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均衡盾紋
-
2 # 華蓋83780506
因為感光原件的大小不同,主要區別還是解析度。細節上還包括寬容度對影調的影響,色彩上的色深等,這些在半幅和全幅區別不是很明顯,中畫幅的區別就比較大了。至於大畫幅,因為幾乎是頁片(膠片),最小的4X5也是全幅感光原件的13倍大,已經不是手機或電腦上看的電子檔案的追求了,無論黑白或彩色頁片,還是肉眼直接觀看原片光放後的紙質相片,才是最完美的視覺,如果條件有限,用哈蘇X5掃描後微噴也是相當震撼的。
-
3 # 我是豆子啦
想讓你看出區別就有區別,不想讓你看出區別就沒區別,別矯情。在電視上看巨幅油畫和大師的手稿一樣清晰,同樣的道理。
-
4 # 使用者6317220047
這裡涉及到兩個與數碼相機有關的問題。畫素多少?每個畫素吸收的光能多少(畫素尺寸)?
第一個問題是大部分人考慮的,畫素多,代表列印尺寸大。比如6000x4000畫素,印表機解析度150DPI。那麼做個除法6000/150=40英寸。4000/150=26.6英寸那麼這個印表機輸出的照片最大的尺寸是40英寸 X 26.6英寸。
印表機解析度不變。畫素越高,輸出尺寸越大。電腦螢幕其實就是列印,是軟列印。電腦螢幕解析度是不變的。偽4K顯示器,摺合解析度差不多130DPI。並不高到哪裡去。數碼畫素長邊4000,就足夠在偽4K顯示器上看的非常清楚了。
第二個問題被大多數人忽略,就是每個畫素接受多少能量。接受能量越多,色彩越好,噪聲越低。所以感測器尺寸恆定的前提下,畫素越高,成像質量理論上越差。例如諾基亞有一個1億畫素的手機,拍的好嗎?據用過的人說是一塌糊塗的。因為,這只不過是在同一塊感測器上玩分割。分割的越多,感測器的效能下降的越厲害。這也就是目前手機拍照還不如照相機的一個道理。單個畫素的尺寸實在太小了。
畫素尺寸小還帶來防抖系統的問題。假設手震引起的位移量相同,小畫素走過的距離會多一些,所以,小畫素需要有更好的防抖系統來輔助。給照相機設計增加了難度。
第三個問題就是縮圖損失,你想,一幅很大的畫素畫面,比如12000X8000,要在一個3000X2000的顯示器上展現出來,就需要縮圖。縮圖會引起很多細節損失。所以在電腦上現實全幅的時候,適合電腦顯示器的畫素大小會呈現最佳效果。比如4500X3000的照相機會比一個12000X8000的照相機在3000X2000的顯示器上呈現更好的視覺效果。
請用印刷的思維去考慮這件事情。
-
5 # 非凡的土豆
只說一點,目前最好的手機攝像頭拍出的照片放到電腦上看都是慘不忍睹的。不信你拿出你的iphonex,華為各種萊卡認證,nokia各種蔡司認證,sony自家相機,六七千的三星試試看!!在2000塊錢的單反面前都是渣渣,連800塊錢的卡片機都比不上
-
6 # 古銅色攝影
區別肯定有,你說的這個範圍太大,畫幅,鏡頭、焦外,色彩都是有很大區別,會看的在手機上也可以分辨一些,至於怎麼看出來,只能說需要多看,沒有什麼捷徑,還是先多玩,玩的越多你的眼力會有提升,老手看一張照片大致就知道什麼焦段拍攝的。
-
7 # 無花無花
這個問題首先要搞清楚這幾種規格的本質區別在哪裡。APS-C畫幅、全畫幅、中畫幅是指的感測器的尺寸的大小有“全”有“中”有“大”,按順序由小到大排列APS-C畫幅<全畫幅<中畫幅<大畫幅。這個尺寸大小能說明什麼呢?單反中的感測器,相當於以前傳統膠片相機的膠片。很顯然,膠片的尺寸越大,所記錄的資訊也就越多。所以數碼相機的感測器尺寸越大,其感光面積就越大,同畫素下單位畫素的密度較低,相對而言同等感光度下影象噪音更少。同時,全畫幅以及以上的相機與鏡頭的鏡頭焦距轉換率為 1:1,能夠更加有效地發揮廣角鏡頭的大視角作用,確保廣角超廣角鏡頭視野得到應有的發揮。簡單地說,就是感測器尺寸越大,畫質越好,高感越好,色彩越好,視角也好。
這種區別要體現在大尺寸的顯示裝置上,尺寸越大體現的越明顯。而如果是放在手機上,說實話看不出太大的區別,因為手機的顯示螢幕實在太小了,即便一張照片的分別率再大再清晰,如果顯示裝置的解析度不夠,也是難以顯示出來的。
而在電腦上,就能看得出區別了。首先是(高感的)清晰度,然後色彩的豐富和層次,都是非常明顯的,越高階的機身拍攝的照片,給後期修圖留下的空間也就越大。
-
8 # 悟悔
放大看區別更大,感測器更大,接收光線的能力更強,光訊號更強,響應的早點就少,畫面乾淨,沒有塗抹的感覺,apsc在這上比後兩者要差一些,但是也不是不能看。畫面的細膩程度也不一樣,同等解析度的照片,感測器更大的更細膩
-
9 # 光線攝影學院
不檔次的單反或者微單,其畫質究竟存在什麼差別呢?如何才能看出這些差別呢?
