在不正確的觀念,太攀比心、太功利、太過較真,個人覺得對孩子沒幫助。
所以我想無論優秀或雜草代表的意思都應該是反映出家長有沒有給到孩子最合適的教育下的階段性小結,不是結果,也不會是一個人的成長定論,現代社會氛圍已經太過功利、物慾了,而我們的家庭教育最不需要的就是功利式、物質化的觀念,應該更著重在德育、創意、對美的鑑賞力、對音樂的欣賞能力、思考力、信念、夢想這些方面,才會更為長久,才讓孩子們終生受用。
-
5 # 墨在路上
怎麼可能呢?這和父母喜好不同有關係。
每個孩子都有獨特的一面,只是作為父母的沒發現而已。
適時的引導教育開發,一樣成就非凡。
每個孩子都是超人,只是你沒找到變身的開關。
回覆列表
在我家,姐姐是父母精心培養的精品是心尖尖上的肉。
一,是老大特稀罕
二,姐是早產兒肺部發育不好從小體制嬌弱一到冬天就生病,穿再多雙手也長凍瘡一直流水寫字疼得直哭。父母那個呵護備至。
三,姐姐是溫室裡長大的花,身體不好但智商超高,每年年級考第一,每年老師家訪送獎狀左右鄰居那個羨慕,每年校長開大會點名表彰,然後妹妹我在底下尷尬的看姐姐意氣風華的在主席臺上發言。最後考上理想的名牌大學畢業工作也留在她最嚮往的南方大都市 ,氣候溫暖又是海邊對肺部很好結束冬天又生病又凍瘡的日子。
從小到大,姐是我們家族的驕傲爹媽的臉面,結婚到現在沒有進過廚房做過家務,而我這妹妹就是被父母遺忘的路邊雜草,無人管理卻野蠻生長生命力頑強,冷不著熱不著餓不著撐不著皮實得從不生病,比如一次姐生病住院父母忙到晚上十點回家,我沒有鑰匙進不去又困又餓在門口蜷縮睡著……爹媽從不操心自己就平安長大,讀的普通的大學進個老家普通的單位當個普通的職員安安穩穩的結婚生子。
一到過年,我在廚房準備年飯辛苦操勞一天,姐姐一家三口全坐客廳玩手機。每天睡到中午起床,媽媽把早飯送到手裡屁顛屁顛。回去時大小行李箱裡好吃的裝的塞不下。就過年給一次紅包媽媽要激動大半年,完全無視雜草天天給父母洗衣做飯,包乾家務,也忘記他們病了是我徹夜在醫院陪護照顧,遠在千里的姐姐就一個電話問候他們都會感動流淚,忘了身邊這個平庸孩子才是一直是陪伴最久最孝順的那位。唉,說多都是淚。父母心裡幾十年最疼愛的還是長臉的工程師姐姐。這一切,都是因為姐是最優秀的那個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