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留白說

    首先先說答案,當然不靠譜。

    很多人從古裝劇裡瞭解到了 “滴血認親”的橋段,取一碗清水,將兩滴血滴入碗中,若其相融,則為親生骨肉,若不相融,則沒有血緣關係。這種滴血認親出現在明代,也叫合血法。而在更早之前,採用的是滴骨法,是指將活人的血滴在死人的骨頭上,觀察是否滲入,如能滲入則表示有父母子女兄弟等血統關係。

    這個方法在南宋時期宋慈的[洗冤集錄]有記載:檢滴骨親法,謂如:某甲是父或母,有骸骨在,某乙來認親生男或女何以驗之?試令某乙就身刺一兩點血,滴骸骨上,是親生,則血沁入骨內,否則不入。俗雲“滴骨親”,蓋謂此也。

    從上面這個記錄可以看出,所謂滴血認親,不論是滴骨法還是合血法,經常使用的一個場景就是洗冤。在現實生活中,也不乏有人利用此方法進行親子鑑定,那麼滴血認親到底有無科學依據呢?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滴血認親幾乎沒有科學依據,而且在過去其實是製造了不少冤案和錯誤。

    古人所用的合血法背後的原理是不同個體血液中的化學成分有所差異,例如血紅細胞表面的一種特異性凝集素的差異;成分相同的相容,不同的則不相容。相容可以自由融合,不發生細胞破碎或沉澱現象,不相容的則發生紅細胞聚集以及隨後的沉澱現象。

    再來解釋下為什麼成分相同的相容,不同的則不容。以我們常見的ABO血型為例,A型血紅細胞上有A抗原,血清上有抗B抗體,B型血是B抗原和抗A抗體,AB型血有A抗原和B抗原,但是沒有抗A抗體和抗B抗體,O型血沒有A抗原和B抗原,但是有抗A抗體和抗B抗體。當同一種抗體和抗原相遇就會發生凝集,所以當A血型遇到B血型,A血型血紅細胞上的A抗原和B血型血清中的抗A抗體就會發生反應,進行凝集,即不相容,按照古人的判斷,即不是親生的。其他不同血型組合也是如此。這裡就不再囉嗦了。

    而同一個血型則會相容。不過,這種鑑定方法也是有條件的,第一,紅細胞有活性,第二,要在生理溶液比如生理鹽水下進行。所以在自然的情況下,將兩滴血混在一起產生的反應不能確定其是否為親生。

    說到這裡,很多人其實就明白了,不對啊,那現實生活中,親爸和親兒子的血型不一定一樣啊,畢竟還有媽媽的影響對不?A血型的爸和B血型的媽,理論上是可以生出來A,B,O,AB,四種血型的孩子的。

    所以,說了這麼多,就能明白古人所使用的滴血認親是多麼不靠譜了,真要按照這個方法,親生的不一定測的出來,不親生的反而有可能相容,真不知道過去到底由此產生了多少冤假錯案呢。

    以上。

    今天是國際獻血者日,還有更多關於血液的科學知識,不妨一起來解鎖啊。

  • 2 # 驚奇探長

    在古代還沒有DNA生物技術,怎麼證明“她就是大明湖畔夏雨荷的女兒”?

    古裝劇裡經常會有一些“滴血認親”的橋段,不管是皇家還是平民百姓,對他們來說,“滴血認親”總是最值得信賴的方式。

    這種方法操作起來很簡單:先拿一個盛了清水的碗,從需要檢驗的兩個人身上各取一滴血,然後滴入碗中,兩滴血相融則為親生,不相融則證明沒有血緣關係。

    “滴血認親”的例子可以追溯到三國時期,當時只是一種民間相傳的檢驗方法。宋代,“滴血認親”被《洗冤集錄》等古代的法醫學著作收錄其中,此後便被當時的司法機構用以判斷親屬之間血緣關係的主要途徑。甚至到了民國,還有司法人員將這一方法當作訴訟案件中的重要評判部分。

    只要使用這種方法就能證明雙方有無血緣關係嗎?

    真相併非如此。

    其實,“滴血認親”代表的是一種很簡單但容錯率低的血型檢驗方法。

    在周星馳電影《九品芝麻官》中,包龍星在審理案件的時候就用這種方法騙出常威說出了強姦的罪行,雖然最後真相大白。但是看過電影的都知道,跟常威進行“滴血認親”檢驗的孩子本來就是他自己的親生孩子,只不過被周星馳掉了包。

    而在《甄嬛傳》中,那碗用以鑑定的清水也被加了白礬,導致任何人的血液放進去都能相融。

    這說明,“滴血認親”容易受到人為因素的干擾出現偏差,這是它不可信的原因之一。

    原因之二,從現代醫學上來說,把血滴到清水裡,而血紅細胞只有一層薄薄的細胞膜,一旦滴入水裡,紅細胞就會吸水而將細胞膜撐破,所以通常滴進去的血都是融合的。而出現融合不了的情況則是因為血型的遺傳關係,或隨父親或隨母親。

    一般情況下,相同血型的血,其中的抗原和抗體是相同型號的,相遇時不會因為互相沖突而各自凝結,會直接融合;如果父母的血型不同,那麼孩子的血型肯定跟其中一位不一致,如果這倆人的血滴到一起,不同的的抗原和抗體,會發生衝突,血就不會融合。

    因此,用“滴血認親”證明有無血緣關係沒有科學依據,滴血認親的方法很不靠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快速煉成馬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