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魯莊公十年的春天,齊國軍隊來攻打我們魯國,魯莊公將要應戰。曹劌請求拜見(魯莊公)。他的鄉親們說:“有權位的人自會謀劃此事,(你)又何必參與呢?”曹劌說:“有權位的人目光太短淺,不能深謀遠慮。”於是他進宮廷拜見魯莊公。 曹劌問魯莊公:“您憑藉什麼作戰?”魯莊公說:“衣食(這類)養生的東西,(我)不敢獨自享用,一定把(它們)分給別人。”曹劌回答說:“(這種)小小恩惠不可能遍及百姓,百姓是不會聽從您的。 ”魯莊公說:“祭祀用的豬牛羊、玉器和絲織品,我從不敢虛報誇大數目,一定對神說實話。”曹劌回答說:“(這只是)小小信用不能取得神靈的信任,神靈是不會保佑您的。”魯莊公說:“大大小小的訴訟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一定根據實情合理判決。”曹劌回答說:“這是盡了本職的一類事情。可以憑此打一仗。如果作戰的話,請允許我跟隨您去。” 魯莊公和曹劌同乘一輛戰車,兩軍在長勺交戰。魯莊公將要擊鼓進軍。曹劌說:“不可以擊鼓進軍。”齊軍三次擊鼓之後。曹劌說:“可以擊鼓進軍了。”齊軍大敗。魯莊公準備駕車追趕齊軍。曹劌說:“不可以。”他下車看齊軍車輪輾出的痕跡。又登上車前的橫木遠看齊軍的撤退情況,說:“可以追擊了。”於是魯莊公就下令追擊齊軍。 已經戰勝了齊軍,魯莊公問曹劌取勝的原因。曹劌回答說:“作戰是靠勇氣的。第一次擊鼓能夠振作士氣;第二次擊鼓士氣便衰弱;第三次擊鼓時士氣就耗盡了。對方計程車氣耗盡了,而我方計程車氣正旺盛,所以能戰勝齊軍。齊國這種大國,難以預測,我恐怕他們在那兒有伏兵。我看到他們車輪的印子雜亂,戰旗倒下,所以下令追擊齊軍。”
古今異義
1.又何焉 (古義:參與 今義:隔開不連線) 2.小大之 (古義:案件 今義:監獄 ) 3.弗敢也 (古義:虛報誇大 今義:增加) 4。必以(古義:言語真實 今義:誠信) 5.玉帛 (古義:祭祀用的牛、羊、豬等 今義:為正義獻出自己的生命 ) 6. 肉食者,未能遠謀 (古義:目光短淺 今義:語言、品行惡劣,不道德) 7.一戰 (古義:可以憑藉 今義:能,行) 8.而衰(古義:第二次 今義:事情進行重複,再一次) 9..必以(古義:實情 今義:感情) 10.之屬也(古義:盡力做好本分的事 今義:忠誠、忠心) 11.忠之也 (古義:類 今義:同一家族的人) 12.衣食所(古義:養 今義:安穩) 13.弗敢也(古義:個人專有 今義:獨自掌握和佔有) 14.神弗也(古義:賜福,保佑 今義:幸運) 15.齊師我 {古義:討伐 今義:砍) 16.不能察(古義:即使 今義:雖然)
一詞多義
1.故:原因,緣故 (公問其故) 所以 (故逐之) 2.從:聽 (民弗從) 跟隨 (戰則請從) 3.其:代他的,這裡指曹劌 (其鄉人曰) 他們,指齊軍 (吾視其轍亂) 4.以:憑藉 (何以戰) 按照 (必以信) 5.請:請求 (曹劌請見) 請允許我 (戰則請從) 6.之:助詞,的 (小大之獄) 代詞,代曹劌 (公與之乘)
通假字
1.小惠未(徧):通“遍”,遍及。
詞類活用
1.神弗福也: 名詞用為動詞。例句:賜福,保佑。 2.公將鼓之: 名詞用為動詞。 例句:擊鼓。 3.忠之屬也: 形容詞用作名詞,盡力做好份內的事 4.公與之乘: 名詞作動詞,乘戰車,坐戰車 5.下視其轍 :名詞作狀語,俯下 6.齊師敗績:名詞用作動詞,
判斷句
夫戰,勇氣也。 “也”,表判斷語氣。 譯文:作戰,是靠勇氣的。
倒裝句
1、賓語前置: 何以戰? “何”是介詞“以”的賓語,前置。正常語序應為“以何戰?” 譯文:您憑藉什麼作戰呢? 2、狀語後置: 戰於長勺。 “於長勺”,介詞結構作狀語,後置。正常語序應為“於長勺戰”。 譯文:在長勺交戰。
省略句
1、省略主語: 對曰:“小惠未徧,民弗從也。” 省略了主語“曹劌”。 譯文:曹劌回答說:“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會聽從您的。” 2、省略賓語: 必以分人。 省略介詞“以”的賓語“之”,“必以之分人。” 譯文,一定把它分給別人。 3、省略動詞: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再”、“三”後面省略了動詞“鼓”。“一鼓作氣,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譯文:第一次擊鼓能夠振作士兵們的勇氣,第二次擊鼓勇氣就減弱了,第三次擊鼓勇氣就消失了
