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九門提督坎震離
-
2 # 工程師職稱評定
首先執行好上級領導安排的任務;
然後針對具體的事站在領導的角度考慮;
千萬別做出頭鳥,這年頭不支援做出頭鳥的。
-
3 # 碧翰烽
領導對業務不專業,但堅持要求員工按照他的想法去做,該怎麼辦?
這種情形在職場上比較常見。一方面有的領導比較剛愎自用,相當自負;一方面也是領導想幹事、幹成事,沒有細想,只是覺得自己經過了深思熟慮,覺得這個想法是可行的,沒有什麼自負的意思。
遇到這樣的情形該怎麼辦?這就需要考量員工的能力與心態了。
如果是一名工作能力較強的員工,恐怕會有好的辦法來應對;如果一名資質平平的員工,也想不到怎麼應對,只能按領導的要求去做,做的如何,也就難說了。
那麼我就從應對的思路,談幾點看法:
第一,主動進攻:精心論證,好好跟領導爭取一次。首先我所說的,是好好爭取一次。這個“一”次,也不單指“一”,而是指“少”的意思。像這種向領導提不同看法的事情,不要做得太多,做得太多,雖然你是好心,但恐怕領導不會這麼想,尤其遇到剛愎自用的領導,就相當麻煩了,認為你是在和他為難,在挑戰他的權威。
其次,精心論證,就是要充分準備。一要準備好相當豐富的案例,要透過講案例、講故事的辦法說服領導,讓領導自己去判斷。二要準備好相當詳實的資料,要透過資料的分析,讓領導自己去把握。三要準備好一些基層的調查,用充實的基層資訊,去影響領導。
再次,提過意見、彙報論證之後,不要再去強求。提過了、彙報了,要給領導一個緩衝的時間,如果你的意見、論證有道理,一個聰明且大度的領導是聽得進去的。如果最終不予直接採納,領導也可能有一些變通的辦法,來挽回自己的面子。如果實在不予變通,那就只能聽天由命。
第二,迂迴施策:影響領導的直屬和最信任的人。領導還有直接的下屬,身邊也有自己最信任的人。如果實在沒有,這領導也太失敗了,真成了孤家寡人,那也幹不長久了。
這個時候,一個負責任的員工應該這樣的路子,去找領導直接的下屬,以及身邊最為信任的人去反映。這個下屬當然得是員工的直接領導,最為信任的人,也應該是一個有擔當、有品行的人。
把自己的意見、論證,再好好的反映一次,爭取這些重要人物的支援,也是一個很好的辦法。一個受領導信任的人,以及直接下屬的反映,其份量肯定會更高,影響領導的份量也會更重。
當年劉邦有意換掉太子,呂后就是動用的一幫老臣進行遊說,讓劉邦最後放棄了。
第三,盡力挽回:儘量同時兼顧領導決定與實事求是。這恐怕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了。一個有擔當、有責任心的員工,當然不能明目張膽地反對領導的決定,儘管是對的,也不是一個好辦法。
如果領導實在決定了,也不妨認真考慮,如何同時兼顧領導的決定和實事求是。有很多時候,不一定領導的想法就是錯的,也不妨試一試,尤其是在業務的問題,專業的人也可能犯錯誤,甚至留下了固有的思維,恰恰是不懂業務的領導,可能有更高更宏大的考慮,或許這是不少專業人士所缺乏的。
所以,這個時候可以靜下心來,認真考慮領導的想法,說不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其次,就是認真分析領導的想法,取其合理部分,儘量隱藏不合理部分。許多時候,各種要求也不一定完全滿足和具備,聰明的領導也明白,還得給下屬一些靈活的空間,否則事情千變萬化,總不能捆住員工的手腳。
須知,“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是有很大道理的。尤其是對於一個領導來說,管理事情需要把握好一個度,不能管得過細,管得過細或許能夠推進執行力,但不一定有好的執行效果。
領導對業務不專業,說的不對,但堅持認為自己是對的,要求員工按照領導自己的想法做,但事先就可以判斷出明顯是浪費時間和精力,作為下屬應該怎麼辦?
回覆列表
這種情況很微妙。我不太好判斷,因為剛愎自用的領導也有,有真才實學的也有。
因為考慮站位不一樣,就和打仗一樣,有時候派出一小部分人做誘餌,誘敵深入。也是很常見的。當然絕不會告訴誘餌你必死無疑。
不過,凡事皆有因果,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你如果已經確認這樣沒有什麼好結果,那就要早做準備。
第一、堅決執行。無條件執行領導的想法和要求。
站位不一樣,看到的就不一樣。千萬不要帶感情色彩或者牴觸情緒,這是保護你。不僅要做,還要在你能力範圍內儘可能做好。
第二、請示報告。中間遇到的問題,無論大小,都要請示報告,切莫擅作主張。
還要做好記錄,有圖有真相,有旁證有簽字最好。這也是保護你,丟車保帥的事兒多了去了。就算要背屎盆子,也要看看背得起不。小杖受大杖走。
做到這兩條就差不多可以了,切忌在背後說三道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