如果你有專業顯示器,那麼,就可以看出不同數碼相機之間的更多不同了
根據我多年的經驗,我來談談我的幾點看法:
一、其實,不客氣的說,從解析度的角度來說,其實沒啥區別
應該說,大多數數碼相機的解析度,都是夠用的了,這個沒有必要過於在乎了。
當然,超過2000萬以上畫素的數碼相機,在後期裁剪的時候更有優勢。
當然,超過3000萬以上畫素的數碼相機,對於列印巨幅照片更有明顯的優勢了。
可是,你真的需要列印巨幅照片嘛?你家裡有多餘的白牆可以掛大照片嗎?其實,家裡是不適合掛照片的,因為照片太具體了,看幾天就看膩煩了。
如果是投稿,雜誌最大的跨頁,一般也就是A3尺寸了,封面A4或者16開而已,幾乎所有的主流數碼相機都可以輕易滿足了。
可是,我們的電腦螢幕,即便是蘋果27寸imac,也就5k解析度了,1500萬畫素而已。
你不管用多大的電視機,現在也就是普遍4k了,800萬畫素,當你隔幾米的距離來看,其實所有的數碼相機幾乎都是綽綽有餘的了。
二、從銳度的角度來說,這個主要是鏡頭和後期銳化的問題了
這個不多說了,關鍵還是鏡頭,以及快門速度了。如果你用著專業相機和專業鏡頭,可是在快門速度不夠的時候,不願意使用三腳架,也是沒有什麼銳度的了。
銳度這個東西,有點玄學的意思了。一般人也不在乎這個東西。
專業人士,還是要儘量購買專業鏡頭,儘量使用三腳架,儘量認真學習銳化的技巧了。
在A3尺寸和更小的尺寸,其實底片的大小不是很重要了,松下微單,用了好的鏡頭,也一樣有很不錯的銳度了。另外,你敢說,索尼全畫幅微單的銳度就一定比富士APS微單要強?我是說在A3尺寸。
三、從噪點、純淨色彩、通透,來說,這個區別主要是高ISO感光度了
松下微單,甚至1英寸的松下卡片機,你敢說ISO100的色彩不夠純淨不夠通透?
其實,這個,主要體現在高ISO感光度了。
全畫幅單反或者微單,用ISO1600以上,其噪點、色彩、通透,都比aps好,比松下好了。
四、具體來說手機上觀看照片
這個,我主要談談影片,對於影片來說,如果是在電影院觀看,螢幕巨大,那麼,松下微單拍攝的影片,其背景虛化是完全夠用的了,可是,如果你在手機上,那麼,背景虛化就不夠用了。
背景虛化的程度,螢幕越小,則要求虛化越厲害,螢幕越大,則虛化就沒有必要那麼厲害了。
因為現在都是小螢幕觀看影片,所以,全畫幅就很重要了,全畫幅的背景虛化能力最強最厲害了。
五、具體來說電腦上觀看照片
這個,電腦顯示屏的品牌和尺寸,就太多了。
如果你是一個業餘顯示器,而不是專業顯示器,其實你也不知道究竟有些啥區別了。
一般來說,要鑑定畫質,還是要用專業顯示器了,最好用蘋果imac來衡量了。
總結一下: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主要是評價背景虛化能力和高ISO感光度的能力了。
底片越大,則背景虛化能力越強,這個對於小螢幕非常重要。
底片越大,則高ISO感光度越厲害,這個對於乾淨和通透就非常重要了。
-
10 # 輕愛好
一般情況下來說,不放大沒區別,區別更多的是由鏡頭的不同造成的,鏡頭的焦段不同,畫面視角肯定是不一樣的,還有一點很重要的就是焦外,不同鏡頭的焦外畫質差異很大,這個即使縮圖了也能明顯看出來,比如光斑的效果,虛化程度,虛化效果等,這個跟畫幅沒有關係,完全看鏡頭的檔次,比如m43上的奧巴pro系列定焦頭的焦外就可以完爆全幅定焦狗頭,這個在手機上也能一眼看出來,刀銳奶化估計很多人都聽說過,刀銳在手機上不放大看是看不出的,但是奶化是很容易看出來的。
最後來說說機身畫幅的區別在什麼時候下才能看出來吧,首先早知道畫幅對畫質到底有何影響,最大的影響就是高感不同,所以在極限弱光環境下拍的照片,不同畫幅拍出來的是不一樣的,雖然縮圖會消除掉噪點的影響,但是高感差的機器不光噪點會多,色彩還原也會出現偏差,所以,畫幅大的機器,在弱光下的色彩還原通常會更好,這一點在手機上也可以看出來,其他就差別不大了,比如說寬容度的區別,只有在大光比場景加後期重度修圖的時候才能看出來(要麼就是曝光失敗靠後期補救),所謂的畫幅大虛化更好其實也是要和鏡頭掛鉤的,就不劃分在機身的區別裡了。
以上,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
11 # 菲林視界
前三者呢,理論上在手機上看都沒什麼區別。
你放大看才能感受到更大畫幅的震撼
而大畫幅…一般都直接看底片或者看印相了
其實這個區別它不是畫幅直接決定的,是口袋裡的錢直接決定的……全畫幅的綜合性價比肯定是比較高,但是考慮到入門門檻加進來的話,APS C絕對是最輕鬆的。
至於中畫幅和大畫幅,人家設計之初就不是讓你和全畫幅甚至是APSC比的
總感覺就好像你開了一輛CIVICtype R
但是蘭博基尼和柯尼塞格是不會理會你的
回覆列表
全畫幅對比APS-C的優勢在於高感更好,中畫幅和大畫幅對比全畫幅的優勢在於畫素更高,圖片細節更好;但是在感測器發展到現在,上面這些優勢的差距已經越來越小了,尤其是不是用於商業大幅面使用,只是在手機或者電腦螢幕上面看圖的話,上面所說的這些差距並不會有特別明顯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