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鯉抄 這是我最先想到的,古風歌不得不聽系列
寧武皇仁光九年錦文軒刻本《異聞錄》載:
扶桑畫師淺溪,居泰安,喜繪鯉。院前一方荷塘,錦鯉遊曳,溪常與嬉戲。
其時正武德之亂,藩鎮割據,戰事頻仍,魑魅魍魎,肆逆於道。兵戈逼泰安,街鄰皆逃亡,獨溪不捨錦鯉,未去。
是夜,院室倏火。有人入火護溪,言其本鯉中妖,欲取溪命,卻生情愫,遂不忍為之。翌日天明,火勢漸歇,人已不見。
溪始覺如夢,奔塘邊,但見池水乾涸,蓮葉皆枯,塘中鯉亦不知所蹤。
自始至終,未辨眉目,只記襟上層迭蓮華,其色魅惑,似血著淚。
後有青巖居士聞之,嘆曰:魑祟動情,必作灰飛。猶蛾之投火耳,非愚,乃命數也。
上邪
公元二零一二年,陝西西安考古又發現一墓葬,透過墓誌銘可判斷其為一位將軍與一位宗室女子合葬墓,主墓室存放雙人合葬棺槨,但合葬棺內卻僅有一具男性屍骨。
意外的是,墓誌銘上該宗室女子封號與史冊記載的一位同時代的和親公主封號一致。目前不知何故。
傾盡天下
周帝白炎死在稱帝十載後的一個雪夜。
這個草莽出身的皇帝不喜奢華,逼宮奪位後便廢棄了前朝敬帝所建的華美宮室,而每夜宿在帝宮內的九龍塔,死時亦盤膝在塔頂石室几案前的蒲團上,正對著壁上一幅畫像。
倘有歷過前朝的宮女在,定會認出,那畫上顏色無雙的女子,正是前朝敬帝所封的最後一位貴妃。
原來在傾國的十年之後,白炎終究追隨那人而去。他身後並未留下隻言片語。於是所有關於周朝開國皇帝的謎團,都與那懸於九重寶塔之上、隱在七重紗幕背後的畫像,一併被掩埋進厚重的史書裡。
牽絲戲
餘少能視鬼,嘗於雪夜野寺逢一提傀儡翁,鶴髮襤褸,唯持一木偶製作極精,宛如嬌女,繪珠淚盈睫,惹人見憐。
時雲彤雪狂,二人比肩向火,翁自述曰:少時好觀牽絲戲,耽於盤鈴傀儡之技,既年長,其志愈堅,遂以此為業,以物象人自得其樂。奈何漂泊終生,居無所行無侶,所伴唯一傀儡木偶。
翁且言且泣,餘溫言釋之,懇其奏盤鈴樂,作牽絲傀儡戲,演劇於三尺紅綿之上,度曲咿嚶,木偶顧盼神飛,雖妝繪悲容而婉媚絕倫。
曲終,翁抱持木偶,稍作歡容,俄頃恨怒,曰:平生落魄,皆傀儡誤之,天寒,冬衣難置,一貧至此,不如焚,遂忿然投偶入火。吾止而未及,跌足嘆惋。忽見火中木偶婉轉而起,肅拜揖別,姿若生人,繪面淚痕宛然,一笑迸散,沒於篝焰。
火至天明方熄。
翁頓悟,掩面嚎啕,曰:暖矣,孤矣。
眉間雪
彼時年少不知事 牽著師父的袖子 就天不怕地不怕
後來鮮衣怒馬少年意氣 不懂她可有可無的陪伴有何意義
然而江湖如潮
終於攜手同去 策馬獨歸
恍然想起那一年她在窗前仰頭任雪花落滿眉目
等著他抬袖去拂
所謂的江湖路
不過是她撐著傘 走向年幼的他
道一句 初心莫負
不老夢
終南有墳,名不老。客奇之,問何故,言乃淮南翁主媗冢。
元光二年上巳,媗於渭水之濱遇振翊將軍韓衿,悅之。明年,河水決濮陽,上發卒十萬救決河,使衿督。媗送別,訴心意。衿以其年尚幼,婉拒之。
後三年,衿戍定襄,媗託尺素,書:妾已及笄。
復三年,媗隨姊陵探長安,約結上左右。每逢衿,且喜且怯。
又三年,媗疾,久不愈。衿隨大將軍青擊匈奴,媗恐不復見,追大軍十餘里,終力竭。嗆血白衣,形銷骨立。
元狩元年,淮南衡山事發,陵媗皆下獄。衿欲面之,叩未央宮,額血流地,上弗允。媗殞,衿親葬於終南。後長安有歌曰:塋塋蔓草,歲歲不老;風雨如晦,死生為誰。
終南有墳,名不老。
花鳥卷
畫中少女,青絲如瀑,花鳥環繞,點點櫻唇,盈盈眼波,似有邀君入畫之意。久視之,不覺心神恍惚,身陷雲霧,轉瞬之間,已至畫中,畫中鳥語花香,遠山如黛,天水一色。夾岸而行,少女聲如鈴,放歌遂溪水。鶯鶯燕燕相聞,花花草草相生。顧盼而含羞,笑而不語。曲調將半,天色漸晚,轉身不見少女,雖憾而無悔。沿溪而尋,得見一山,遂越山,自畫而下,復歸人世。與畫中人對望之,只見少女笑語嫣然,眉眼脈脈,宛如初。
杏花弦外雨
對岸那些吳儂軟語的小調,不知唱了多少年。
其實中間的故事,總不過佳人才子,
悲歡離合,可就這麼一直唱了下來,
聽者也從未厭倦過。
白衣的書生,多情的佳人,
不如就偷些舊戲的情節,
寫一段相思空守的故事。
