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看到很多DC粉並不承認三部曲屬於DC世界,而認為諾蘭的黑暗三部曲僅僅是借了蝙蝠俠外套的警匪片。你們怎麼看?
23
回覆列表
  • 1 # 電影幕後

    很多人說黑暗騎士三部曲不符合蝙蝠俠漫畫原著。認為黑暗騎士系列只是套著蝙蝠俠外套的警匪片。我認為這種說法不對。

    首先,DC漫畫的全稱是什麼?Detective Comics。翻譯過來就是偵探漫畫。而最早的蝙蝠俠設定就是一位偵探。這與警匪探案沒有任何衝突。

    其次,蝙蝠俠誕生距今已經有79年了。編輯、執筆換了一批又一批。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風格。而對於電影來說,不過相當於一位新編輯演繹的新故事。既然不同編輯執筆畫的蝙蝠俠能夠歸於蝙蝠俠系列之下,為什麼電影就不能呢?

  • 2 # 編劇演繹法

    克里斯托弗·諾蘭的《蝙蝠俠》三部曲把蝙蝠俠從一個相對科幻的DC漫畫宇宙中抽出,放置到一個近乎現實的獨立世界裡。諾蘭的初衷是希望觀眾在看一部電影而不是一個漫畫角色。在三部曲當中,蝙蝠俠不再只是一個超英型別片的光環,而徹徹底底化為電影中道德選擇的探索者。

    《蝙蝠俠》三部曲的真實性除了全片大部分力求搭景實拍而保留的真實質感外,還有人物被感情和道德的拘束,比如阿福屢次想阻止布魯斯繼續當蝙蝠俠,當布魯斯需要支援的時候,他幾乎都是義無反顧;布魯斯看到哈維能給哥譚帶來光明時,第一反應是他終於有機會放下蝙蝠俠,實現與瑞秋的約定;戈登為了維護哈維在哥譚市民心中的形象和哥譚的和平,接受了蝙蝠俠一人揹負所有罪名的抉擇;貓女為了保命而背叛蝙蝠俠,落下了貝恩基地出口的鐵門……諾蘭的《蝙蝠俠》三部曲把布魯斯·韋恩、蝙蝠俠以及歌譚市承接了起來,形成了一個以一啟全的哥譚史詩。

    《Batman: Begins》、《Batman: The Dark Knight》、《Batman: The Dark Knight Rises》的主題分別是:我將要成為守護哥譚的使者、哥譚應該由我來守護、我們應該一起守護哥譚。因受童年悲傷陰影困擾的布魯斯為了繼承他父親的名譽,也為了杜絕類似的悲劇再發生,他決定用自己的方式去打擊犯罪,保衛哥譚的和平。第一部是一個哥譚英雄的誕生,行事之道的確立,那麼第二部則是哥譚英雄的邊緣掙扎與揹負。

    雖然輪船那場殘酷的人性考驗獲得了勝利,但是為了維護這一絲人性光輝,蝙蝠俠只能選擇隱瞞哈維·丹特墮落的謊言,一己揹負殺人罪名。選擇小丑作為第二部的反派,完美地把蝙蝠俠對親手打擊犯罪的執念和他的“不殺人”原則揭穿成一個極端邊緣,一種病態的執著。欲蓋彌彰的謊言深深地埋藏在第三部。

    諾蘭希望在第三部終章給蝙蝠俠帶來肉體上的重傷,擁有“斷蝙蝠俠背”光輝事蹟的貝恩實在是最合適不過了。只有貝恩能阻止蝙蝠俠單騎救主,這樣,哥譚的希望才能真正被毀滅。置於死地而後生,不單是蝙蝠俠的勝利,更是哥譚轉變的弧光。黑暗騎士的歸來,除了為哥譚市民帶來勝利的希望,更帶來了邪不壓正的信念。三部曲下來,布魯斯·韋恩和蝙蝠俠的變化很小,真正發生改變的是哥譚市民,而這個巨大的改變就是由這位普通人類所影響的。

    這也是《蝙蝠俠》三部曲成功蛻變的原因。

    《蝙蝠俠》三部曲透過哥譚市某些底層角落來引匯出哥譚被惡勢力牽制的處境。布魯斯·韋恩披上蝙蝠戰衣亦是緣起自一個罪惡波及的街角。這是一個由角落引出來的大悟。為了讓這份大悟得到昇華,三部曲的格局逐階擴大。“民風淳樸哥譚市”,倘若這份別人給予的光明寄託被侵蝕被揭穿,依人而生的哥譚市民註定整盤崩解。從角落跳出來,放眼整個哥譚市,這意味著蝙蝠俠並不是為了個體而存在,而是肩負整個哥譚市的正義和平。

