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楊樹己
-
2 # 龔斯特
不知從何時開始的,“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句話成了某些校長,某些社會人士的經典說辭,這種說法對教師是不公平的,而且,是一句不負責任的話!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最早出自中國教育家陳鶴琴之口,在當時並未引起人們的關注,但隨著教師、學生、家長三者矛盾的凸現,社會對教育問題的關注,這句話日益成為某些人的經典託辭,被一些人獨立、片面的解讀。
結合時代背景,其本意是講:一名教師,只要講究方法和技能,就能使學生在學習成績、品德行為上有所進步。它強調的是教師對於學生的一種責任感。
教師的責任重不重?重!教育活動中教師的因素多不多?多!但,再重,再多,終究不是全部,更不是全能!
注意這個說法強調的是進步。這一次考50分,下一次考60分,這就是一種進步。可是,有的人就認為:及格分都不到,算什麼好?甚至認為:考不上名牌大學,考不上北大清華,怎麼能說教的好?
你給我一棵草,非要我培養成一棵蒼天大樹,我覺得:脫離孩子自身條件談目標就是耍流氓!
你在家天天吆五喝六,吃喝玩樂,對孩子不聞不問,卻要孩子考上名牌。這現實嗎?
說這句話,無疑於把一切教育的責任都推給了教師,這種片面、撕裂的解讀,已經違背了原意,不僅把校長的責任撇清了,無形中還把家庭教育貶低了,把社會教育說沒了。
教育的好壞,一個學生的成才與否,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環境都是至關重要的,那一方面出問題都不行。
當下,一些人一邊大批師德師風問題,對教師工資待遇提升一事,大噴而特噴;一方面又高舉教師責任重大的旗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沒有學不會的學生。這不矛盾嗎?
-
3 # 你還挺懂球666
我覺得這個問題不是教師是沒資格發言的
也請不是教師的兄弟姐妹不要道德綁架,老師不是萬能的,老師的主要工作是傳道受業解惑,一個孩子的教育要看家庭,社會,學校綜合的環境,如果家庭教育沒教好不是老師苦口婆心的能糾正的!畢竟孩子下課後在家的時間更久,孩子的任性狂妄跟家長的縱容分不開,這也是為何佛系老師越來越多的原因
-
4 # 解讀地震我最牛
一語驚魂?在各大教材,中外的文獻庫裡,查不到湖泊與盆地關係的解答與論述,成為有史以來的最大空白,這不能不說,這是離奇的事件。
回覆列表
這句話我是贊同的。
因為我相信這個世界上沒有垃圾,只有放錯地方的財富。
學生能不能教好,不能只把考試分數作為衡量指標好多學生一開始成績並不是特別好,但因為遇到了一個高水平的老師,會在人生的某個時刻豁然開朗,最終得益於老師的教誨,而在人生中取得巨大的成就。
舉一個例子:華羅庚(中國現代數學之父)
華羅庚學生時代貪玩,功課一度不好,有時數學還考不及格。當語文老師笑華羅庚的字寫得像蟹爬過的一樣,毫無才華可言。他的數學老師王維克(中國著名教育家、翻譯家)反駁說,他成為大書法家的希望很小,可他在數學上的才能你怎麼能從他的字上看出來呢?進入金壇中學後,確切的說是遇到王維克之後,華羅庚便深深地愛上了數學。相信這位偉人的誕生和老師的鼓勵和教育是分不開的。
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像愛因斯坦、馮特(德國生理學家、心理學家)、牛頓、沈從文、丘吉爾等等,感興趣的可以去搜一下他們的學生生涯,如果他們當時碰到一些不會教的老師,真不敢說之後他們還會不會有如此大的成就。
細思極恐,有多少人當老師只為了給自己找份工作?我們每個人從小學到大學,至少要遇到50位老師吧,我回頭想了下,我遇到的老師,大部分都是教書的,沒幾個能育人。當然,有人說教書是育人的基礎,我不否認,但是,好歹是個老師都會教書,問題是對於差學生來說,不懂育人的老師能教好嗎?
只為了給自己找個工作而去當老師的人,起碼就初衷來說,是不適合做教育的。
教育是神聖的事情,也是危險的事情。每年有千千萬萬個學生因遇到一個好老師而收益終生,同時,也有千千萬萬個學生因沒有遇到一個好老師,畢業後走上了不屬於自己的路(他們本應該活得更好,工作更遊刃有餘),而這些不幸的學生都是老師教出來的,在學生階段,老師往往又是我們最信任的人,不少人會信任老師說的每一句話,而當這位老師不懂的育人的時候,他說出的話有可能是危險的,會誤人子弟的。
更有一些老師,過早的給差學生定性,天天都拿某位同學當反面教材,教育別人的時候總不忘補一句:“再不好好學習,就跟那誰誰誰一樣,一輩子都不會有出息”“都別學誰誰誰,這輩子就這樣了……”
你有遇到給過你人生指導的老師嗎?你遇到過不合格的老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