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健康的人健康的心
-
2 # 霖士心理
首先,不要對自己有太多的批判,或者太多的分別比較。例如與久未朋友聚會,得知這位朋友年薪是你的三倍,雖然表面上你們聊的很開心,但只要一個人獨處,就會用這件事與自己進行比較,直到否定自己的過往經歷,甚至打擊自己、哭泣、不悅等情緒的發生。
因為,這種心理活動,會讓你擴大自己的負面情緒,越比越備受打擊,因此,先對自己寬容一些,不要太計較得失,這是第一點...
其次,就是要經常有意識的控制自己的情緒,因為在抑鬱過程中,你會變的很敏感,比如愛人的一句大聲說話,也許並沒有呵斥的意思,但你自己會往這個方向思考。於是,在當時的環境中,就突然激發起自身的抑鬱傾向...所以,這裡就需要對身邊的人寬容一些,同時不要太在意他們所說的話。
再者,需要尋找一個可以支撐自己的信念。這裡還是推薦,將信念轉移到家庭上,例如,“這個家不能沒有我”、“孩子不能沒有我”、“我還要帶父母去旅遊”等等,這樣的方向定位目標,來支撐自己,也可以用宗教信仰來幫助自己(但不要迷信)。
當然,如果家裡還不知道你得了抑鬱,我建議可以讓家裡人帶著你去心理科看一看,目的也特別簡單,就是透過診斷,讓家人知道確實是抑鬱症,這樣醫生也會用引導的方式,告訴家屬應該如何處理。 這一步,對於我看到的很多案例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有時,我們身邊至親的人,很可能在情緒爆發的時候忘記了你的抑鬱情況,從而使得關係變僵、抑鬱加重等等問題的發生。
但大多數自己獨處時,要多和自己對對話,其實也是整理思路的方法,多想一想開心的事;也可以透過養個花、養個小動物,來分散自己的負面情緒注意力...
但最終,還是那句話,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誰也不是完美的,也不必對自己那麼苛刻,而每件事都是一把雙刃劍,我們思考好的那一面就是,從這一刻開始,我們正在學著如何深度思考,如何紓解自己的抑鬱情緒...
-
3 # 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婦
☞本篇由婦專委特邀心理問答專家志願者吳瓊燕老師回答。
親愛的朋友,
從您所描述情況來看,
您具有一定的自知力,對自己的情況有一定的瞭解;您能夠從事輕鬆的工作,說明可以照常學習、工作和人際交往,社會功能良好(也或許有輕微妨礙)。以上具有能夠自行調節恢復的可能性,而資訊量不足,暫無法充分判斷下結論。
您所說的“中度抑鬱症”,不知是醫生的臨床診斷結果?還是您自己根據所學知識的判斷?或網上的權威測試測出的結果?
請問您的以下情況如何:
一、近三個月您是如何對待自己的:是否從認知和行為上都學習善待和愛自己了?
二、生活中,您是否定期和家人或好朋友坐下來聊天?是否有保持溝通的習慣?
三、你的自律性如何,是否堅持某項運動,比如快步走、慢跑或游泳?
四、您對工作是否保持著平常心?工作中是否可能有較大壓力(或你不喜歡的成分佔多少)?
如果你對問一或問二(或問一和問二)的答案是“否”,筆者懷著悲憫之心,建議您考慮當地的心理諮詢(抑鬱症非疑難雜症,正規醫院保健科的心理醫生就能夠給予您適合的幫助,費用上也為普通民眾可以承受。)
如果問一和問二的答案為“是”,那麼:
您與周邊的親密的人保持著良好的心靈連結,這是很好的。您在做事提不起興趣或感到心情低落、沮喪或絕望時,能夠與人述說,能夠有人陪伴著你或幫助你,那麼,抑鬱的大敵:“與人鏈接”就在默默支援著您。
如果您的自律性比較差,那麼找個合適的監督人或“抱團取暖”能夠幫助自己堅持,運動能夠維持體內激素水平的平衡,讓你有良好的精神狀態。
如果您突然遇到較大的工作壓力,或較大成分地做您並不喜歡的事情,那麼您的大腦的某些部位可能會被啟用(如果有創傷),女性在生產後可能遇到產後抑鬱,這些情況可能加重原本的抑鬱,需要注意。
真正的“愛自己”不是用給自己買漂亮衣服、吃好吃的、金錢、地位、名譽等外在資源去填充自己內心的空洞,而是真正地認同和接納真實的自己,對自己能夠心懷善意和充滿關懷,能夠與自己的恐懼、憤怒、悲傷等情緒和平共處。祝福您!
回覆列表
謝謝邀請。抑鬱症自愈的可能性不能說沒有,例如患者有著頑強的意志能力,能夠去主動的對抗抑鬱症狀,在主動與人交往的情況下,大腦能產生興奮因子,或者能做到環境與心境的自我調適,日常生活注意飲食的調整,多吃香蕉等令人快樂的食物,但像這樣自愈的人群較少。
有研究表明,精神疾病不能確定排除有傾向與器質病變學說,所以,最好的方法也是最保險的方法便是一方面求助專業機構的治療,一方面透過自我的調適來達到疾病的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