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謝亞鐵
-
2 # 卓然堂
漢代玉雕,是高古玉中最後的巔峰時期。漢代玉雕在西漢早期繼承戰國玉雕傳統,創造出不少精美的玉器,所以戰國中晚期及西漢早期的玉器很難區分,習慣上統稱戰漢玉器。
但是漢代玉器很快走出了戰國玉雕工藝的陰影,有創新,有突破,開創了漢代玉雕的一片新天地。加上漢代開通了西域,和田玉料供應有了保障,使玉器製作業有了很大發展。
首先,從用途上,漢玉明顯的擴大了玉器的應用範圍,玉器幾乎無所不在。除了傳統禮玉外,日常器皿如耳杯,裝飾佩件如頭飾、雞心佩,祈福避邪的佩件如翁仲、剛卯、嚴卯、司南佩等,小的把玩藝術器如避邪獸、熊、羊、豬等動物圓雕等,兵器劍上的玉具,葬玉如玉琀、玉握、玉覆面、玉塞,以及玉衣,不一而足。
從器型上看,漢玉種類繁多,最明顯的是圓雕及器皿明顯增多,而不侷限於戰國片雕為主的器型。
從工藝上看,一些新的治玉琢玉技法也有突破性發展。著名的漢八刀,可能得益於葬玉風行,為應不時之需而創造的簡單易行的快速琢玉法,卻有意想不到的藝術效果,抽象但傳神,為後世景仰膜拜。同樣著名的遊絲工,可能得益於鐵器的使用,也與之前治玉的線條技術迥然不同,常可在玉器上新增神來之筆。
至於文化韻味,戰國之前的玉器多為禮玉,自然充滿神秘感及內在含義,更耐人尋味。而漢玉的世俗化進展,使“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雖然漢時用玉的尋常百姓,仍是王公貴胄。
分享幾件戰漢玉器及西漢玉器。
-
3 # 吳抒文
古玉盤玩和收藏的時候基本戰漢玉器不分家,戰國晚期玉器和漢早期玉器如果不是藉助科學儀器測試和細分,傳統眼力學是很難分辨的。
漢代玉器加工手段和加工方法有了很大提升,有名的例如漢八刀和解玉砂等,其中解玉砂到現在加工具體方式都是個迷。
說到古玉文化,戰國持續了250年左右,學術上倒是空前繁榮的百家爭鳴,百花齊放,哲學到了一個新高。我也說過:戰國之亂起點是學術是多和雜。秦基本獨尊法家,所以一統天下。劉邦和蕭何都做過秦的官吏,這個道理他們懂得。所以,漢開始獨尊儒家,這是為了規範社會次序,和諧管理老百姓和官吏,政治和文化相互影響,最後影響到了藝術品和工藝品發展的方向。
戰國講究個性張揚勇猛,漢的文化內涵宣傳比較單一的儒家文化。
附一下上海和徐州博物館藏戰漢玉器。
-
4 # 東山草堂珍玩
漢代玉器是在戰國玉器的基礎,繼承和發揚。讓玉器逐漸走下神壇,溶入百姓家!從制玉技術,應用文化推向巔峰!從材料的選擇上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內容上體現了民族情懷。
-
5 # 古玉東兮堂
春秋戰國諸侯國眾多,雖然名義上還是以周王為天下共主,文化主流上都融於華夏,但是各諸侯國的文化各自獨立發展,差異明顯,異彩紛呈,百家爭鳴!這種多彩多姿也反映在這一時期的玉器的玉器製作上,具有強烈的地域風格。漢統一天下後,主流文化延續了楚文化,風格開始統一,色彩當然不及春秋戰國。
-
6 # 愛玉者說
誠如提問者所說戰漢古王是繼承發揚的關係,但得不出漢玉器工藝性高於戰國,但文化韻味不及戰國的結論,當然提問者是疑問句。首先玉器的製作離不開工具。戰國時期正是青銅工具向鐵質工具轉變,毫無疑問鐵質工具優於青銅工具。其二玉器的製作受國力的限制,戰國七雄雖都稱雄一時,唯秦一統中華。大多君王未能領略“會當凌絕頂,一攬眾山小”帝王情懷,氣量不足。戰國諸國受國土.人口.財力的限制缺乏登頂的實力。俗話說眼界有多高,境界有多高。再者戰國時期戰爭多發,滅國頻仍,冶玉環境與漢相差遠矣。戰國玉器張揚.富有野性,這正好符合當時們的社會環境。從釆用的玉石質的也與漢有一定的差距。劉邦是楚華人,漢代玉器是以楚國文化為基礎兼收幷蓄而成。遊絲毛雕是漢冶玉的精髓,其成就令今天的大師汗顏。遊絲毛雕陰線細而深刻,圓轉處毫無滯澀,精美畫面時隱時現非折光處幾不可見。可以說漢代玉器的型.神.韻全面超越了戰國。戰國是因,漢代是果。戰國是基,漢代是塔。漢代玉器是中國玉文化的巔峰,後人只能仰視其不朽的神彩。(文中圖片為個人藏品,前六張為戰國後三張為漢)
回覆列表
不認同。戰國玉器仍蘊含神秘色彩,符號溢位的文化並不強烈…漢代玉器對文化的舖陳是廣博的,較戰國直白了很多,而且不乏文化與生活結合緊密的題材…玉印,“皇后之璽”端莊秀美,至今為印學的典範…玉瑞獸,大多大氣而和善的神態,寫出了漢朝的威儀…玉蟬,精美絕倫,不鳴也驚人,為歷代所仿學…玉舞人,形神畢肖,把動感成功引入玉雕,功澤千秋…隱身玉龍,把龍的幻化瞬間形象寫入玉器,開玉雕藝術化手法的先河…玉剛嚴卯,工字佩,玉司南等等都是玉文化發展到極致的物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