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沐夏之戀l
-
2 # 中外美食匯
很簡單,五花肉去皮,大蔥剝皮洗乾淨,大蔥切成段,跟五花肉一起剁餡,一定要用雙刀。 (有時間就手剁,沒時間就買點肉餡,或者自己在家機打)友情提示,大半夜不要搞事請,會被鄰居投訴人,家明天還要上班呢!!!剁餡的時候自行腦補《食神》雙刀火雞錘牛肉泥的情景。 開始放飛自我吧,剁餡按照4個8拍無限迴圈。基本剁20分鐘也就差不多了。我說的是1.5斤豬肉,4根大蔥。剁好的餡,放到盆裡,加兩個雞蛋,鹽,雞精,油1小勺。用筷子順時針攪拌到肉餡發白粘稠。這個時候你就可以開始包餃子了。
關於餃子的蘸料,看個人口味了。我來講講我們北方的一種吃法。老蒜頭去皮洗乾淨,用菜刀拍一下。放在碗裡,加鹽,薄薄的在蒜上撒一層。 拍蒜是為防滑,加鹽可以起防滑和提味。然後拿一個小點的擀麵杖開始搗蒜泥。這是我兒時最不喜歡的家務,基本搗蒜那會電視都在放動畫片,可是老媽不讓拿進屋裡,怕把玻璃茶几弄碎,我說放地上,還是不行,怕把瓷磚地板震出印子。。於是乎,我靈活的小腦袋創造性的解決了這個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的問題。坐在門口臺階上聽動畫片。。。(北方的正房門口也是有臺階的)搗啊搗。。。嘿,差不多了,小小的個端著碗跑到廚房:媽,好了沒?不行,繼續搗。。我,選擇臣服。基本搗一次蒜泥,要至少經歷3次這樣的對話。我又想吃餃子,又不想因為搗蒜泥耽誤我看虹貓藍兔七俠傳。。。孩童的煩惱。。。挺有意思。言歸正傳,搗好的蒜泥,加清水攪拌一下。有幾個人拿幾個小碗。加蒜泥水,加鹽,加味精,加雞精,加點醬油,最重要的就是糧食醋和熱油澆過的辣子面。有時候會加一點香油。於是乎,酸辣中帶蒜香的餃子蘸料就做好咯等熱乎乎的餃子出鍋,嘿,哈著氣先咬一個小口,然後把帶著熱氣的餃子在蘸料中涮一遍,又降溫又增加口感。剛入口外氣已經降溫,不燙嘴,使勁咬一口,我的媽呀,豬肉和大蔥混合的香味還帶著點燙不斷刺激著味蕾,肉香,蔥香,醋香,熱油滾過的辣子香,全部融合在一起。剛咬了兩口,喉嚨就迫不及待的把餃子送下肚子。微燙的餃子帶著口水一路溫暖到胃裡,還沒待胃享受,又一顆餃子滑了下來。
-
3 # 七七八八的2020
東北家庭包餃子的基本步驟:
簡單說說活面和調餡吧!
一、和麵。如果不買機制餃子皮,首先要先和麵,以保證其充分餳發。充分餳發的面才好用。煮餃面用涼水或溫水和,蒸餃面要用開水燙(即“燙麵”)。煮餃面中可加入雞蛋或鹽適量,以保證煮餃子時不粘不破。
二、調餡。東北多稱之為“味(音)餡
”,意即用各種調料醃製使之入味。如果是肉菜合一的餡,肉和菜要分別調。
一是調肉餡。在肉餡中加入高湯(或清水或菜汁)、腐乳汁、生抽、精鹽、花椒粉、大料粉、姜粉或生薑末等調料後,按一個方向充分攪拌,使其上勁。喜歡吃味精蠔油味的也可以加一些。如果用牛羊肉雞肉驢肉魚肉等,要再加一些黃酒或白酒或葡萄酒,以解除羶腥味。最好不用料酒。市場上少有質量好的料酒,且成份與調料重合。
二是調菜餡。大多數蔬菜切好後都需要撒鹽殺水攥幹,然後加入豆油或或豬油充分攪拌,保證油脂均勻包裹在菜粒上,這是保證包餃子過程中餡不出湯不塌底的關鍵。
三是在包之前將調好的肉餡和菜餡合二為一按一個方向攪拌均勻,需要加蔥花的同時加入蔥花。且不可過早將肉菜合拌。
四是對於一些容易出湯的菜料如番茄、冬瓜、角瓜、葫蘆等,肉菜不要一次性合拌,而要一邊包一邊分多次合拌。
需要注意的有兩點:一是調肉餡加高湯(或清水或菜汁)時,要分幾次加入攪拌,以防止湯水過多“洩勁”。二是菜餡殺水時已加鹽,調餡時要考慮用鹽的數量,以防過鹹。
有誰吃過豬肉羊肉(鴛鴦餡)番茄餡餃子?有興趣的“餃子君”不妨試著自己包一包,那可是人間美味吔!這品餃子你包好了,才算你悟到了餃子的真諦。
包餃子是咱東北人的拿手絕活,各家和各餃子館都有很多高招。希望各路高手多多指教。
回覆列表
第一步:把豬肉攪成肉泥。
第二步:把芹菜、蘿蔔、蔥、姜混合在一起砌 碎 ,儘量的碎,似成泥為好。
第三步:把砌好的混合菜泥倒入肉泥裡,加入鹽和各種調料(根據自己的口味)一同攪拌,均勻,成餃餡
第四步:和麵,儘量將面和的有點勁道(如果太瓤了口感不好,並且在煮時會破,進水)。
第五步:將制好的麵皮放入一小勺的餃餡,雙手向上一握即成。(可惜忘了拍照)。
第六步:將包好的餃子放入燒開水的鍋裡煮,蓋上鍋蓋
第七步:直到煮沸,並且餃子全部漂浮在表面時,向鍋里加入少點的水,等一會鍋裡再次煮沸時,再加入少點的水(內陷的需加三到四次水,素陷的加入二次水就可以出鍋了)。
第八步:用帶孔勺撈出餃子便可享用了。把事先準備好的蒜泥承上(蒜泥最好多放醋減少辣味,放點香油)。哇,味道太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