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劉聲90883005
-
2 # 我高興18
謝邀。兒女不孝順是老人最大的悲哀,為什麼不孝順?原因有多種。主要有:一是有的兒女負恩忘義,缺失道德良心,規避照顧父母。甚至劣待父母。二是有的兒女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無力承擔供養父母的責任。三是有的父母脾氣古怪,要求偏高。兒女難以做到滿意。四是有的父母曾經虧欠兒女,留下傷痕尚未癒合。還有的父母久病不愈,久病床前無孝子。因此老人都要冷靜分析兒女不孝的原因,只有第一種是真正的不孝兒女,其他都有客觀原因,甚至有老人自身原因。希望天下兒女都孝順父母,也希望所有老人都注意克服自身不足,做值得兒女孝順的父母。
-
3 # 老媽愛廚房
兒子或女兒不孝順,我們年紀大了怎麼辦?
現在多存些養老錢,到時候可以上養老院去,或者請鐘點工照顧。
-
4 # 317013334715
謝邀,兒子或女兒不孝順,我們年紀大了怎麼辦?我們年紀大了只能靠自己,老夫妻相互關照,到最後自己瞭然了萬事大吉。從古到今能有幾個做到的養兒防老,同時兒女們也不是不想孝順,可能因各方面原因也是難以做到的。所以年紀大了最好靠自己,有條件也可以住養老院,並非兒女不孝,是難以盡孝的,最後希望千萬不要託累兒女們。謝謝
-
5 # 勤修煉
兒女不孝對於年邁的父母來說的確實是個大問題。雖然覺得這個問題是假想題,但我希望這個問題中的情況永遠不要出現在社會上。同時作為答題者來說不應該否定問題的真實性,受邀答題,憑自己水平能力解決多少才是目的。有關這個問題,我們國家對養老制度還沒完全完善。解決不了貧民的養老問題,給答題帶來一定的難度。話又說回來,沒有難度就不是問題,但我始終相信,辦法一定多過問題。
有人說:不孝兒女是來自於父母教育不當而道制的,從小寵著,慣著使孩子養成沒有擔當,責任,義務的行為。也有人說:是父母傷害兒女太深而造成對父母的恨才不養父母的。本人認為純屬扯蛋,沒有一點邏輯性。請問:一個人從小是父母教育是沒錯,可父母所教育的是書本外的東西,最主要的是靠書本教育。總不能把一切都怪罪於父母吧?讀書三年知禮儀,難道不知道是從哪裡來,誰賜予他生命,又是誰養大他?這些,豬,狗都知道誰是主人,誰是恩人?豬長大用身體報答恩人,而狗用忠誠報答恩人。難道連豬狗都不如嗎?
天下父母心,父母會傷害孩子嗎?打死我也不相信。頂多也只是時代不同,觀點不同所 產生分歧而已,不足以記仇而不孝。要說是父母錯只能是錯生了不孝子,可誰又能未生先知呢?
題中的父母養老問題,本人在此提點建議。現在二老雖然年齡大了,但身體還康健,生活也能自理。把國家補貼那點養老金買米,買油。自己種點菜幫助渡日,如果身體允許也可以種點油菜炸油補充日常生活,沒辦法,農村老人就是這樣。至於生病,那不是你所擔心的,也不應該擔心的,自有人會管,我就不相信子女真有那麼絕情。如果不能 自食其力就大膽去兒女家,他吃什麼你吃什麼。他敢對你不孝,但不敢對法律不順。你懂的,自有說話處也自有人幫你說。
-
6 # 梁凱光
“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在美德中佔據首位,孝是百行之源,孝是八德之首,父母是源,父母是根,父母的恩情比山高,比海深,這些人人皆知。
在當今社會,兒女嫌棄父母,不贍養父母的大有人在。無良心,無公德,不盡義務且有能力贍養的而不履行,應當受社會道德的譴責和國家法律的約束。
對於不贍養父母的子女,社群,居委會,村委會,調解組織,愛心公益組織等,要出面教育,引導,用強大的輿論壓力,讓兒女盡到贍養的義務。
而對於為人父母者,也要有長遠的“積穀防饑”的高度意識,當自己年輕力壯時,要積攢錢財,以備日後所需和養老。子女的美德教育應從小做起,在幼小的心中樹立起對父母孝順的思想,教育好子女的德行應擺在重要的位置之上。
父母的養老首先是子女應盡的贍養義務,這是中國法律明文規定的。
-
7 # 使用者6284318279301
死了指著子女這個心!自己安排好自己的眼下的生活,和將來的後事。全當自己是個絕後人,還能讓自己的最後的日子有點尊嚴!
-
8 # 白雲飛6189
聽天由命,自掘墳墓,在自己不舒服時躺在墳墓裡,萬物都有衰亡,順其自然,靠兒女也不現實,一旦求人,自己也差不多了。
回覆列表
《角色互換》。
我們是父母所生,作為子女,自摸良心,應該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之處。父母現在業巳故去了,你如果有失意的地方,你卻再也沒有機會彌補了。我們作子女的,在那個年代,我們置身國有企業,收入不高,但是少有後顧之憂的。現在的孩子們就業狀況不穩定,沒有大把的時間關心老人。況且又是獨生子女,要負擔4⃣️個老人,還要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扶養自己的孩子,沒有足夠的收入來源,別說照顧老人,自己能夠活家活口就是不錯的情景了。老人最重要的不生病少生病,尤其不生大病。口袋裡的錢財應該有一點,至少可以應付突發的事變。老倆口要互相關愛照顧,儘可能的不給孩子增加麻煩。對於晚年的情景,要早作安排打算,免得到時候措手不及的。多少年一直流傳著“可憐天下父母心”的警句,我們永遠是銘記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