譯文
魯莊公十年的春天,齊國軍隊來攻打我們魯國,魯莊公將要應戰。曹劌請求拜見(魯莊公)。他的鄉親們說:“有權位的人自會謀劃此事,(你)又何必參與呢?”曹劌說:“有權位的人目光太短淺,不能深謀遠慮。”於是他進宮廷拜見魯莊公。 曹劌問魯莊公:“您憑藉什麼作戰?”魯莊公說:“衣食(這類)養生的東西,(我)不敢獨自享用,一定把(它們)分給別人。”曹劌回答說:“(這種)小小恩惠不可能遍及百姓,百姓是不會聽從您的。 ”魯莊公說:“祭祀用的豬牛羊、玉器和絲織品,我從不敢虛報誇大數目,一定對神說實話。”曹劌回答說:“(這只是)小小信用不能取得神靈的信任,神靈是不會保佑您的。”魯莊公說:“大大小小的訴訟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一定根據實情合理判決。”曹劌回答說:“這是盡了本職的一類事情。可以憑此打一仗。如果作戰的話,請允許我跟隨您去。” 魯莊公和曹劌同乘一輛戰車,兩軍在長勺交戰。魯莊公將要擊鼓進軍。曹劌說:“不可以擊鼓進軍。”齊軍三次擊鼓之後。曹劌說:“可以擊鼓進軍了。”齊軍大敗。魯莊公準備駕車追趕齊軍。曹劌說:“不可以。”他下車看齊軍車輪輾出的痕跡。又登上車前的橫木遠看齊軍的撤退情況,說:“可以追擊了。”於是魯莊公就下令追擊齊軍。 已經戰勝了齊軍,魯莊公問曹劌取勝的原因。曹劌回答說:“作戰是靠勇氣的。第一次擊鼓能夠振作士氣;第二次擊鼓士氣便衰弱;第三次擊鼓時士氣就耗盡了。對方計程車氣耗盡了,而我方計程車氣正旺盛,所以能戰勝齊軍。齊國這種大國,難以預測,我恐怕他們在那兒有伏兵。我看到他們車輪的印子雜亂,戰旗倒下,所以下令追擊齊軍。”
古今異義
1.又何焉 (古義:參與 今義:隔開不連線) 2.小大之 (古義:案件 今義:監獄 ) 3.弗敢也 (古義:虛報誇大 今義:增加) 4。必以(古義:言語真實 今義:誠信) 5.玉帛 (古義:祭祀用的牛、羊、豬等 今義:為正義獻出自己的生命 ) 6. 肉食者,未能遠謀 (古義:目光短淺 今義:語言、品行惡劣,不道德) 7.一戰 (古義:可以憑藉 今義:能,行) 8.而衰(古義:第二次 今義:事情進行重複,再一次) 9..必以(古義:實情 今義:感情) 10.之屬也(古義:盡力做好本分的事 今義:忠誠、忠心) 11.忠之也 (古義:類 今義:同一家族的人) 12.衣食所(古義:養 今義:安穩) 13.弗敢也(古義:個人專有 今義:獨自掌握和佔有) 14.神弗也(古義:賜福,保佑 今義:幸運) 15.齊師我 {古義:討伐 今義:砍) 16.不能察(古義:即使 今義:雖然)
一詞多義
1.故:原因,緣故 (公問其故) 所以 (故逐之) 2.從:聽 (民弗從) 跟隨 (戰則請從) 3.其:代他的,這裡指曹劌 (其鄉人曰) 他們,指齊軍 (吾視其轍亂) 4.以:憑藉 (何以戰) 按照 (必以信) 5.請:請求 (曹劌請見) 請允許我 (戰則請從) 6.之:助詞,的 (小大之獄) 代詞,代曹劌 (公與之乘)
通假字
1.小惠未(徧):通“遍”,遍及。
詞類活用
1.神弗福也: 名詞用為動詞。例句:賜福,保佑。 2.公將鼓之: 名詞用為動詞。 例句:擊鼓。 3.忠之屬也: 形容詞用作名詞,盡力做好份內的事 4.公與之乘: 名詞作動詞,乘戰車,坐戰車 5.下視其轍 :名詞作狀語,俯下 6.齊師敗績:名詞用作動詞,
判斷句
夫戰,勇氣也。 “也”,表判斷語氣。 譯文:作戰,是靠勇氣的。
倒裝句
1、賓語前置: 何以戰? “何”是介詞“以”的賓語,前置。正常語序應為“以何戰?” 譯文:您憑藉什麼作戰呢? 2、狀語後置: 戰於長勺。 “於長勺”,介詞結構作狀語,後置。正常語序應為“於長勺戰”。 譯文:在長勺交戰。
省略句
1、省略主語: 對曰:“小惠未徧,民弗從也。” 省略了主語“曹劌”。 譯文:曹劌回答說:“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會聽從您的。” 2、省略賓語: 必以分人。 省略介詞“以”的賓語“之”,“必以之分人。” 譯文,一定把它分給別人。 3、省略動詞: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再”、“三”後面省略了動詞“鼓”。“一鼓作氣,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譯文:第一次擊鼓能夠振作士兵們的勇氣,第二次擊鼓勇氣就減弱了,第三次擊鼓勇氣就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