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樹先生的鞋子
-
2 # 閒雲說中醫食療
中藥是講究藥性的,而藥性包括中藥的“四氣、五味、升降浮沉、歸經、有毒無毒”等幾個方面。
中藥炮製是中藥臨床應用的一個特色,透過炮製可改變中藥的藥性,從而更好地為治病服務。
煅制是中藥炮製的一種方法,多用於質地堅硬的礦石類中藥,煅制的基本作用在於增加礦石、質地堅硬中藥的脆性,使易於粉碎,能更好地發揮藥效。當然煅前煅後,性質會有一定的改變。
一般來說,煅石決明和生石決明藥效是差不多的。
石決明,性寒清熱,質重沉潛,專入肝經,既能平肝潛陽又能清肝明目,是治療目疾的要藥。
如果非要說生品和煅品有所區別的話,那麼,著重點在清熱作用的,可用生品,著重點在平肝潛陽方面的可用煅品。
-
3 # 順世隨緣
石決明
石決明,味減,性平無毒,入肝經主風熱,青盲內障,骨蒸勞熱,久
服者益精,以麵裡煨磨去其外黑處粗皮搗細,宜足以生木而制Sunny,是為眼科要藥,永禁忌山桃!
處方用名,石決明,生決明,煅石決明。
石決明含碳酸鈣,膽素,殼角質等,有利尿一般用藥作用於胃酸,人血中增進白血球,增加血凝能剌激細胞使新陳代謝增速。
單方用,治外傷出血,將石決明火燒醋炙三次為末細粉,將傷口洗淨撒上藥粉,緊緊壓迫即可!
-
4 # 黃藥師手記
為什麼一些中藥要煅制如石決明?
首先說一下煅制有什麼用。
煅制,是一種火制的中藥炮製方法,就是將藥材用猛火直接或者間接燒。有兩種煅法,一種是明煅,就是直接放爐火上燒,或者放在容器裡,不密閉,然後加熱燒,這種方法多用於礦物藥或者動物甲殼類藥,如煅牡蠣、煅石決明、煅石膏等。
還有一種,是放在密閉的容器裡燒,這叫做密閉煅或者燜煅,適用於質地輕鬆,可炭化的藥材,如煅血餘炭、煅棕櫚炭等。
煅制的作用,就是因為礦物或甲殼類藥材質地太硬,且不溶於水,煎煮時有效成分不容易煎出,所以煅制後可以使得它們質地變脆,易於粉碎,更容易充分煎煮出有效成分。
煅石決明與生石決明藥性有什麼不同?相對而言,生石決明比煅石決明用的多一些。為什麼煅後更容易煎出有效成分反而還用的少呢?因為二者功效不完全相同。
石決明鹹寒,歸肝經。一般有兩個功效,一個是平肝潛陽,用於頭痛眩暈、驚癇抽搐;
另一個是清肝明目,治療肝熱導致的目疾常用,和決明子(草決明)一樣,“決明”二字就是和清肝明目有關。
這兩個功效生石決明和煅石決明都有,只是偏重不同。
生石決明更偏重於平肝潛陽,多用於治療肝陽上亢導致的頭痛眩暈、驚癇抽搐;
而煅石決明鹹寒之性降低,緩和了平肝潛陽的功效,固澀收斂、明目的功效更強,多用於目赤、翳障(眼前似有東西擋住了,類似於西醫白內障)、青盲(視力逐漸下降,視野萎縮,類似於視神經萎縮)雀目(夜間視物不清,類似於夜盲症)、痔瘡肛瘻。
煅石決明經過水飛後還可以外用點眼。
在臨床上,用生的還是用煅的更好,持兩種觀點的醫家都有。還有的醫生,生的和煅的一起用,增強兩個方面共同的效果。但總體來說,生石決明和煅石決明的功效差得並不太大,但各有偏重。
鑑別起來也比較簡單,生石決明一般為不規則的碎片或細粉,一般尚有一些光澤;
而煅石決明經火後碎片更小,更有粉性,質地更脆,一般為灰色,沒有光澤。
-
5 # 本草百曉生
火制,是中藥炮製中十分常見的五大製法之一,它們分別是:修治、水制、火制、水火共制。
若細分火制,又可以分為炒、炙、煅、煨等方式。煅制主要用於炮製礦物、或動物骨骼甲殼。按具體方法,又分為直接煅、或間接煅。比如石決明及牡蠣就是直接煅燒,目的無非是讓其發生藥性變化,石決明主要化學成分碳酸鈣,經煅燒後,就變成氧化鈣。自然老中醫不會在乎這些,中醫用煅石決明,無非是想獲得它的收斂能力。
還有一種煅,又叫悶煅。就是放在密閉的器物中,不與藥材直接接觸,在器物中烤。中藥裡頭的血餘炭、棕櫚炭等便是其中悶煅的代表。
石決明是清肝明目藥物中的代表藥物,事實上,煅石決明與生石決明藥性區別不大,很多老中醫,甚至認為石決明用生的,要比用煅石決明的藥效好。這其中的代表,便是民國名醫張錫純。
一般而言,學術界普遍認為煅石決明在斂瘡生肌方面要強於生石決明,其它用於清肝明目等方面,還是用生石決明。
回覆列表
二者皆是平肝潛陽藥,放在一起會有協同作用,可以放在一起煎,不信你可以看看中藥十八反十九畏就知道了,可以放心使用,不要相信草根郞中的回答。 ------------- 如果我回答對你有幫助,請關注我一下。或有其他問題也可以關注我,給我發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