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何必·矯情

    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是當前素質教育的重點。自然課作為一門實踐性很強的綜合學科,是學生創新與實踐的重要基地。在教學中,我著眼於自然小課堂,放眼於自然大課堂,努力挖掘培養學生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因素,作了一些有益的嘗試。一、疑問乃創新之始“疑問”在教學中的作用是舉足輕重的,它能誘發學生獨立思考,積極探索,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在自然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努力培養學生敢於質疑、善於質疑的素質。(一)營造和諧、民主的課堂教學氛圍,培養學生敢於質疑由於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學生習慣於教師的一問一答。在課堂上,學生只能被動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成為接受知識的“容器”;而少數教師也喜歡那些循規蹈矩的學生,對於常常提出問題的學生不感興趣,甚至譏諷挖苦,時間一長,學生不敢質疑,即使有疑也不敢問。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尊重學生,信任學生,創設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給學生自由發展、充分展示個性的空間。如學習《資訊的傳遞》時,我設計了一個問題:爸爸出差外地,我們怎樣通知他趕快回來。學生紛紛說出了各種辦法,如發電報、打電話等,還有的學生提出:“我能不能一邊打電話還能看到爸爸,給爸爸發一個E-mail可以嗎?”“到哪兒去發呀?”這樣,在老師創設的情景中,學生根據現代資訊傳遞的一些方法,勇於質疑,開闊了學生的思維,培養了思維的深度和廣度。(二)積極開展啟發式教學,啟發學生善於質疑教師在學生敢於質疑的基礎上,必須培養他們善疑。小學自然課是一門綜合性學科,涉及面很廣,而小學生好奇心強,求知慾旺,他們對許許多多的事物或現象感興趣,但是由於知識面窄,在他們的大腦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這就要求教師運用啟發式教學,適當點撥、啟發,教會他們質疑的方法。使學生明白可以在難點處、困惑處、無疑處、關鍵處質疑,可以在課文開頭質疑,也可以在課文中間或結尾處質疑,從而提高他們的質疑水平。如學習《保護大自然》一課時,我提出了第一個問題:看了課題後,你想到了什麼?學生們紛紛提出下列問題:1、中國的環境受汙染了嗎?2、環境汙染嚴重嗎?3、我們應該怎樣保護大自然呢?4、大自然與我們有什麼關係呢?在講到“環境亮出黃牌”時,為了讓學生認清環境汙染的危害性,我講了一個故事。題目是“從衛星照片上消失的城市。”和保護大自然的重要性二、動手為實踐之基蘇霍姆林斯基說:“在手與腦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這些聯絡起著兩方面的作用:手使腦得到發展,使它更加明智,腦使手得到發展,使它變成創造的,聰明的工具和鏡子。”這就是說,只有讓學生動手,才能讓學生思維的結果得到強化。在小學自然課中,安排了一些學生動手方面的內容,特別是教材中的“實驗”、“思考”小欄目及“製作”內容,為學生的動手實踐提供了廣闊的天地,教師要緊緊抓住這些內容,在教學中力求讓學生“動”起來,在動手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學生在主動動手活動中,思維會隨之展開,這樣才能調動多種感官參與,他們的想象力、創造力才會進一步被激發,從而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在學習《紙風車》這一課時,有一個拼圖遊戲:要求學生把課本最後一頁的“中國政區拼圖”剪下來,剪成各個省級行政區,然後以比賽的形式把打亂的省級行政區重新排列。目的讓學生帶著濃厚的興趣,在學中玩,在玩中學,初步瞭解中國三十多個省級行政區劃的名稱和相互位置。小學生具有爭強好勝的特點,這一活動極大地調動了他們動手拼圖的積極性,以至於活動結束後,他們興致還很高。針對這一情況,我對學生說:你們能不能自己動手,繪製一幅中國政區圖?學生們立即行動起來,有的學生用白紙覆蓋在中國政區圖上來描,有的學生照中國政區圖來臨摹,其中一個學生創造性地用各色橡皮泥在玻璃板上拼成了一幅“中國政區圖”。這足以說明,在培養學生創新精神中,動手能力是不能忽視的。三、自然大課堂是創新和實踐之源小學自然課的突出特點是具有自然性,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要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僅靠課堂教學是不行的,必須引導學生走向自然大課堂,參加必要的自然實踐活動。因為能力是在自然實踐中形成和發展的,又是在自然實踐中得以表現的。恩格斯指出:“人的智慧是按照人如何學會改造自然而發展的。”讓學生親自去探索、去實踐,在實踐中加深對自然常識的理解,在實踐中驗證和運用所學的自然常識,這不僅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還能培養學生創造性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實踐活動必須靈活多樣,可以由教師組織,也可由學生分組組織,也可個人實踐調查。活動前教師要確定活動的目的要求,活動的內容,然後再組織好活動的資訊反饋。總之,教師要為學生的實踐活動創造條件,讓他們用自己的頭腦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做,充分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調動其積極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葫蘆絲指法練習方法有什麼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