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胡梅雪670754

    意思是讀書要遵循記憶和思維相結合的原則,仔細地看清每一個字詞、每一句話,還要求對文章的語句、段落和篇章進行深入的思考,達到原文想表達的意思主旨都是出自於自己的心裡所想,然後可以有所心得。

      原句出自宋代理學家朱熹的《讀書之要》。“大抵觀書先須熟讀,使其言皆出於吾之口。繼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於吾之心,然後可以有得爾。”這是南宋學者朱熹的讀書之法。

      朱熹宋代著名教育家朱熹(公元1130—1200年,江西婺源人),一生勤奮好學,博覽群書,學識淵博,從事教育50餘年。在長期的求知、治學過程中,總結出一套學習方法。所著的《讀書之要》至今仍有現實的指導意義

      《讀書之要》

      原文:

      大抵觀書先需熟讀,使其言皆若出於吾之口。繼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於吾之心,然後可以有得爾。至於文義有疑,眾說紛錯,則亦虛心靜慮,勿遽取捨於其間。先使一說自為一說,而隨其意之所之,以驗其通塞,則其尤無義理者,不待觀於他說而先自屈矣。復已眾說互相詰難,而求其理之所安,以考其是非,則自是而非者,亦將奪於公論而無立矣。大率徐行卻立,處靜觀動,如攻堅木,先其易者而後其節目;如解亂繩,有所不通則姑置而徐理之。

      翻譯:

      凡是讀書必須先要熟讀,讓裡面的話都好像出自於我的嘴巴。進一步就仔細的思考,使它的意思好像都出自於我的心裡所想的,然後可以有所心得。至於那些對於文章意思有疑惑的,大家的言論紛亂錯雜的,就也要靜下心來仔細思考,不要匆忙急促地在當中取捨。先把其中的一篇自己單獨列為一說,順著文章的思路去想,來驗證它思路的通暢和阻塞,那麼那些特別沒有明顯含義和道理的,不等到和其他的學說相比較道理就已經自動屈服了。再用大家的言論互相詰問反駁,然後尋求它的道理的穩妥,來考證它的正確或錯誤,好像是對其實是錯的,也將被公眾承認的說法所否定而不能成立。一般情況下慢慢地停下來看,處理靜止狀態觀察動態的,像加工堅硬的木頭,先加工它的容易的地方而再加工它的關鍵之處;像解開纏亂在一起的繩子,地方有所不通就暫且放在那兒慢點去處理它。這就是看書的方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男人40歲後沒有自己的事業,只能無奈的繼續選擇給人打工,該何去何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