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3
回覆列表
  • 1 # 塞外馬營

    要說歷史記載第一感覺就是這是史志部門工作者該乾的事情,大都記載著偏向政治,輸出內容並不多。

    真正的史志在民間,偏向生活民風民俗的記載,內容更為豐富,因為地方誌編寫者往往不是政府單位工作者,所以內容不受侷限,可以大顯身手!

    數風流人物還看民間能手!

  • 2 # -Safely生活

    當時秘密,後來肯定不秘密了。

    古代皇帝有史官,記錄國家發生的大事,皇帝的起居等等,而且所記錄的東西皇帝不能看。好像是唐太宗李世民把這個制度給打破了。朝代滅亡,後朝一般都會修史,就是依據前朝的史料。

    還有一些隱秘的對話記載的很詳細,其實是虛構的。例如《左傳》裡的一些記載。這是為了讓歷史更加生動而做的。

  • 3 # 弘農遺民

    這是中國史學史的問題,能寫一本書,民國最好的是金毓黻的《中國史學史》,目前這方面比較不錯的是北師大的白壽彝先生和復旦的朱維錚先生,以上三位都以作古。

    綜合前人的論述,我們在這裡簡單聊幾句。最早的記述歷史的是巫,一個部落或者部落聯盟裡最有文化的就是巫,歷史的記述者是由巫慢慢分離出來的,成為歷史的專門記述者。《漢書藝文志》說“左史記言,右史記事.”,從班固所寫我們知道在中國早期歷史記述已經固定下來,應該在王的兩邊,分工明確,成為第一批史官。

    你們現在能看到的最早記言體史書為《尚書》,記事體史書為《春秋》。這兩部史書都是孔子整理刪減而成,有魯國自己史書的記載,也有孔子曾經周遊列國,觀看列國史書的記載,特別是問禮於周。具前人推測孔子應該在成周看到夏商周三代遺留的文化典籍,所以孔子說“周監於二代,鬱郁乎文哉,吾從周。”

    孔子之後又延伸出紀事的春秋三傳(左傳、公羊和穀梁)和記言的《國語》《戰國策》。那麼各國有沒有史官的記錄,回答有,我們在《史記》中的澠池之會,可以看到各國有史官來記述歷史,而且這一時期都是秉筆直書的。晉國的董狐直筆和齊國的南史氏都是這一時期的典範。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在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博士齊人淳于越反對當時實行的“郡縣制”,要求根據古制,分封子弟。丞相李斯加以駁斥,並主張禁止百姓以古非今,以私學誹謗朝政。秦始皇採納李斯的建議,下令焚燒《秦記》以外的列國史記,對不屬於博士館的私藏《詩》、《書》等也限期交出燒燬;有敢談論《詩》、《書》的處死,以古非今的滅族;禁止私學,想學法令的人要以官吏為師。此即為“焚書”。但是民間還有大量留存,西漢初的伏生口授《尚書》和魯恭王破壁得書,也證明在秦始皇焚書時,民間也有大量保留的史書,

    真正對秦漢歷史記述傷害最深的,是項羽和蕭何,“沛公至咸陽,諸將皆爭走金帛財物之府分之,何獨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圖書藏之”,從史記的記述可知蕭何大量收集為秦丞相、御史的所掌管的律令、地圖、檔案等各種寶貴的資料,史書保留不多。之後項羽焚燬咸陽,大量史書付之一炬。西漢建立後,首位宰相蕭何原為縣中小吏,注重的是例律的發展,但西漢政府也開始收集歷代文獻,到漢武帝時總其大成,才有司馬遷的《史記》。

    之後的史書記載,私人修纂較多,前四史就都是私人修纂。南北朝時期崔浩著魏史而身亡,也是個例子。最終把歷史記述收為國有,是在唐代。唐初官修六史:即《晉書》《梁書》《陳書》《北齊書》《周書》《隋書》六部,後來李延壽私人編修但獲得政府批准而列為正史的《南史》和《北史》。之後的二十四史中,只有歐陽修的《新五代史》為私人修纂。

    官修史書,大體上過程:皇帝在世時有起居注,這裡特別說一下皇帝自己是不能看起居注的,唐太宗就要看自己的起居注,史官是不讓看的。皇帝過世後,在起居注的基礎上編纂實錄,編纂好後存入國家檔案館,明清兩代存放地點為皇室晟。一個朝代滅亡後,下一個朝代以上一個朝代的實錄為基礎,編纂成前朝史書,《元史》的編纂用了六個月,就是以大將徐達從元大都繳獲的元十三朝實錄和元代修的典章制度史《經世大典》為基礎上編纂的。

    那麼民間的史書,多以什麼形式存在哪?最早的是南北朝時期門閥大族的譜系,特別是南北朝民族大遷徙,門閥士族為了保持在政治上的優勢,必須保持血緣的純淨性,家族譜系要清晰,所以家族譜系的編纂到了無以倫比的高度。由此衍生出很多史書的記載,酈道元的《水經注》亦可以看作是家族譜系的一種衍生。

    還有一種是史料筆記,最早西漢末年的《新序》和《西京雜記》等,以後歷代都有,為研究一代或一個期間文化為後人提供不少資料,但也有缺點。這種以作者自身的學問,愛好,身份等多方面的社會因素會影響史書的真實性。

    還有一種就典章制度的史書,中國史書有所謂的“三通”,即唐朝杜佑的《通典》、宋朝鄭樵的《通志》、元朝馬端臨的《文獻通考》。後人又把續通典、續通志、續文獻通考、清朝通典、清朝通志、清朝文獻通考、清朝續文獻通考合稱為「十通」。

    中國的史書浩如煙海,是與我們傳承的幾千年文明分不開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裝修用竹地板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