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在三線城市,適合做什麼小生意呢
7
回覆列表
  • 1 # 環球老虎財經

    既然是給,為什麼只給了三萬元,現在這個社會中,三萬元能做的事情太少了。買一部蘋果X 都要將近一萬元了,三萬只能買三部而已,但是既然是給的,那就不是自己勞動所得,所以不管怎麼用,都是沒有風險的,虧光了也不會影響自己,那就做收益最大化的投資,當然也要面對風險最大化的虧損。

    首先拿到三萬元,先做收益比較高的外匯,因為槓桿比例非常高所以收益也就高了,當然風險也是很高的,先做個1:50的槓桿(50倍還算正常的)這個時候方向判斷錯,分分鐘結束戰鬥,但是如果方向判斷對,3萬元賺到30萬是可以的。

    在低一層風險的就是期權,期貨這些,配資槓桿不會很高,同樣風險也就底一些,也是會出現爆倉風險,1:10左右的槓桿,3萬等於30萬來操作,虧損10%之內都是還能繼續操作的。所以還是平穩一些的。期權也一樣,3萬元的手續費,差不多可以配資保證金30萬左右。主要都需要方向判斷正確。

    再往下就是股票。股票風險一般,收益相比較也是一般。股市市場比較平穩,資金不會虧損光,收益也是有限制,每天最高是10%,所以一般人會選擇股市。

  • 2 # 一葉凡塵一理財

    花500元買1份意外險,一份消費型的重疾險20萬,一份醫療險,然後會拿出4000元做風險投資也就是股票市場,拿出1萬元買一份靠譜的pop,年華收益10%,剩餘的15500做基金定投,指數基金一半股票型基金一半,綜合年化收益15%,保守年化收益2500元,股票投資選擇分紅比較高的上市公司持股時間為3到5年,這樣的一份資產配置既考慮了人身風險,要綜合評估了投資風險,如果這樣持續下去就可以讓自己的資金產生源源不斷的現金流,同時如果人生出現疾病等不可預知的風險,不會花去我們投資的基金,這樣的組合和建議大家滿意嗎如果贊同歡迎大家點贊支援

  • 3 # 迷路的小蟻

    很多人把錢存在銀行,是因為銀行存款安全、不需要費心。其實現在的理財方式多種多樣,可以分散投資,一來降低風險,二來提高收益,還是比較好的。

      存銀行活期

      雖然銀行活期利息很低,但其安全性卻是其他理財方式無可比擬的。如果錢隨時要用,且追求極高的安全性的話。銀行活期是最好的選擇!

      銀行定期

      如果3萬塊錢一段時間內不會有其他用處,可以選擇銀行定期存款,利息比活期的高不少。

      餘額寶

      餘額寶安全性在銀行之下,收益在銀行之上。可以說是安全與收益兼顧的理財方式了,並且可以隨時取出來,算是一個很不錯的理財方式。

      基金

      由於銀行基金一般要求最低額度較高,所以我們可以選擇購買股票型基金。不過這類基金並不是一定能賺錢的,其類似於股票,需要看操作。如果對該方面有一定了解,且有一定水平的話,基金帶來的收益會挺高的。

      p2p理財

      三萬元還可以選擇投資p2p理財產品,投資門檻低,期限靈活,收益可觀、取現便捷。還是很值得一投的。

      三萬塊錢怎麼存利息高

      金字塔儲蓄法

      金字塔儲蓄法就是把一筆資金從少到多分成幾份,存入不同的銀行定期。當有小額的資金需求,就可以取出資金小的那部份,從而不影響其他資金的利息收入。

      金字塔儲蓄法比較適用於在1年內有用錢的需求,但又不確定何時使用和一次用多少錢的情況。用這種方法存錢,不僅利息比活期高,而且在取出用錢的時候,也可以降低利息損失。

      十二存單法

      十二存單法就是在每年的12個月都存一筆1年期定期。比如說每個月發了工資,都拿出一部分錢存入1年期的定期,1年下來你就有了12筆定期存款。從第二年起,每個月就有一筆定期存款到期,如果急用錢就可以取出;不用錢的話,也可以繼續存。

      十二存單法的好處就是:不僅能獲得高於活期存款的利息,同時從第2年開始,每個月都有一筆錢可以靈活使用。如果不用,加上新存的錢繼續做定期,就既能靈活地使用存款,也能得到定期存款的利息,兩全其美。

      階梯儲蓄法

      階梯儲蓄法跟十二存單法比較類似,將1筆現金分成3份,分別存1到3年期的定期,每一筆定期到期後再存3年的定期。這樣3年後持有的存單就全部為3年期,只是到期的期限不同,依次相差1年。

      階梯儲蓄法的好處和十二存單法一樣:爭取定期高利息的同時,又能保證錢每年能夠取出,非常的靈活方便。

  • 4 # 星空之下3555

    可以銀行儲蓄+P2P理財:不要看不起銀行儲蓄,這是最為傳統的理財方式,它的好處就在於能幫助大家養成愛儲蓄的好習慣。另外,投資者可以購買P2P理財產品(三益寶等),收益較高,穩定性也高。對於收入不高又不願冒險的人來說,這種搭配能獲得對其而言最大的收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現在房子越來越貴,幾十年後還會這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