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雲的生活記錄
-
2 # 不餓er
吃貨的靈魂就是關注乙集麻呀。
這個問題我覺得你要分物件哦。
親戚的關係雖然帶個親,可是是複雜的。如果你的親戚比較勢力,還是帶他去飯店裡吃吧。因為這種可能吃完扭頭就跟別人說你怎麼怎麼小氣。
如果是比較親人的親戚,你隨便煮一頓家常便飯,酒備上他都能跟你快樂的喝一天。
雖然大家都知道家裡的飯才是最香最好吃最美滿的,可是人啊最複雜,你的一片好意可能被人誤解。如果你不怕誤解的話就通通在家裡吃,如果怕的話,就因人而異喔。
-
3 # 海川遊
吃飯、請客是門“藝術”,在節假日更是如此。當然,年代的不同,請客吃飯的方式與內容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在物質匱乏年代,過年過節都要準備年貨和節貨,各家採購的“渠道”也就五花八門了。所以,請親朋好友們到家來吃飯,除品嚐美味外,也包含著許多“飯局”以外的意義了。
現如今,人們對吃又有了很大不同的認識,“吃”的不是解決溫飽問題,而是講究養身和營養問題。所以,吃的不是“量”,而是“質”。
因此,過年中的請客吃飯,安排在酒店還是比較適合的。因為,一是,減少浪費,吃多少叫多少;二是,選擇的內容也豐富多彩;三是,可以有更多的時間相互交流;四是,現在的住房空間也難適合請客。
-
4 # 普濟
飯店裡招待拜年的親戚是年味減少最主要的原因。
從小就喜歡過年,並不完全是有好吃的、有新衣服、有炮放,很吸引人的內容是走親戚。
我家在小縣城裡。任你光山縣城多麼古老,多少年代的侷限城牆範圍內,也發展不出去,總人口維持在二萬上下。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還在這水平,三十多年後的今天,六十萬人口的小縣,縣城幾乎佔了一半,快三十萬了。多了十多倍。
過去這樣的縣城,其實和農村沒什麼區別,相互有著密切的姻親關係,每一家都有很多的農村親戚。平常都各忙各的,到了過年才有走動。也正是一年一度的親戚見面來往,彼此都很親熱。從準備禮物,到見面,到回拜,整個過年因此而充滿了人世間的親情,每個人都融化在這種血濃於水的情緒之中。所以,論過年年味,實質內容就是人之間親情的展示和發揚。
記得年前辦年貨裡,自己吃的不到總量的三分之一,大部分都是用來招待正月裡來家拜年的親戚朋友。好吃好喝的,能買到的點心。
年二十九是最忙的一天,雞鴨魚肉各種好吃的,都要做成成品和半成品。該過油炸的、燉的、滷的、醃的。每年這天都要忙到後半夜,然後廚房裡全是吃的:一溜幾個八升的燉湯罐子,分別裝滿了燉雞、燉牛肉、燉排骨、燉火肉。這些燉菜待客最是方便,客人一到家,廚房裡就生火,罐子裡挖一大飯勺,鍋裡熱開,撒點蔥花就是一道硬菜,堂屋客人一杯茶還沒喝到嘴,這裡燉菜、冷盤、炒菜都上齊了。
這說的還只是燉菜。冷盤更快,滷好的豬肚豬肉豬腳豬舌頭等等,豆腐什麼的,隨便切切就是十幾道冷盤,挑一筷子辣椒油就上桌。炒菜就不說了,都是素菜,來得一樣快。
再說拜年的流程:
●客人都會帶著自家的特產做禮物,農村親戚最多的是三五斤餈粑。見面寒暄後進屋香菸瓜子茶,上午和下午來家的,十幾分鍾內先要做給一碗餈粑臘肉掛麵,上午來的叫“過晌午”,下午來的叫“過晚上”。“過”就是吃,正餐前先墊墊肚子,便於正餐多喝酒吃菜。
●很快到了飯點,正餐開始。不論客人多少,席面規矩有涼盤、熱炒、燉菜、湯、點心、主食和酒。過年都很開心,親戚朋友難得一起,過年就以喝酒為主,但不能故意灌酒,只許喝好,不許灌醉。遇上能喝的,就一直喝下去,喝到下個飯點再換席面,剩菜全撤下,都上新菜。我就有次去鄉下朋友家趕上下大雪,走不了路,連喝三天兩夜,一個村的喝酒人都輪著喝一遍。
大年初一到十六,家家都會這樣人來人往,滿街筒子都充滿著互相問候和祝福的喜慶聲音。如今都學懶了,也都有錢了,過年待客都放到飯店,搞得飯店過年放不成假,比平時還忙些,當然的飯菜也貴很多。就這也擋不住,還都要事先預定。只是沒了年味,再說如今誰也不缺一口吃的,過年本來是要一起敘敘舊,密切親情的,這樣倒好,飯店吃飯,吃不好喝不好,話也說不成,過年的興致一掃光。
回覆列表
過年拜年走親訪友是傳統習俗,特別是晚輩向長輩拜年是必須的,有的家庭親朋好友很多,到時就有很多人來拜年,過年拜年免不了一頓飯菜,那麼怎樣做呢,這裡說說我們這邊的做法。
以前拜年時,今天來兩個,明天來兩個,反正在正月十五之前,都有可能來親戚拜年,每天都弄飯菜也是累。還有就是因為自己也要走親戚嘛,有時來客人難免遇到主人不在家的情況,所以我們這裡是提前告知來拜年的親朋好友,統一的一個時間來,比如定在正月初六,家裡大概多少親戚要來自己心裡應該有數,如果人多,可以去飯店辦幾桌宴請大家,如果人少,就可以在家做點菜。
所以我們這裡有的家親戚多的,會辦壩壩席招待親朋好友,人數少的還是在家做飯比較溫馨而親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