錦鯉抄 這是我最先想到的,古風歌不得不聽系列
寧武皇仁光九年錦文軒刻本《異聞錄》載:
扶桑畫師淺溪,居泰安,喜繪鯉。院前一方荷塘,錦鯉遊曳,溪常與嬉戲。
其時正武德之亂,藩鎮割據,戰事頻仍,魑魅魍魎,肆逆於道。兵戈逼泰安,街鄰皆逃亡,獨溪不捨錦鯉,未去。
是夜,院室倏火。有人入火護溪,言其本鯉中妖,欲取溪命,卻生情愫,遂不忍為之。翌日天明,火勢漸歇,人已不見。
溪始覺如夢,奔塘邊,但見池水乾涸,蓮葉皆枯,塘中鯉亦不知所蹤。
自始至終,未辨眉目,只記襟上層迭蓮華,其色魅惑,似血著淚。
後有青巖居士聞之,嘆曰:魑祟動情,必作灰飛。猶蛾之投火耳,非愚,乃命數也。
上邪
公元二零一二年,陝西西安考古又發現一墓葬,透過墓誌銘可判斷其為一位將軍與一位宗室女子合葬墓,主墓室存放雙人合葬棺槨,但合葬棺內卻僅有一具男性屍骨。
意外的是,墓誌銘上該宗室女子封號與史冊記載的一位同時代的和親公主封號一致。目前不知何故。
傾盡天下
周帝白炎死在稱帝十載後的一個雪夜。
這個草莽出身的皇帝不喜奢華,逼宮奪位後便廢棄了前朝敬帝所建的華美宮室,而每夜宿在帝宮內的九龍塔,死時亦盤膝在塔頂石室几案前的蒲團上,正對著壁上一幅畫像。
倘有歷過前朝的宮女在,定會認出,那畫上顏色無雙的女子,正是前朝敬帝所封的最後一位貴妃。
原來在傾國的十年之後,白炎終究追隨那人而去。他身後並未留下隻言片語。於是所有關於周朝開國皇帝的謎團,都與那懸於九重寶塔之上、隱在七重紗幕背後的畫像,一併被掩埋進厚重的史書裡。
牽絲戲
餘少能視鬼,嘗於雪夜野寺逢一提傀儡翁,鶴髮襤褸,唯持一木偶製作極精,宛如嬌女,繪珠淚盈睫,惹人見憐。
時雲彤雪狂,二人比肩向火,翁自述曰:少時好觀牽絲戲,耽於盤鈴傀儡之技,既年長,其志愈堅,遂以此為業,以物象人自得其樂。奈何漂泊終生,居無所行無侶,所伴唯一傀儡木偶。
翁且言且泣,餘溫言釋之,懇其奏盤鈴樂,作牽絲傀儡戲,演劇於三尺紅綿之上,度曲咿嚶,木偶顧盼神飛,雖妝繪悲容而婉媚絕倫。
曲終,翁抱持木偶,稍作歡容,俄頃恨怒,曰:平生落魄,皆傀儡誤之,天寒,冬衣難置,一貧至此,不如焚,遂忿然投偶入火。吾止而未及,跌足嘆惋。忽見火中木偶婉轉而起,肅拜揖別,姿若生人,繪面淚痕宛然,一笑迸散,沒於篝焰。
火至天明方熄。
翁頓悟,掩面嚎啕,曰:暖矣,孤矣。
眉間雪
彼時年少不知事 牽著師父的袖子 就天不怕地不怕
後來鮮衣怒馬少年意氣 不懂她可有可無的陪伴有何意義
然而江湖如潮
終於攜手同去 策馬獨歸
恍然想起那一年她在窗前仰頭任雪花落滿眉目
等著他抬袖去拂
所謂的江湖路
不過是她撐著傘 走向年幼的他
道一句 初心莫負
不老夢
終南有墳,名不老。客奇之,問何故,言乃淮南翁主媗冢。
元光二年上巳,媗於渭水之濱遇振翊將軍韓衿,悅之。明年,河水決濮陽,上發卒十萬救決河,使衿督。媗送別,訴心意。衿以其年尚幼,婉拒之。
後三年,衿戍定襄,媗託尺素,書:妾已及笄。
復三年,媗隨姊陵探長安,約結上左右。每逢衿,且喜且怯。
又三年,媗疾,久不愈。衿隨大將軍青擊匈奴,媗恐不復見,追大軍十餘里,終力竭。嗆血白衣,形銷骨立。
元狩元年,淮南衡山事發,陵媗皆下獄。衿欲面之,叩未央宮,額血流地,上弗允。媗殞,衿親葬於終南。後長安有歌曰:塋塋蔓草,歲歲不老;風雨如晦,死生為誰。
終南有墳,名不老。
花鳥卷
畫中少女,青絲如瀑,花鳥環繞,點點櫻唇,盈盈眼波,似有邀君入畫之意。久視之,不覺心神恍惚,身陷雲霧,轉瞬之間,已至畫中,畫中鳥語花香,遠山如黛,天水一色。夾岸而行,少女聲如鈴,放歌遂溪水。鶯鶯燕燕相聞,花花草草相生。顧盼而含羞,笑而不語。曲調將半,天色漸晚,轉身不見少女,雖憾而無悔。沿溪而尋,得見一山,遂越山,自畫而下,復歸人世。與畫中人對望之,只見少女笑語嫣然,眉眼脈脈,宛如初。
杏花弦外雨
對岸那些吳儂軟語的小調,不知唱了多少年。
其實中間的故事,總不過佳人才子,
悲歡離合,可就這麼一直唱了下來,
聽者也從未厭倦過。
白衣的書生,多情的佳人,
不如就偷些舊戲的情節,
寫一段相思空守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