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李永進母嬰營養指導
-
2 # 早教育兒唷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這樣的經歷,去逛母嬰店的時候有店員要給寶寶做微量元素檢測。一般就是抽點血或者拔幾根頭髮,要不就是夾一下手,就能測出寶寶缺什麼元素。難道寶寶食慾不好、長不高、睡不好這些不健康的現象,都是缺微量元素引起的嗎?
答案是No!
目前為止,國際上對於微量元素的檢驗還沒有一個準確、統一的標準。早在2013年,國家衛生計生委就明令禁止各級各類醫療機構針對兒童開展非診治需要的微量元素檢測。透過手指上那一點點血或者幾根頭髮是根本不可能測出什麼結果的,夾夾手指就更荒唐了。那些要求檢測微量元素的店和機構大多是為了賣補充劑做鋪墊,而利用很多家長對寶寶健康的關心。
如何知道寶寶是不是缺微量元素?
如果說檢測微量元素是不靠譜的,那麼要怎麼判斷寶寶是不是缺啥呢?
事實上,只要平時讓寶寶好好吃東西,注意飲食的營養均衡,經常帶寶寶曬曬太陽、走動走動,一般是不會缺乏微量元素的。
微量元素太多反而有害
微量元素雖然很重要,但是也不是越多越好,物極必反嘛。特別是透過補充劑補充的,過多的微量元素反而給身體造成負擔,甚至可能會引起微量元素中毒。
比如鈣補過頭可能會造成結石。而鋅補過頭可能會讓寶寶出現噁心、嘔吐、發熱、肚子疼,甚至造成急性腎功能衰竭。
各種微量元素之間會相互牽制,長期給寶寶補充微量元素,可能會出現問題。比如,鈣和鋅會影響鐵的吸收率,鐵也會降低鋅的吸收率;如果鐵補多了,會使鐵、鋅、銅等微量元素代謝在體內失衡,降低機體免疫力,並可能使血清中鐵離子濃度增高,有可能會導致小兒心肌受損。
各個階段的寶寶飲食注意點
根據中國營養學會最新推薦的《中國0~6歲兒童膳食指南》,不同年齡的寶寶有不一樣的飲食注意點:
6個月內:母乳餵養是最佳選擇,沒有吃母乳的就好好吃配方奶。
純母乳餵養和採用配方奶粉人工或混合餵養的足月寶寶,一般不需要額外補充鈣劑,只要從出生半個月後到2歲補充維生素D,每天10微克(400IU),促進鈣的吸收,如果日照充足,可在醫生指導下減量。
6個月後:合理新增輔食,由少到多、由稀到稠,循序漸進,逐漸增加輔食的種類與數量。
1~3歲:從母乳或乳製品為主逐步過渡到食物多樣化,包括穀類、蔬菜和水果類、魚禽肉蛋類和油脂等,培養寶寶良好的進餐和飲食習慣,不偏食、不挑食,也不能暴飲暴食。
3~6歲:飲食清淡,以穀類為主,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適量的魚禽蛋和瘦肉,每天飲奶,常吃大豆及其製品,選擇健康零食,少喝含糖高的飲料。
天然健康的食物是寶寶最好的營養來源。寶寶挑食、不吃飯確實是家長們的難題。但是,天然健康的食物永遠是我們人類最好的營養來源,補充劑是沒法替代的。而且長期補充劑過量,會對寶寶身體造成傷害。所以,還是要努力點,想辦法幫寶寶養成好好吃飯的習慣。
另外三歲之後是寶寶比較重要的時期,是孩子身體的快速成長期,同時也是寶寶開始培養識字的最佳階段。當然學習這種東西不能強迫寶寶,容易讓他對學習產生反感牴觸,導致以後教育事倍功半。最好的方法就是培養興趣。一是尊重孩子興趣想法,多陪伴他,透過玩的方式讓他喜歡上學習。搜尋【貓小帥學漢字】應用有驚喜哦,比如:我家閨女喜歡搶手機,我就根據她的喜歡,效果非常贊。裡面很多冒險故事,教寶寶識字,還有遊戲鞏固。
回覆列表
明確的告訴您,如果寶寶食慾睡眠身高體重在正常範圍內的話,不用。
理由如下
1、目前寶寶的餵養,無論是母乳餵養還是奶粉餵養,狀態良好的3個半月的孩子,不會缺乏營養素的。
2、除了必要的維生素D補充,其他不用補充微量元素。
3、6個月新增輔食,過早過晚新增輔食都有發育暫時發育遲緩、鐵缺乏的風險。
4、希望家長多聽大醫院專業醫生的建議,避免非正規機構的誤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