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雜看世界

    和氏璧,最早見於《韓非子》。

    《韓非子》載:楚華人卞和,在楚山(今襄陽南漳縣歷山)中獲得了美麗的玉璧,把它奉獻給了厲王。厲王讓雕琢玉器的人鑑別它,雕琢玉器的人說:“這是石頭。”厲王認為卞和在說謊,而砍去了他的左足。等到厲王駕崩了,武王即位,卞和又把玉璧獻給那位武王。武王讓雕琢玉器的人鑑別它,又說:“這是石頭。”武王又認為卞和在說謊,而砍去了他的右足。武王駕崩了,文王即位,卞和抱住他的玉璧在楚山下哭,三天三夜,眼淚流盡而代替它的是血。文王聽到後,派人問他原因,說:“天下受到刖刑的人很多,你為什麼哭得這麼傷心?”卞和說:“我不是為被刖傷心,我是因為它是寶玉而被看為石頭,忠貞的人被看為說謊的人。”文王於是派雕琢玉器的人剖開他的玉璧,果然得到寶玉,於是命名是“和氏璧”。

    什麼是璧?

    《說文》中釋璧:“瑞玉,圓器也。”邢禹疏:“肉,邊也,好,孔也,邊大倍於孔者名璧。”這裡把璧的形制講得十分清楚,“肉”是指周圍的邊,“好”是指當中的孔,邊為孔徑的兩倍便是璧。是古人祭祀用的一種禮器。

    而關於和氏璧的大小由於缺乏實際的資料,因此一直眾說紛紜,不過,根據完璧歸趙的記載,藺相如在識破秦王陰謀之後,用計騙回和氏璧,拿著那塊寶玉到了公館裡。叫一個手下人打扮成一個買賣人的樣兒,把那塊寶玉包著,藏在身上,偷偷地從小道跑回到趙國。由此可見和氏璧的尺寸必然不會太大,否則怎麼藏在身上不被人發現。

    至於傳國玉璽,使用和氏璧製作而成,更是一個謠傳而已。

    最早記錄傳國玉璽是由和氏璧雕琢而成的資料,是五代時前蜀道士杜光庭《錄異記》卷七“異石”中記:“歲星之精,墜於荊山,化而為玉,側而視之色碧,正而視之色白,卞和得之獻楚王,後入趙獻秦。始皇一統,琢為受命之璽,李斯小篆其文,歷世傳之”。

    什麼是玉璽?

    玉璽是古代皇帝的信物,其大小不一,形制各異,由皇帝的喜好而定,這一點上,從最喜歡四處蓋章的乾隆皇帝身上就可見端倪。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不管其樣式如何,最小的玉璽的大小也絕對不會比古代大臣用的銅鈕印更小,畢竟是天子的東西,如果比臣子的還小,那天子威嚴何在?

    那麼秦代大臣用的印有多大呢?

    秦“宜陽津印”,邊長在2.2釐米左右,即秦制一寸,高度約為3釐米。

    戰國“春安君印”,邊長2.3,高度約為4.5釐米。

    作為橫掃六國,虎視八方的始皇帝,要鑄造一方鎮壓國運的印璽,總不至於尺寸比這還小吧。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用和氏璧來雕琢這樣一個印章,這個玉璧的厚度應該是多少呢?

    按照現代玉器加工的水平來看,翡翠類的硬玉損耗大致是45-55%,而像和田玉類的軟玉損耗大致為35-48%,即便是和氏璧已經是成品,可以減少部分損耗,改成印章的話也至少要有25-31%的損耗,多集中在頂部龍形裝飾上。即便是以秦尺一寸見方的印來看,由此推測玉璧的厚度不可能低於5.25釐米。這已經不能算玉璧了,而是一大塊玉磚。所以,傳國玉璽是絕對不可能是用和氏璧雕琢而成的。

    而在真正的史籍記載中也從未見過秦始皇以和氏璧製造傳國玉璽的任何記載。

    至於影視劇中玉璽的形象和實際上的有多少差異,那隻能說一句何必當真,只圖一樂罷了。

  • 2 # 寒蕭99

    關於這個問題,需要搞清兩個概念,第一個就是和氏璧到底可以有多厚。

    和氏璧的故事目前可以看到的基本都是傳說故事基本上沒有比較詳細的介紹,因此我們只好對壁的概念和出土文物來進行分析了。

    壁一般是指玉質的環狀物,通常中間有孔,理想狀態下孔的半徑是壁的半徑的1/3。但是實際上的壁中間的孔有大有小,都屬於壁。

    而關於壁的厚度通常也沒有固定的尺寸,根據已出土的文物,早期的壁有些是很厚的,先秦至商代出土的壁有的厚度可達到5釐米。因此,題目中認為的壁那麼薄是站不住腳的,確實發現過很多厚度在3~5釐米的壁。

    好的,我們再看第二個問題,玉璽有多大。

    我們經常在影視劇中看到皇帝使用的玉璽至少是一個成人拳頭大小,有的還更為誇張其實這是一個較大的錯誤。從出土文物中我們可是知道真實的玉璽有多大,通常明清時期的玉璽還是比較大的,但是秦漢時期的玉璽很多是非常小的。

    比如我們出土的漢代皇后玉璽,邊長為2.8釐米,高為2釐米。

    戰國時期的覆鬥型印章“宣成印章”,尺寸為2.4x3釐米。

    雖然秦漢時期也有一些尺寸稍大的印章,但是如果按照這種尺寸來看,和氏璧改為玉璽也不是沒有可能。

    當然,關於和氏璧與傳國玉璽,目前還是傳說的成分更大一些,除非我們可以發現更多更詳細的證據,否則也只是限於傳說的範圍之內。

  • 3 # 竹林捌賢

    根據玉石的物理性質,不可能變大或者變小,如果確定傳國玉璽是厚的,那麼和氏璧就必然是厚的,而且比玉璽還厚。綜合史料記載可以認定卞和發現的就是一塊帶皮的玉石,至少也該有拳頭那麼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堂吉訶德的名句,佳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