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龍行天下260080382
-
2 # 追索真相
守規矩守法是住戶,用法抗爭勝訴勞財傷命。物業有後臺入駐肆無忌憚"合法經營"藉口,得到12345回覆合理合情又"合法"。住戶只好任由宰割,十一年換7屆物業公司。
-
3 # 隴上行48171978
物業不規矩有辦法整,現在主要是老賴太多也太不守規矩,這才是重點,不要為了物業的那點事而沖淡了打擊老賴的這個重點。
-
4 # 平安快樂86743
說物業規矩的人大多是幹物業的,業主沒有說物業規矩的,物業才是小區的主人,業主花錢買的小區歸物業收錢,以服務的名義收錢
-
5 # 世界清醒著
物業不管事,只是看管大門,收外來進入車輛的費,清理垃圾,每天播安全提示。其他啥都不做。
建議
1--做好小區居民的文明習慣教育。
2--做好單元居民的衛生評比管理。
3--做好小區地面綠化的規範管理。
4--做好小區居民的文化生活建設。
5--做好小區特殊人群的服務管理。
讓小區像和諧社群一樣祥和、溫馨。
-
6 # 牧哥聲聲
老闆是要利潤最大化的,物業的利潤全部來源於業主,規矩咋掙錢?所謂的經營也是用業主的資源來掙業主的錢。不從根本上解決物業利潤來源問題是沒法規矩的。從前住萬科朗潤園,物業確實是服務到了細節,考慮到了極致,並不是唯掙錢論。現在住中海錦城,簡直是天壤之別,差到了極致。同樣是大企業這就是差別,更別說小的私企了。我做物業的,都在轉型了,這是大勢所趨。
-
7 # 北江生涯
這個問題,不能說不規矩,也不能說很規矩。一是中國物業管理的發展史僅三十多年,物業管理的法律、法規仍不完善,物業隊伍建設仍較落後,物業公司想規矩也規矩不了;二是業主居住小區的歷史也很短,業主對物業管理缺乏認識,需怎樣的服務和管理,仍需探索、總結和提高,業主知規矩、守規矩仍需要很長的時間;三是政府職能部門對物業管理缺乏經驗和必要的法律支援,大多數是摸著石頭過河,管亦難,不管更難。
總而言之,中國的物業管理目前仍處在成長階段,只能邊成長,邊完善,漸成共識和規矩,物業管理才能在法律的軌道上健康發展。
-
8 # wu吳金泉
謝邀!嚴格說物業服務應該有一定的工作程式和工作標準。像我們南昌幾個高檔樓盤小區物業都是一級物業資質,他們物業服務就有著嚴格的工作程式和工作標準。我去過萬達的朋友家,一到其小區就感覺氛圍與一般的小區不同。其門衛保安先問你找誰並對講機聯絡樓棟保安(其樓棟保安對業主非常熟悉,有時還幫著照看孩子或護送老人與業主關係很融洽)或電話聯絡業主,若業主家無人會告訴你改日再來,若業主在家則登記進入。車輛進出一車一杆,外來車輛均登記計時(不象我們有的小區雖有欄杆卻24小時欄杆朝天,門衛如同虛設。來客不詢問不登記,叫賣人員隨便進出。盜賊就是偷了一車東西出門也無人問津,更沒有路口或樓棟定點保安或巡邏保安。門衛還免費代收代接郵件快遞。這邊小區道路整潔暢通,園藝人員澆花除草。小區環境優雅,物業與業主關係和諧親近。可見物業應該是有規矩的,問題是不少小區物業從業人員把自己當大爺了,有章不循(或根本就沒章法),服務打折扣。更有甚者少數物業竟侵權謀利(侵佔共有部位收益、巧立名目擅自收費)、私設門禁壓卡業主、違法停水斷電……成為小區不和諧的隱患。
-
9 # 海邊人74577358
物業,騙了善良的人們。本是住建腐敗的產物,帶有黑惡勢力的基因。打黑,從取締物業開始。物業不取締,要出大事。
-
10 # 邏輯老薑
凡事沒有絕對,社會總在進步。
物業服務從上世紀90年代引入國內,大家都沒想明白,政府沒定好規矩、業主沒做好準備、物業認不清自己。
好在我們應該感謝國家發改委《關於放開部分服務價格的通知》(發改價格[2014]2755號),明確把物業服務交給市場調節。
好的服務,必須有良性的競爭,比如飯館、電子產品、網購等。同時我們也要感謝阿里巴巴、京東、淘寶、大眾點評等,是他們先建起了商家的評價(信用)制度,讓不守規矩的商家被自然淘汰。
如果沒有競爭,你能享受的服務就是三通油、就是電信運營商,甚至是現在的騰訊…能找出100種理由不降價賺錢,或者封殺他人,阻礙技術的進步。
所以我們應該譴責住建部,沒有合理的方式讓業主大會召開便捷,沒有強制的物業競爭和退出機制,沒有良好的規則和明確的主體制止業主的違約行為,沒有物業服務評價機制。
所以,物業公司即便服務的很爛,依然無法被淘汰出局,這也是之前很多年物業不守規矩的原因。
其實,很多物業公司已經認識到這一點,他們也在改進,不守規矩的現象會逐漸減少。
回覆列表
放屁!現在的物業公司簡直就是貪得無厭。有的簡直像黑社會一樣,威脅業主強制收費。你知道一個物業公司一年的物業費收入是多少嗎?從幾百萬到上億!而且他們覺得還不夠。還要想方設法的讓業主交其他的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