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中孚鑑

    楊堅是隋朝的開國皇帝,他也是一位很有作為的皇帝,隋朝雖然和秦朝一樣存在時間很短,但他和秦朝一樣,都結束了之前的動亂時代,楊堅廟號高祖,諡號文皇帝。

    那隋文帝楊堅為什麼不稱作隋太祖呢?

    太祖、太宗、高祖、高宗等是廟號,而文帝、武帝、宣帝等是諡號,楊堅諡號為文,所以為隋文帝。而楊堅的廟號是高祖,所以又是隋高祖。

    而廟號的使用是祖有功而宗有德,而祖的用法是建立基業為太祖,功高的為高祖。所以楊堅是隋高祖,而非隋太祖。開國皇帝比如還有唐朝的唐高祖李淵、宋太祖趙匡胤、明太祖朱元璋,這些都是廟號。

    那沒什麼一般稱呼楊堅為諡號而非廟號呢?

    在秦朝之前就有使用,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覺得諡號是子議父、臣議君,所以就不用諡號,劉邦建立大漢後,又採用了諡號。

    漢朝使用諡號非常嚴謹,不會出現濫用的情況,所以一般都能從諡號看出其人一生的功過是非,常見的有文武景惠宣昭元等,諡號分為褒、貶、平諡。比如文諡就是褒諡。惠就是平諡,沒有大功也沒有大過。而煬就是貶諡。

    而廟號在漢朝的用法同樣嚴謹,沒有資格的是不能擁有廟號,整個西漢也只有四位皇帝是得到認可有資格擁有廟號的,分別是劉邦、漢文帝、漢武帝和漢宣帝。

    而到隋朝之後,諡號就出現了濫用的情況,新君繼位後,新君就對他的上一任皇帝所平定的都是褒諡,這樣就不能從諡號看出皇帝一生的功過是非。

    在這樣的情況下,就使用了廟號,取代了諡號。使用廟號後,皇帝也基本都有廟號,所以隋朝之後多是廟號,比如唐高祖、唐太宗、唐中宗、宋太祖、宋太宗、宋高宗、明太祖等。稱呼皇帝除了廟號、諡號之外,還有一種年號。

  • 2 # 沐風說史

    在古代,皇帝的稱謂有多種,有以年號為主的,有廟號為主的,還有諡號為主,這廟號就是,這皇帝死後進入宗廟祭祀,所給予的稱謂。某某宗某某祖為主。還有皇帝的諡號,在皇帝死後大臣以及後來的繼承者,要給以前的皇帝一個諡號,來表彰或褒貶這個皇帝。

    也就是說,皇帝的稱謂可以分為三大類,以年號為稱謂,基本上是以明清時期皇帝為主。因為明清時期皇帝,所使用的年號基本上一輩子只用一個,比如嘉慶皇帝,他的年號始終是嘉慶,康熙皇帝,年號康熙,乾隆皇帝,年號乾隆。

    因為在明清以前,皇帝的年號可以是多次更換的,就像漢武帝,年號有多達十幾個,我們稱之為漢武帝,那就是他的諡號,他的諡號為武,漢文帝,諡號為文。

    隋文帝,楊堅他的諡號就是文皇帝,表彰其在生前治理國家方面取得的成績,文武兩個諡號都是非常不錯的時候,文以表彰其治理天下取得的成績,而武表示其對外征服取得的成就。

    也就是說皇帝的稱謂,可以有多種。康熙皇帝,清聖祖,仁皇帝,說的都是愛新覺羅玄燁,他們都是一個人。

    說到隋朝開國皇帝,楊堅使用了兩個年號,開皇和仁壽,這隋煬帝死後,他的廟號是高祖,他的諡號為文皇帝,也就是說,我們可以稱楊堅為隋高祖,或者也可以稱為隋文帝。他不能稱之為太祖,因為他的廟號是高祖。

    在隋朝建國之後,楊堅把自己的父親楊忠追封為隋武元皇帝,廟號太祖,也就是說隋太祖應該是楊堅的父親楊忠。

  • 3 # 對話歷史

    楊堅,隋朝開國皇帝,廟號高祖,諡號文皇帝,一般稱為隋文帝或隋高祖。

    雖然楊堅建立隋朝,但是真正的奠基人是楊堅的父親楊忠。

    (隋文帝畫像)

    楊忠,小字奴奴,漢族,弘農華陰人,代北武川出生,隋文帝楊堅之父,西魏府兵十二大將軍之一,上柱國、隨國公。楊忠死後,楊堅繼承隨國公,才有機會接近北周皇族高層,最後取代北周。隋朝建立後,追尊楊忠為太祖武元皇帝。所以太祖的廟號是楊忠的,而楊堅只能是高祖。

    (唐高祖李淵畫像)

    其實唐朝也是這樣,開國皇帝李淵是唐高祖,太祖的廟號給了爺爺李虎。李虎是西魏府兵八位柱國大將軍之一。宇文泰的兒子建立北周王朝後,李虎雖然已死,但仍被列為開國第一功臣,追封唐國公。李淵的父親李昞繼承爵位,李昞後來被李淵追尊為世祖。

    (漢高帝劉邦畫像)

    或許有這樣的一個疑問:為什麼劉邦、曹操、趙匡胤、朱元璋等廟號是太祖,而楊堅、李淵等是高祖?

    (明太祖朱元璋畫像)

    其實劉邦等幾個開國皇帝,是憑自己的努力成就一番事業,並不是靠祖上的福廕,所以被後代皇帝尊為太祖。這就是與楊堅等開國皇帝的差別。

    (宋武帝劉裕畫像)

    當然話也不能絕對,也有個例,例如,南朝宋開國皇帝宋武帝劉裕的廟號是高祖,而是他的兒子宋文帝劉義隆的廟號確實太祖,有悖常理(有一定的政治因素在裡面,有興趣的可以去查一下)。而劉裕是劉宋的開國皇帝,而且是憑自己的努力得來的皇位,並沒有被尊為太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烏克蘭留學與韓國留學哪個價效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