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郭創輝郭股

    無硝煙世戰,

    抗肺疫磷傷!

    肺戰史詩片,

    傷亡遍世間。

    災難足入冊,

    世界為之殃,

    最好結局睦,

    無邦界疫炎。

    齊心共抗疫,

    互助止瘟延,

    儘快平息疫,

    人民過正常。

  • 2 # 湘女娉婷

    最好的結局是在習主席的親自指揮下,在全華人民的共同努力中,中國用最短的時間,有效的控制住了災難的繼續蔓延,這是國家之幸,也是萬民之幸,更是你我之幸。

    我慶幸自己生在這個偉大的國度,身為華人深感榮幸和自豪。

    我愛我的祖國!!

  • 3 # 沈飛198788501

    這場災難已經成為人類的一場浩劫,作為進入21世紀世界歷史的大事件而被記載是肯定的。

    近三百年來,世紀之初的一、二十年,總是或者戰爭,或者戰爭和瘟疫並行,天災人禍降臨人世。

    19世紀初,歐洲經歷過著名的拿破崙戰爭。 戰火燃遍歐洲。

    20世紀初,歐亞經歷過第一次世界大戰,西班牙大流感,中國辛亥革命,俄國十月革命。

    21世紀初的這場新冠肺炎正在肆虐中,結果是什麼,會不會引發戰爭,尚不得而知。

    但有一點是十分肯定的。它必然改變世界各國的力量對比,調整世界政治格局。成為新世界形成與發展的起點。

  • 4 # 天涯史館

    無論是從本國還是世界的角度,顯然,我們正在經歷本世紀以來規模影響最大,死亡人數最多,後果最嚴重的一場世紀災難,遠非2003年的非典所能比擬,而且目前為止還看不到好轉的跡象,更遑論結束。

    目前,全球已有209個國家出現確診病例,病毒在幾個月的時間內席捲全球,已造成170餘萬的確診病例及十餘萬患者的死亡,且每天都還以數萬確診的病例增長,已經成為二戰結束近百年來人類所面臨的最大危機。

    目前除中國疫情處於基本受控狀態之外,歐美等國均處於方興未艾狀態,拐暫時還看不到拐點的到來。以目前疫情最嚴重的美國為例,目前確診人數已超過50萬,死亡人數超過2萬,據預計,每天3萬左右的確診人數將至少維持至4月下旬,總感染人數大機率將達到百萬級別,死亡人數達到十萬級別,對經濟的影響更加難以預估,將成為二戰以來對美國最大的打擊,損失將遠遠超過越戰和911.

    更關鍵的是,印度,非洲,南美等第三世界國家和經濟欠發達地區的疫情目前仍在初始階段,高潮遠遠還未到來。這些地區人口密集,經濟落後,醫療保障缺乏,醫療物資不足,公共衛生條件極差,政府組織能力欠缺,一旦疫情爆發,其後果將不堪設想。客觀地講,這些地區如果疫情集中爆發,除強制封鎖邊境外幾乎沒有更有效控制疫情的方法,群體免疫幾乎是惟一可行的方案。

    總體來看,目前局勢很難說樂觀,至於最好的結局,依實現機率大致推測如下:

    1.最理想的結局:如同當年的非典一樣,病毒在夏天自然消失。不過所謂理想狀態,在現實中估計很難出現,其實現機率估計不超過10%。即便如此,在夏天到來之前還有兩三個月,依目前的發展勢頭,全球達到千萬級別的確診和數十萬的死亡人數將是大機率事件;

    2.相對現實的結局:相對於病毒在夏天自然消失,更現實的期待是希望中美等科研大國早日研發出疫苗。疫苗的研發及量產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據相關資訊預測,最樂觀的預計也要到下半年乃至年底。據此估計,達到數千萬級別的確診和百萬級別的死亡將是大機率事件;

    3.最可能的結局:考慮到2003年的非典到現在還沒研發出疫苗,貌似昌明的現代醫學在病毒面前遠沒有想象中強大,很可能在一兩年內研發不出對症的疫苗。如果不幸成為現實,那後果可就不堪設想了。在此前提下,除東亞歐洲北美等部分地區可以將疫情控制在一定程度以外,印度非洲南美等地將成為重災區,群體免疫不可避免。以25億人口,60%群體免疫門檻,5%死亡率計,全球死亡人數將有可能達到7500萬,接近甚至超過二戰死亡人數。對全球經濟的致命影響更加難以預估,總體倒退一二十年是非常有可能的。

    目前為止,新冠已成為二戰以來全球最大的災難,人類正面臨空前危機。面對人類共同的敵人,沒有哪個國家可以置身事外,獨善其身,希望世界各國可以拋開分歧爭端,共同守望相助,靜候春暖花開。

    人類加油,戰疫必勝!

  • 5 # 更深的藍153766650

    瘟疫戰爭天災人禍給人類以往帶來的是滅頂之災,現代社會高度文明,山川異域同日月,我們都是地球人,地球人應該緊密的團結在一起共同戰勝瘟疫,絕對不能毫無根據相互指責攻擊與謾罵,中國已經基本控制了瘟疫的大流行,外國也在積極的想辦法控制瘟疫的流行,我相信瘟疫在很短的時間內都會被控制,世界這麼大這麼好,我們應該出去看一看,地球人就是一家人不說兩家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寶寶需要查骨密度嗎,骨密度低就是缺鈣嗎,應該怎樣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