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掙扎中的小強姐
-
2 # 圍關者
我們這裡吃餃子,新春第一天一大早家家戶戶就吃餃子了,很早起來去給祖上上墳,然後回來吃熱氣騰騰的餃子,一鍋餃子裡面有一個放一枚硬幣,從記事就這樣,浙江那邊我打工呆了十多個年頭,那邊人不吃餃子,他們一般吃混沌
-
3 # 瘋了傻了不活了
我是東北吉林的,我們這裡冬至要吃餃子季節更換。年三十晚餐吃豬蹄,吃魚預示著摟錢,年年有餘。年夜飯吃芹菜肉餡餃子,意思勤快。初一早上要吃餃子,不下生米。個人關點,不喜勿噴。致於說春節哪裡不吃餃子,這個我可真不知道。麻煩朋友們多指點指點。各地區風俗習慣不一樣,飲食各有所愛,各有千秋。過年過的是喜氣,祥和。民俗,民風不能丟棄。
-
4 # 川粵小魚
我們那邊不吃餃子,大年三十大塊吃肉,大口喝酒,初一包湯圓,一早出門一定要帶點材(財)回來,寓意一年會有好財運,吃了湯圓後再去觀看踩山(苗族的傳統文化習俗)!記得還是小時候去看過的,很是熱鬧!
-
5 # 小劉同志的一天
過春節吃餃子取“更歲交子”的意思,有新舊交替的意義,繼承祖先們的習慣,現在餃子成了過年必備的食物。
餃子原名“嬌耳”,是東漢時期醫聖張仲景首創的,到現在有一千八百多年曆史。當時醫聖創作餃子是用來治病的,用麵皮包上羊肉、胡椒等驅寒的東西,給病人吃,避免病人耳朵生凍瘡。
後來就漸漸發展,餡料開始多元化,葷餡有三鮮、蝦仁、蟹黃、海參、魚肉、雞肉、豬肉、牛肉、羊肉等,素餡雙分為什錦素餡、普通素餡之類,蘸料也是蔥、姜、蒜、醋、醬油、香油齊上陣,華人對於美食的創造力是無限的。到現在餃子就發展成皮薄餡足,味道鮮美,百吃不厭的美味了。
在古代餃子是在過年祭祀之後吃的,那時兩年之交,辭舊迎新的時候,餃子就有“更歲交子”的含義,所以是種具有儀式感的食物。
再有,餃子形狀像元寶,“招財進寶”符合華人過年圖吉利的想法。而且餃子本身也好吃,製作也方便,這個食物過年吃的習慣就這樣一代代傳了下來。
到現在,餃子就不僅僅是一種食物了,還是中華文化的一部分,是人們心中團圓的象徵,也是對美好生活的一種訴求。
正月初一:食餃子。
正月初二:早,食餃子。
正月初三:早,食餃子。
正月初四:早,做羹。 於東城南小街“三成酒館”飲涼香酒半碗,食棠梨兩個。
正月初五:早,包餃子。 以七十文買甜橘子兩枚。晚,做羹湯食之。
正月初六:早食餃子。 買山楂一串。
正月初七:早,包餃子食之。 出覺生寺至“沙鍋居”飲茶。後至“四合館”食麵。共花去六百文。餘為母買燒餅廿個,又買十個給山英。
正月初八:早,食餃子。
正月初九:早,食餃子。入阜成門,至“天成軒”飲茶。
正月初十:煮羊肉,買餅,請八舅食用。
正月十一:早,買甜漿粥食之。餘食餑餑兩個,飲酒一杯。申時,我等食餃子。
正月十二:散席後,同返家食餃子。
……
——[清]穆齊賢《閒窗錄夢》
-
6 # 想怎麼活就怎麼過
很榮幸回答這個問題。
作為一名地道的北方人,我們那裡是吃餃子的,從小到大的記憶裡都是每年29/30晚上就開始包餃子,餃子餡的種類是很多,但是我覺得吃的最多的也就是白菜肉或者韭菜肉或者雞蛋的~
每年的29 /30晚上,我們都是圍在大人周圍,看著她們包餃子,我們在期盼著,因為餃子包好了就可以放鞭炮啦,所以我們總是催促著,聽到誰家鞭炮響了就著急的不得了,彷彿自己家落後於人了似的。
大年初一也是要吃餃子的,我們那還會在餃子餡裡放上用熱水“消過毒”的鋼鏰,作為新年第一天的“彩頭”,誰先吃到誰的一年運氣最好,小孩子更是拼了命的挑著吃。過年初一到初三幾乎頓頓餃子,但因為有這個“彩頭”,即使吃膩了,也是捨不得不吃的
至於南方吃不吃餃子嘛,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習俗,不一樣的吃食,今年我在南方過年,等過完年我再告訴你
快過年了祝大家新年快樂,萬事如意,心想事成,豬事大吉
-
7 # 深圳大鵬VLOG
座標江西吉安,我們這裡沒有過年吃餃子的風俗,只有元宵節會吃湯圓,最喜歡吃母親親手做的芝麻湯圓了,咬一下好多湯汁出來,豬油+芝麻+白糖,香甜糯,回味無窮!
-
8 # 162300211明
我們四川川西還真沒過年吃餃子的習慣,除了在這定居的以麵食為主的北方人,我們是年三十吃豬頭肉,新年初一早飯吃湯園.表示新一年園園滿滿,中午棕子,表達今年能跑能跳身體健康因為棕孑形狀像古時女人的尖腳嘛,晚飯吃麵條,表示新年裡好運長長久久,
回覆列表
過年從來沒有吃過餃子,今年三十歲,以前在廣東,現在嫁來安徽好幾年,這兩個地方好像都沒有過年吃餃子的習慣,而且也不覺得餃子有什麼剛吃的,想不明白過年那麼大的節日為什麼吃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