    蝙蝠俠對位的正是每一位普通人,也啟示著我們每一位,對信念的堅定,對目標的執著,他必須發現自身最強的力量,為所追求而付出無比嚴格的自律要求。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說過“決定我們自身的不是過去的經歷,而是我們自己賦予經歷的意義。”蝙蝠俠正是這樣一個並沒有沉淪在童年的巨大創傷,而是選擇克服它、利用它來增強自我,改善哥譚市。這才叫英雄。這是蝙蝠俠讓人折服的地方,更是以身作則告訴給我們,“人生不是由別人賦予的,而是由自己選擇的,是自己選擇自己如何生活”。

    諾蘭的《蝙蝠俠》三部曲把“蝙蝠俠並不算是超級英雄,他是個人”真實地詮釋了。這種真實性讓許多蝙蝠俠迷無法接受三部曲中蝙蝠俠的 “超級英雄”光環不再,但卻能引發更廣大觀眾的一種蝙蝠俠身而為人的共鳴,一種對殘酷世界中追尋正義和生存意義的希望。

  • 3 # 李羅火

    我覺得很真,他帶給我們的是思考而不是一味的看特效,他向我們展示了一個“真實”的世界。超級英雄也是人,他會累、痛、失敗,但他會不斷地克服,這才是一個英雄真正的內涵。這才是最真實的超級英雄電影

  • 4 # 賴寶的朋友

    諾蘭的蝙蝠俠三部曲更像是披著科幻外衣,實質是犯罪類題材的驚悚劇情片。不僅好看而且有比較深的精神核心。確實不太符合爆米花式的科幻大片型別,註定獨立於dc宇宙之外

  • 5 # 看看在選擇

    不是偽蝙蝠俠電影,而是最寫實的蝙蝠俠電影,蝙蝠俠會受傷。會痛苦,會難過。他的對手設計的也並不是像其他的英雄反派一樣誇張到了極致,只是利用高智商高科技。

  • 6 # 純鈞LHGR

    《黑暗騎士三部曲》只是與時俱進了而已。

    雖然一般說起正統的老爺片,很多人還是會把《蝙蝠俠歸來》《蝙蝠俠與羅賓》放在前邊,那也只是由於這些影片更符合漫畫裡的年代感。

    漫畫本身是有年代感的。雖然老爺系列本身也是一部科幻題材的作品,但是它的基礎還是建立在現實之上。

    我們看老爺漫畫,大部分人肯定都是從頭開始看,沒幾個人從中間開始或是從後往前看,所以我們就形成了一種印象,就是哥譚市的那種環境氛圍,與其說是個現代化都市,不如說它是個上世紀80年代的城市,縱然有一些高科技出現,也只是給上世紀80年代的城市增加了一點點賽博朋克的風格,而非把整個主基調都搞成了賽博朋克。

    換句話說,我們的心裡,已經對哥譚的風格先入為主,有了一個“上世紀80年代”的印象。並且由於《蝙蝠俠》這部作品太經典,這個印象就更不易打破。

    而《黑暗騎士三部曲》則是與時俱進了,它在整體風格上,就表現出更多的更現代化的氛圍,這是很多人一時覺得“齣戲”的原因。

    然後就是人設上。《黑暗騎士三部曲》凸出了老爺的陰暗甚至是陰鷙,還把反派人性化了許多,搞得反派竟然有了一絲“反英雄”的意味,一掃之前老爺系列“非黑即白”的風格,對於老粉絲來說,這也不是馬上能接受的。

    最重要的,《黑暗騎士三部曲》里加入了哲學思想因素,探討人性深層的問題——這個把戲,有人覺得精彩,有人覺得畫蛇添足。

    就我個人來講,我就覺得是畫蛇添足,劇情不夠,感情來湊。硬是在爽片裡塞入文藝元素。

    當然也有人是這套把戲的擁躉,覺得這樣更真實,人物有血有肉——好像世界上真的存在一個哥譚市,存在蝙蝠俠、貓女、小丑什麼的。

    於是出現了分歧。一種情況主要以老片子和動畫的基調為主,透過硬核劇情來展現超級英雄與惡人之間的鬥爭;另一種情況更著重探求角色人物的心路歷程,劇情不需要硬核,但每個角色都感情十足,令其擁躉深懷代入感。

    我又不打算跟故事人物搞物件,探究那些傢伙的心路歷程各種感情有什麼用?

    “玩深沉”是人類的本能,何況主角又是本來就深沉的老爺以及腦子短路的小丑。不過我始終記得,老爺即使陰鷙,好歹也是個正面人物;小丑再怎麼感情豐富,也是殺害無數無辜者的魔頭。

    很多人自從看了《黑暗騎士三部曲》後喜歡上了小丑,或許壞人真的比好人更迷人。可是,我還是覺得那幫傢伙是非不分、腦子進水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覺得你的生活過得幸福快樂嗎?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