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蝴蝶劍
-
2 # 山居美食達人燕子媽媽
端午小長假,我在廣東韶關丹霞山。
這裡每年都有傳統的龍舟賽,非常熱鬧。
武江江面,百舸爭流,蔚為壯觀。
其次就是包粽子,甜味,鹹味,淡味的都有。好看好吃還好好玩。
再次是門上掛艾草,據說其獨特的香氣可以驅蟲。
還有就是製作艾草香包,還有驅蚊香包,很實用,孩子掛著蚊蟲走開(/ω\)
-
3 # 每天都要思考吃什麼
在我的家鄉,端午時節,一般會吃粽子,過去會用紅豆、花椒、糯米自己包粽子,現在都是買的肉粽,當然,口感比自家包的更好,也更香;有時也會吃鹹鴨蛋,更多的是喜歡買皮蛋吃;有小孩的家庭會買一些青蛙饅頭,青蛙饅頭是用麵粉揉成一個青蛙的輪廓,用可食用紅色素點出眼睛,描出青蛙的模樣。
除了吃,端午那一天會掛艾草和菖蒲,紮成束的艾草和菖蒲被分掛在大門兩邊,等它自然風乾,來年就可以熬製水,據說有解百毒之效;有的人家會採百草熬製洗澡水、洗臉水、洗腳水,洗了之後據說百毒不清,不會隨便長爛瘡,百草是很多種藥草的統稱,不是一定要一百種草,但樣數要儘可能的多。
-
4 # 窩神怎麼說
早上起床後在客廳開啟筆記本,就看到t姐在線上。
她說她裹了些粽子,還拍了照片。我就上她的日誌看了看。
那些粽子晶瑩碧綠,精緻小巧,t姐甚至故意讓粽葉一角頑皮的飛出,令小巧的粽子看上去彷彿一隻只湛綠的蟈蟈,輕輕盈盈的就那樣拼成漂亮圖案,趴在小碟子裡。
t姐稱呼他們為清水太平粽。
我不知道為什麼t姐的粽子會有那麼動人的稱呼,我只知道我外婆裹的粽子好吃。
外婆裹的粽子很講究,每一年端午前幾周,外婆就開始裹粽子,外婆裹的粽子通常會有三種款式。
第一種是鹼水粽,那種粽子最簡單,裡面是糯米鹼水,外面是碧綠的粽葉,外婆把它捆紮得緊緊的,鍋裡面一煮,裡面的糯米就化了,剝開後沾上白糖,輕輕咬開,發現晶瑩若玉的米粒已經緊緊粘連成了一塊半透明狀的膠質整體。這種粽子最能吃出粽葉的清香,我想,t姐裹的清水太平粽一定也是這樣兒的。
第二種是紅豆粽,外婆把紅豆稱呼為赤米豆,做法跟鹼水粽並無區別,只是在糯米中混入了紅豆。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勸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在中國,紅豆是思念範疇的一個典型符號。
我一直不明白紅豆跟外婆所說的赤米豆是否同一種東西。在家鄉,粽子通常都是外婆裹好了送給嫁出去的女兒家裡的。我見過家鄉女孩兒出嫁的時候,女兒總是擁著母親淚流滿面。那麼赤米豆是否諭示著母親的某種寄寓呢。可惜我從來沒有問過外婆。
第三種粽有點奢侈,外婆會在裡面加入香菇肉餡,後來在廈門我才知道,臺灣把這種粽子叫燒肉粽,閩南話稱之為“嘛砸”,不過臺灣人放的是肥肉,外婆放的是瘦肉。
小時候最喜歡的並非煮熟的粽子,而是包粽子時候的那股清新粽葉混合著鹼水糯米的味道。真的很清、很香。
我並沒有親眼見過外婆是如何裹出那些精緻的粽子,但我卻看過奶奶裹粽子。
印象中奶奶裹粽子並不像外婆那麼用心,因為奶奶通常只裹鹼水粽。因此,我經常偷偷的想,我的那些姑姑們可沒有我媽媽幸運,吃不到那麼多種別緻的粽子。
那時候的奶奶,戴著她的老花眼鏡,一個人靜靜的坐在祖屋的花廳,庭院中滿架的蘭花已經悄然綻放,微風拂過,空氣中幽幽的蘭花香味輕輕地合著粽葉的清新味道,直沁心腑而難以名狀。
奶奶一手把粽葉捲成杯狀,一手拿著勺子舀起鹼水糯米,放入粽葉中,填實。然後把粽葉仔細裹好,用一根長長的葦草把粽子緊緊紮好。一個漂亮的粽子就這樣完成了。
而那時候的我,總被母親追著洗藥水浴,換衣服,在額上點上雄黃,戴上香囊和紅雞蛋~……
後來奶奶年紀大了,裹粽子的任務就落在了媽媽的身上,不過,那時候我也就已經不在媽媽的身邊了。
在後來妹妹結了婚,媽媽也不辭勞苦的從家鄉裹好粽子給她送去。媽媽在電話中跟我抱怨說,妹妹和妹夫都不喜歡吃粽子,經常擱冰箱裡忘了吃,令她不敢多裹。
媽媽還說,還記得你們小時候麼,那時候你們多喜歡吃外婆的粽子阿,還記得你那4歲的時候麼,那時候因為好奇鍋裡煮著的粽子而被燙傷…………
是啊,我怎麼能不記得呢,端午到了,我似乎又聞到了那股青青粽葉清澈悠遠的味道……
回覆列表
每逢端午節這天,我的媽媽起的特別早,首先把艾草插在門上,然後趁我們還在睡覺的時候,悄悄地走到我們的床前,輪流給我們的手腕上、腳腕上都繫上五彩線,再佩戴香囊,據說五彩線是長命線,佩戴香囊是為了祛百病,插艾草,是為了驅蚊蠅,淨化空氣。
端午節的清晨,我媽媽將事先準備好的艾草與雞蛋放在一起煮,供一家人早餐食用。據說,吃這種雞蛋可以避“五毒”,有益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