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駛系分為四大主要部分:車橋、車輪、車架和懸架。 車橋(也稱車軸)透過懸架和車架(或承載式車身)相連,兩端安裝汽車車輪。其功能是傳遞車架(或承載式車身)與車輪之間各方向作用力。 車橋可以是整體式的,有如一個巨大的槓鈴,兩端透過懸架系統支撐著車身,因此整體式車橋通常與非獨立懸架配合;車橋也可以是斷開式的,象兩把雨傘插在車身兩側,再各自透過懸架系統支撐車身,所以斷開式車橋與獨立懸架配用。 根據驅動方式的不同,車橋也分成轉向橋、驅動橋、轉向驅動橋和支援橋四種。其中轉向橋和支援橋都屬於從動橋。大多數汽車採用前置後驅動(FR),因此前橋作為轉向橋,後橋作為驅動橋;而前置前驅動(FF)汽車則前橋成為轉向驅動橋,後橋充當支援橋。 轉向橋的結構基本相同,由兩個轉向節和一根橫樑組成。如果把橫樑比做身體,轉向節就是他左右搖晃的腦袋,脖子就是我們常說的主銷,車輪就裝在轉向節上,彷彿腦袋上帶了個草帽。不過,行駛的時候草帽轉,腦袋卻不轉,中間用軸承分隔開,腦袋只管左右晃動。脖子——主銷是車輪轉動的軸心,這個軸的軸線並非垂直於地面,車輪本身也不是垂直的,我們將在車輪定位一節具體論述。 轉向驅動橋與轉向橋的區別就是一切都是空心的,橫樑變成了橋殼,轉向節變成了轉向節殼體,因為裡面多了根驅動軸。這根驅動軸因被位於橋殼中間的差速器一分為二,而變成了兩根半軸。兩個草帽也不是簡單地套在腦袋上,還要與裡面的兩根半軸直接相連。半軸在“脖子”的位置也多了一個關節——萬向節,因此半軸也變成了兩部分,內半軸和外半軸。
行駛系分為四大主要部分:車橋、車輪、車架和懸架。 車橋(也稱車軸)透過懸架和車架(或承載式車身)相連,兩端安裝汽車車輪。其功能是傳遞車架(或承載式車身)與車輪之間各方向作用力。 車橋可以是整體式的,有如一個巨大的槓鈴,兩端透過懸架系統支撐著車身,因此整體式車橋通常與非獨立懸架配合;車橋也可以是斷開式的,象兩把雨傘插在車身兩側,再各自透過懸架系統支撐車身,所以斷開式車橋與獨立懸架配用。 根據驅動方式的不同,車橋也分成轉向橋、驅動橋、轉向驅動橋和支援橋四種。其中轉向橋和支援橋都屬於從動橋。大多數汽車採用前置後驅動(FR),因此前橋作為轉向橋,後橋作為驅動橋;而前置前驅動(FF)汽車則前橋成為轉向驅動橋,後橋充當支援橋。 轉向橋的結構基本相同,由兩個轉向節和一根橫樑組成。如果把橫樑比做身體,轉向節就是他左右搖晃的腦袋,脖子就是我們常說的主銷,車輪就裝在轉向節上,彷彿腦袋上帶了個草帽。不過,行駛的時候草帽轉,腦袋卻不轉,中間用軸承分隔開,腦袋只管左右晃動。脖子——主銷是車輪轉動的軸心,這個軸的軸線並非垂直於地面,車輪本身也不是垂直的,我們將在車輪定位一節具體論述。 轉向驅動橋與轉向橋的區別就是一切都是空心的,橫樑變成了橋殼,轉向節變成了轉向節殼體,因為裡面多了根驅動軸。這根驅動軸因被位於橋殼中間的差速器一分為二,而變成了兩根半軸。兩個草帽也不是簡單地套在腦袋上,還要與裡面的兩根半軸直接相連。半軸在“脖子”的位置也多了一個關節——萬向節,因此半軸也變成了兩部分,內半軸和外半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