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標準的70後
-
2 # 英勇的少年大俠
楊廣非但不是昏君,反而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如果在歷史上找一個和他比較相似的皇帝的話,我認為那個人會是漢武大帝。當然我們說一個人的成就固然和他自身的努力有很大關係,但同時更應該順應歷史的程序,楊廣沒有漢武帝的命,沒有文景兩位皇帝為他攢下雄厚的資本,卻又犯了漢武帝窮兵黷武、好大喜功的病,對許多事情操之過急,最後導致身死國滅,令人慨嘆。
人們認為楊廣是一個昏君很多時候是受到各種演義的影響,說什麼他“弒父殺兄”得國不正啥的,但是事實上楊廣正是憑藉自己的赫赫戰功和過人的智慧才最終登上了太子的寶座並在楊堅時候順理成章的當上皇帝的。而所謂的耽於女色,不理朝政更是亡國皇帝的標配,不足信的,況且我們說隋朝的歷史是唐朝的史官編纂的,而眾所周知的是唐太宗第一個開啟了篡改史書的先河,那麼如果他連自己的史書都改的話,那麼改一下前朝的史書恐怕也不在話下。
當然我們說楊廣不是昏君,但他也不是一位好皇帝,在國家建立的初期,本該輕賦減稅讓人民修養生息,然而他為了自己能夠一展雄圖抱負就壓榨民力,致使民生困苦,生靈塗炭,那麼最後招致身死國滅的悲劇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綜上所述,隋煬帝楊廣不能說是一位昏君,但也不是一個好皇帝。
-
3 # 陳聯27
楊廣真的是歷史上有名的智君嗎?不!作為一代帝王,我們後人評論應該是看他的作為其實是兩個字:功:,與:過:,一個人的一生,哪怕是平民百姓,也會有功過對錯,更何況是一代帝王呢?隋煬帝楊廣,:過:,且不去說他,我們來看一看他的:功:體現在哪裡?他的:功:最主要的有兩個方面,第一:大業元年(6o5年),開始營建東都,歷時十個月,每月徵集民夫二百萬人。東都是在舊洛陽城之西,規模宏大,周長50餘里,分為:宮城,皇城,外郭城等三部份。宮城是宮殿的所在地,皇城是官衙所在地,外郭城是官吏私宅,和百姓居處所在地。外郭城有居民區一百餘坊。另有豐都市,大同市,通遠市等三大市場。隋陽帝常住洛陽,將其為東方的政治,軍事,經濟中心。第二方面:開鑿大運河:這是隋陽帝最大的主要功績。開鑿大運河分三段:以洛陽為中心,中段包括通濟渠與邗溝。通濟渠北起洛陽,東南入淮水。邗溝北起淮水南岸之山陽,〈今淮安),南到江都(今楊州)入長江。南段名:南河:,北起長江南岸之京口,(今鎮江),南通餘杭,(今浙江杭州)。北段名:永濟渠:,南起洛陽,北通涿州,(今北京城西南)。隋煬帝開鑿大運河,前後歷時五年,全長2000餘公里,是世界著名的偉大工程之一,對南此漕運,用兵調動,糧食通往,等等都起到極大的作用,對中國南北經濟的發展,文化方面的交流,對國家的鞏固和統一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所以說:隋煬帝楊廣功大於過,不能完全說他,評論他是:昏君,暴君。對一代君王的評論應來一個:功:與:過:的比較,合情合理地評判。
-
4 # 秦野雁
“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這是唐朝詩人皮日休的兩句詩。意思是說要不是隋煬帝楊廣修建豪華龍宮和水上宮殿這些事,在開通運河這件事上,他可以和大禹相提並論了。隋煬帝可能自己都沒有想到,自己開山動土的這項工程,除了方便自己娛樂之外,還有利於國家,造福於百姓,傳承於後世。
運河的開通,是一個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工程。並不是隋煬帝貪圖私慾的個人想法。隋文帝時期,就是有人提議開鑿運河的事情。安時可運糧,戰時能運兵,使南北連為一體,以降低運輸成本。
此外,他還建東都,筑西苑,修長城,掘長塹。這些工程在當時雖然勞民傷財,致百姓死活於不顧,但從長遠來看,又有利於後世,成為中華文化的瑰寶。
隋朝的短命和滅亡,隋煬帝當然應該是主要責任人。他遊玩不息,窮奢極侈,荒淫殘暴不仁,窮兵黷武,三徵高麗無功而返,使男子枉死戰場,婦女兒童棄屍野外,百姓流離失所,沒有生計。這引起了各王公權臣和貴族豪強對他不滿。他的親信楊素的兒子楊玄感發動叛亂,導致內外眾叛親離。最終死於自己的親信宇文化及和司馬德戡之手。隋朝滅亡。
後來,唐太宗在看楊廣的手本時驚問魏徵,煬帝講的都是堯舜之言,何以亡國?魏徵說:“講堯舜之言,行桀紂之實,矇蔽百姓,魚肉天下,焉有不亡之理?”
回覆列表
楊廣不是歷史上有名的昏君,是有名的暴君。
楊廣,隋朝第二代皇帝。在他執政期間,揮霍無度,大興土木,視人民如草芥,窮兵黷武,使得大隋王朝由盛轉衰,最後滅亡。隋朝僅僅存在38年,就被人民推翻,其中,楊廣的殘暴統治是主要原因。楊廣還時常摸摸頭,說:“我這個頭會怎麼沒了,怎麼落地的?”最終,領導禁軍的司馬德戡和貴族宇文化及發動兵變,用白綾勒死了楊廣。
楊廣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暴君,但是,他帶兵收復了今天的青海省,使得青海省成為中國固有領土。他徵調民夫開鑿的京杭大運河,成為連線中國南北水系的重要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