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813352570289

    王獻之就是那個能夠堅持下來的成功者,他是東晉著名書法家王羲之的兒子。受王羲之的影響,王獻之小時候也對書法十分感興趣,王羲之為了考驗自己的兒子是否是練書法的胚子,在王獻之聚精會神的寫字時,悄無聲息的走到王獻之的身後,伸手用力的抽離王獻之手中的毛筆,只見毛筆仍舊紋絲不動的緊握在王獻之的手裡。眼見兒子小小年紀竟有如此握筆勁道,王羲之為此高興不已,稱讚王獻之將來也會是個書法大家。

    王獻之聽完老爹的誇讚後,不免有些飄飄然。在十來歲時,就迫不及待的問王羲之,說道:我的字再練個兩三年應該就差不多了吧?王羲之為了讓兒子不因驕傲自滿而荒廢了天賦,只是搖頭不語。王獻之見老爹默不作聲,急著又問道:“那五年?”王羲之聽完後,手指著院子裡的18個大水缸,說道:“你要把這18個水缸的水都給寫盡了,字才算湊合。”王獻之聽後才知道,原來自己離書法家還差18個大水缸,這才靜下浮躁的心,刻苦練字。

    五年後,王獻之將自己這些年練習積累的字又拿給王羲之指導,其實王獻之這時候的書法已經足夠完美了,可在“書聖”老爹面前還是不值一提。面對王獻之的作品,王羲之還是覺得美中不足,在看到一個“大”字時才提筆在大下面加一個點,成了“太”字。王獻之自我感覺良好,又拿著書法去給母親看,他的母親觀摩了很久,看到這個“太”字時,才說:你呀,練習了這麼久,只有這下面的這個點寫的像你爹。

    曾經頗有些不知天高地厚的王獻之感到十分羞愧,原來自己的字離老爹還有這麼大的距離。從此王獻之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專心於書房。直到將18個大水缸裡的水全用盡了,其書法水平這才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也正因為王獻之的不懈努力,終成為與老爹王羲之齊名的書法大家,被世人稱為小聖。

    一個人成功的背後,常人根本不會明白他默默付出了多少汗水。成功是需要付出同等汗水的,俗話說,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表示即使再難的事,只要持之以恆,日積月累終能成功。很多人都明白這個道理,只可惜真正能夠堅持的卻沒有幾個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畢業論文查重,引用別人的也要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