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腳汽車
-
2 # 那年花開YX月正圓
標準的“生於憂患 ,死於安樂”型別的君王,歷觀各朝各代的皇帝,大都會有一個通病,在位前期勵精圖治,勤於政務。而中後期就開始驕奢淫逸,安於享樂。這種前明後昏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只不過有的皇帝能夠自制,把危害縮減到不動搖國本的狀態,而有的皇帝就沒那麼自覺了,不但使國家深陷於動亂,百姓也生靈塗炭,最後政權危如累卵,一發不可收拾。而唐玄宗李隆基無疑是後者的典型代表,主政前期勵精圖治,任用姚崇,宋景,張九齡等賢臣大刀闊斧的改革,最終締造了璀璨一時的“開元盛世”,而後期縱慾享樂,不思進取,居安而不思危,專寵楊貴妃,重用李林莆,楊國忠等庸臣為相,最終導致安史之亂,把大唐帝國推向了深淵。
-
3 # 狼煙一九三一
為什麼唐玄宗在開元盛世之前能識得賢材而在之後卻重用庸才導至國家衰落?
李隆基(生於公元685年卒於762年)小名阿瞞,享年77歲,廟號玄宗,史稱唐明皇。他是武則天之孫,唐睿宗李旦第三子,二歲時被封楚王,非常受武則天寵愛,十七歲後任右衛郎將,衛尉少卿,景龍二年(公元708年)兼潞州別駕,武則天死,中宗李顯即位,庸弱無能,韋皇后和安樂公立操縱時局,她們夥同武三思欲想更朝換代,中宗太子率御林軍殺死武三思及其黨羽,中宗聽信韋皇后和安樂公立讒言竟賜死太子,景龍四年(公元710年)韋皇后和安樂公立合謀害死中宗,韋皇后立李重俊為帝,她以皇太后身份立朝稱制,後又把相王(唐玄宗李隆基之父唐睿宗李旦)視為障礙欲除之而後快。
李隆基深藏不露,勵兵抹馬,結識英傑,以待時變。
時御林軍由韋后兄弟把持,李隆基便結交其下屬葛福順,李仙鳧又聯合其姑媽太平公主欲發動宮廷政變,奪取政權,是年六月庚子晚上李隆基夥同其同夥葛福順等,殺死韋播,韋后,安樂公主,及韋氏宗族,待大事已定李隆基才向其父李旦彙報,李旦摟著他哭著說:“宗社禍患,賴爾保定,拯救萬民,賴爾之力”。後李旦登基是為睿宗,二年後傳位於李隆基,從此開始了其長達五十年的從政生涯。
客觀地說,以唐朝立國後到唐太宗貞觀之治前處於草創時期,貞觀之後到武則天執政,及至唐玄宗開元之治唐朝政局雖然混亂,但國家政局除徐敬業等少數叛亂外並沒有受到重創。雖然政治經濟的惰性產生了許多腐敗因素,阻礙了社會的發展,但也有如武則天執政時期,重用中小地主階級,限制的打擊了皇族貴勳土族大家士紳豪強勢力。社會也是在不斷革新中持續前行,雖然武則天亡,唐中宗弱,政局混亂,豪強勢力乘勢而起,反攻倒算,但這也為玄宗的革新鼎故創造了條件,因為有以前的底子在,只要玄宗奮力拼博,很快就會大見成效。
果不其然,玄宗登基之初,勵精圖治,勤政為民,重用賢臣,放手讓他們去做,如有一次丞相姚崇向玄宗彙報任用低階軍官事宜,玄宗只裝作心不在焉,幾次彙報都是這樣,內侍高力士不解,詢問玄宗,玄宗說:“做為朝廷樞宰,掌握天下事務,每天忙於朝廷的大事都忙不過來,哪裡有有時間聽從這些小任命的事呢?大事當然要對我彙報,像這類事夲是宰相的自已份內的責職所在,何必再奏我知?”
這樣下來,在玄宗執政的前三十年,幾個賢能宰相相繼執政,如姚崇,宋瓊,張嘉貞他們勤政愛民,盪滌舊曆,開創新風,與民休息,裁抑豪強,社會風氣為之一變,真正是正通人和,達到了唐朝昌盛的頂峰,據史記載,太倉中的穀子,由於倉儲過滿都溢位倉外,舊的儲糧還未分發,新谷又覆了上去,錢庫中串錢用的麻繩都腐朽了。唐玄宗開元之時國家富餘達到了唐朝的峰值。
國家強盛了,思想也隨之發生了變化,社會風氣慢慢的變得侈奢開來,玄宗也變得好聽好話,對堅持原則的大臣也漸厭煩,而對讒言,甘甜,獻媚之人開始喜歡,正好李林甫正是這樣的人,投玄宗所好,惴測玄宗之意,上下其手,一手遮天,玄宗正想擺脫政務纏繞,自己好及時行樂,把政權摔給了李林甫,飽暖思淫慾,久而久之,社風敗壞,人倫變亂,武則天時的混亂宮廷又重現在眼前,唐玄宗56歲時竟看上自已的兒媳楊玉環,封楊玉環為貴妃,封外兄楊國忠為宰相,又對邊關重將安祿山以另眼看待,授予藩鎮權力過大,安祿山出入宮禁,已無恥到了無以倫加的地步,由此埋下了安史之亂的禍源。
究其成功的原因,唐玄宗目暏了家庭聚變,社會混亂,九死一生的歷練,所以才有奮發圖強,拯救國家民族的大志,又透過政局變遷,瞭解了人才的重要性,大膽用人,虛心納諫,才有了大好局面!
究其失敗的原因,承平日久,心智俱廢,目盲耳聾,掩耳盜鈴,口出威言,耳充餡媚,聽不得不同意見,以酒色自娛,毀已,毀人,毀家,毀國,毀民,任用佞臣,寵幸尤物,沉緬於鴆毒之中而不自知,威權日重,閉塞賢路,坐看藩鎮自大而如雲山淫霧中,唐朝不顛覆,天理不容!
回覆列表
武則天時代經常在洛陽西安之間轉移,食品供應不足,徐敬業造反死亡無數,李隆基上臺時人口殺無數,什麼人上臺糧食供應都充足了,楊貴妃時代幾代人出生,增加十倍,不打仗屠滅都沒有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