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秦帝嬴政

    秦始皇在決心發動統一戰爭之後,秦國內部在選擇第一個攻擊目標這個問題上產生了分歧,主要有兩種針鋒相對的主張:這其中以李斯為首的一批大臣提出首先集中兵力一舉吞併南韓,另一種意見就是以韓非為代表的大臣主張先滅了趙國。

    戰事在即,內部出現這種分歧,該怎麼辦呢?

    李斯是秦始皇的親信,王朝重臣,他的主張不無道理。三晉之中,南韓的勢力最弱,並且地理位置最為靠近秦國。首先消滅南韓,為開展下一步站略部署掃除了第一顆絆腳石,同時也進一步擴大秦國勢力,這種好處是顯而易見的。

    韓非則不然,他本人是南韓人,本來就是受韓王委派,特意到秦國來遊說秦王,以保自己的宗國延續。為了達到自己的這個目的,他必須提出一箇中肯的意見,既能讓自己的國家免受摧殘,同時又能幫助秦國一統天下。他提出的首先滅掉趙國,也是有道理的。他說,南韓向秦國稱臣納貢已經三十餘年,並且經常協助秦國出兵攻擊別的國家,它根本對秦國不能造成任何威脅。而近在咫尺的趙國則不然,它向來與秦作對,多次參與、組織合縱攻秦,並且國力強大,目前是秦國一統天下最大的障礙。所以他認為秦國應該要先攻趙,滅了趙國後,其它的幾個國家也就好辦了。

    李斯、韓非的意見,秦始皇都看在眼裡。他明白得很,李斯忠心耿耿,一心想輔助他奪取天下,建立萬世霸業。韓非的意見也很中肯,雖然他的出發點不是為了幫助秦國掃滅六國,而是為了讓秦趙相拼,削弱秦國勢力,藉以儲存自己的國家。但是精明的秦始皇還是從韓非的意見中看到了非常有用的東西,那就是必須在正式發動統一戰爭之前,先要給趙國以狠狠打擊。

    為什麼要採取這樣的策略呢?如果先攻擊南韓,一方面勢必造成趙魏等國聯合起來援助南韓,使秦國即使是破韓,也要付出慘重的代價。另一方面,主要是一旦供韓,必然引起其他國家的警覺。而先攻趙則不然。鑑於秦趙兩國實力的接近,秦攻趙,勝敗難定,其他各國不敢枉然出兵相助,害怕一旦幫錯了物件,造成滅國之災,另一方面,他們也各自在心理打著如意算盤,兩強相鬥,必然互有損傷,則既可坐享太平,又不傷及自己的元氣。這樣,秦一旦首先攻趙,必然集中精銳之氣,重挫趙軍銳氣,在進攻其它各國的時候,必然使趙無暇援助。

    秦始皇十一年 (公元前236年),秦軍開始大舉進攻趙國,這期間雖然遇到了趙國的頑強抵抗,卻大大消耗、削弱了趙國的實力。等到趙軍逐漸喪失了牽制秦軍、救援韓魏的能力,秦始皇立即轉移站略目標,發動起消滅六國的戰爭,矛頭直指南韓。

    秦始皇十六年(公元前231年),秦始皇將戰略目標鎖定於消滅南韓。九月,秦軍大兵壓境,南韓為了延續一線生機,割地向秦求和,獻出了南陽全境。然而,戰爭機器已經啟動,不可能會停下來。秦始皇沒有給南韓任何機會,勢在必得。佔領南陽之後,第二年就命令內使騰滅了南韓,活捉韓王安。公元前230年,南韓滅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汽車有紅色的尾部猜燈謎堤示(有四個字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