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乾隆成為太上皇,為什麼嘉慶迫不及待的想殺和珅?
11
回覆列表
  • 1 # 江郎說史

    嘉慶是清朝第七位皇帝,與其他皇帝不同的是,他在1796年就接受了乾隆帝的禪讓當了皇帝。但是雖說乾隆把皇位傳給了他,但是乾隆還是手握朝政大權,而且這一直到了1799年。而1799年乾隆駕崩,而1799年正月十三和珅入獄,正月十八被賜自殺。為什麼乾隆剛駕崩肱股之臣和珅就被賜自殺,看看這兩句不變的定理。

    第一就是:一朝天子一朝臣,這句話原本就是和其光,同其塵。這句話出自《老子·第五篇道章》,而之後慢慢的就變成了成語“和光同塵”。一朝天子一朝臣是中國幾千年的封建王朝一直例行不變的傳統,基本上每個皇帝上位之前都會將一些權傾一時的權臣或棄之不用,或者束之高閣,或者流放審判。

    舉個典型的例子,春秋戰國時期秦孝公任用商鞅進行變法,而其商鞅更是竭盡全力的輔佐秦孝公變法,以至於在秦孝公時期商鞅一度被封為商君。而到了秦惠文王時期,剛上位就車裂了商鞅,而商鞅也是一朝天子一朝臣最典型的例子。

    還有一句就是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這句話不但用於帝王,而且更用於權臣。嘉慶登基的時候也有自己的政治班子,而嘉慶的政治班子和乾隆的政治班子一同出現在朝堂的時候就很容易造成黨派紛爭,而這兩者之間嘉慶顯然會傾向於自己的政治班子。

    而乾隆末年也正是滿清由盛而衰的交替時代,乾隆雖然在他60年內創下了一些功績,但是也埋下了深深的隱患。康乾盛世的時候人口激增,但是卻因為耕地的增長跟不上人口的增長所以導致很多底層人生活在貧困中,而與此同時的八旗因為養尊處優慣了所以對軍事上也大大忽略,兩者同時出現就爆發了白蓮教起義,而這場起義更是持續了九年。而與此同時吏治敗壞更是成為清廷最大的隱患,乾隆任用和珅,而和珅帶頭貪汙受賄導致乾隆後期朝廷內部早已腐爛,而面對這動盪的局面,嘉慶需要及時的制止。

    於是偉大的思想總是不謀而合,嘉慶想要平定這動盪的局面,嘉慶的爪牙也想踩那些乾隆舊臣上位,於是嘉慶打出了“鹹與維新”的旗號開始整頓內政,重振朝綱。於是就在正月初四的時候免除了和珅軍機大臣、九門提督等重要官職,並且奪了和珅的軍權。之後再初九的時候更是將和珅和福長安全部打入大牢,正月十五的時候嘉慶公佈了和珅的罪名,正月十八賜死了和珅。

    從動手速度上看,嘉慶明顯就是謀劃很久的。能在短短几天就做掉和珅也能看出嘉慶的魄力,但是幹掉和珅之後的嘉慶並沒有什麼大動作。嘉慶採取剿撫兼施的兩手政策慢慢的分化了起義軍,就川、楚、陝農民起義被鎮壓,但是北方也同樣爆發了天理教起義,而天理教甚至在太監的接應下衝進了皇宮,而之後儘管起義被鎮壓,但是清廷的統治也受到了嚴重的削弱。而與此同時西方的崛起,儘管嘉慶在內有起義、外患日益逼近的情況下,竭盡全力維護清廷的統治,然而不可逆轉的歷史趨勢,將清廷的敗落在嘉慶末年的時候就已經表面化了,從此清廷也日漸衰亡。

  • 2 # 史海爛柯人

    嚴格來講,應該說是太上皇死後,嘉慶很快就把和珅除掉了。而在乾隆做太上皇的三年裡,嘉慶既沒有懲辦和珅的實力,更不敢流露出除掉和珅的想法。一朝天子一朝臣,乾隆死後,嘉慶除了整飭吏治外,也需要扶植自己的政治勢力,因此除去和珅便是個順理成章的事情了。

    和珅是貪官,而且是個有才幹的大貪官,這一點,乾隆也很清楚,但和珅是個忠實的奴才。在此需要說明的是,在清代政治語境中,奴才是一箇中性詞,並無貶義。在康雍乾盛世中,康熙和乾隆兩朝的政治風氣,都是比較寬仁的,而雍正時期則比較嚴厲。此後,嘉慶掌權後,雖沒有像雍正一樣嚴肅吏治,但也對乾隆後期以來的放任政策進行了調整。

    整飭吏治,最直接面對的便是貪汙和結黨。而這兩點,和珅都逃脫不了干係。所以說,乾隆死後,和珅的主子和靠山就沒了,也就成了一塊任人宰割的肥肉。很多人稱和珅為權臣,其實是不太嚴謹的。有清一代,一直嚴苛打壓朋黨,特別是在康熙智擒鰲拜以後,儘管後來難免會有一些官吏相互勾結的現象,但卻一直難以形成無法撼動的政治集團,軍政大權都被牢牢地掌握在皇帝手中。所以說,和珅雖有權勢,卻也難以稱為權臣。

    除了嘉慶鞏固統治的需要,其剷除和珅的一個重要原因,也與發洩心中鬱結有關。與清代其他皇帝不同,嘉慶的皇位是乾隆“讓”給他的,在他繼位後,頭頂上始終有位太上皇。當了皇帝還被自己老子管,這其中的無奈與憋屈,是常人難以體會的。而和珅是乾隆最為寵幸的奴才,在嘉慶眼裡,見到和珅便會想起乾隆,就會覺得壓抑。所以說,在嘉慶掌權以後,最不想見到的人,就是和珅。自然會想盡一切辦法,將他剷除。

    嘉慶剷除和珅,可謂是名利雙收。一方面,為自己贏得了個懲治貪官的美名,另一方面又用和珅的財產充實了國庫。俗話講,和珅跌倒,嘉慶吃飽,便是這個道理。當然,自乾隆後期開始,清代的政治已經十分腐敗,和珅不過是眾多貪官中的一個代表。從這一點來說,儘管嘉慶曾嘗試進行整頓和改革,但卻也是回天乏術,難以將大清從衰敗的道路上扭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用什麼方法可以控制一下過激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