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以負責任的告訴你,克服不了。
你或許可以緩解焦慮,但是卻無法克服。
因為對絕大多數人而言,問題的根本之處,在於沒有認識到焦慮的本質。你去告訴他「聽音樂常跑步能減壓,你去做吧」,他聽完之後,該不安的還是不安。
焦慮重度患者的狀態是,負面情緒纏身,精力無法集中,凡事急於求成,然後,渴望能夠有一個方法論,就能立刻獲得解脫。
這就像一個在大河裡的溺者,他沒有學過游泳,奄奄一息之際,你告訴他不要緊張,屏住呼吸,注意姿勢才能自救,一樣的困難。
應對焦慮,從來沒有萬能鑰匙。
和很多人一樣,有陣子我的生活被焦慮填滿。每天打遊戲,逃避學習和工作,只要拿起手機,沒有三五個小時撒不下手。就算是看書,也翻不了十頁,就覺得腦子轉得累。
起初,我以為是“上癮”的問題,就把手機裡的遊戲解除安裝了,可是後來發現沒用,沒有遊戲,我就去看直播,刷綜藝,時間全都浪費在碎片化的娛樂裡。
直到有一次,我去同學家做客,吃飯中途,我習慣性的拿出手機,發現由於前一天晚上沒有給手機充電,它沒電了,我放回袋裡,大家沒再多聊,彼此沉默中,我覺得有些尷尬。
那天下午,我的焦慮狀態一直持續到借了一個數據線。回去我就在想,為什麼沒有手機的時候,我會如此坐立不安呢?
我發現答案是,沒有手機,就沒有安全感。
我和同學多年未見,並不熟絡,而我出現焦慮心態的原因,是因為,我習慣了在陌生情境下用手機裡高刺激的資訊逃避現實裡的尷尬,當沒有手機時,我的大腦出現了戒斷反應。
類似戒斷反應產生的焦慮可以類比為:一個煙齡二十年的菸民在戒菸時產生的躁鬱,一個長期沉迷網路爽文的青年在沉心去看名著時產生的抓狂。
從某種層面上說,這些焦慮,都是大腦刺激閾值的慣性。當你的大腦習慣了高強度的刺激狀態,一時間接受不了低刺激狀態的生活時,沒有就產生了焦慮。
這種焦慮的緩解,在於日常中對大腦刺激閾值的維持與控制,和自我舒適區的突破,想要朝夕之間練成武林絕學,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此外,還有一種現實性的焦慮。
諸如「明天要打辯論賽了,我稿子還沒準備」「下午要考試了,我還沒來得及複習」都在此列。你說,這種焦慮怎麼克服?沒法克服,只能用更充足的準備,和更平和的心態去緩解。
記得有一回,我參加一個活動,需要上臺講解PPT。作為一個在大學時代就不敢舉手發言的人,我是慫到自閉,但是沒辦法,箭在弦上,硬著頭皮也要上。
過程自然是慘不忍睹,我望著臺下的聽者腦袋一片空白,像是一個在老師面前做錯了事的學生,眼神躲閃,支支吾吾,感覺丟盡了臉。
後來,有一個問答環節。在這個環節,面對聽眾的不止我一個,我也不是第一個發言,有了時間思考,回答和狀態就變得從容許多。
活動結束後,臺下有個朋友告訴我,你回答的時候講得挺好的,就是開始太緊張了。我仔細回憶,確實如此,當我在臺上的時候,擔憂焦慮的情緒掩蓋了我的表達,就像驚弓之鳥。
事實上,這就是“想太多”“自我設限”帶來的焦慮。
我害怕“說的不好丟臉”,擔心“準備不夠讓人看笑話”,結果真的手忙腳亂。這種焦慮最可怕之處在於,它給你帶來的負面暗示,隨時擊垮你的信心。
我們總是在試圖尋找一種一勞永逸的方法,打倒焦慮,然而,事實卻是,越與焦慮對抗,我們越是陷入在「不確定」的沼澤裡。
「還有八十天高考了,考不上重本怎麼辦?」
「畢業後的工作不滿意,要不要辭職?」
「要不要送孩子去補習班?」
在一生中,無憂無慮,不焦慮的時刻有多少呢?
在大部分情況下,焦慮是心理投映的一種。與其無意義的妄圖去克服焦慮,不如去認識焦慮,背後所傳遞出來的資訊。然後你就會發現,所謂的焦慮似乎也沒有那麼可怕。
最後, 對於應對焦慮,我給的建議是:
1.在焦慮時學會接納自我。你應該意識到,所有的“焦慮”都不是別人給你的,而是你自己。所有的“好”與“壞”,“優秀”與“遜色”都是你自己做出的選擇,你有權利去制定遊戲規則。
2.認識到焦慮只是一個過程。很多時候,我們身處過程當中,是看不到事物的全貌的。當下的焦慮是因為你只看到了當下的自己,熬過一個階段你又會有新的領悟。
3.在焦慮中記住自己的目的。參加辯論賽是為了鍛鍊自己的口才,那麼寫辯論稿時的無語凝噎就會變得無關緊要,高考是為了嚮往的大學,那麼你過度糾結還有多少時間並不能解決問題。
4.不再焦慮於“焦慮本身”。焦慮情緒是為了讓你能夠意識到焦慮產生的原因,明白癥結所在,而不是讓你糾結“焦慮本身,”更不是你逃避問題的藉口。緩解焦慮,最重要的是先接受它的存在。
.
我可以負責任的告訴你,克服不了。
你或許可以緩解焦慮,但是卻無法克服。
因為對絕大多數人而言,問題的根本之處,在於沒有認識到焦慮的本質。你去告訴他「聽音樂常跑步能減壓,你去做吧」,他聽完之後,該不安的還是不安。
焦慮重度患者的狀態是,負面情緒纏身,精力無法集中,凡事急於求成,然後,渴望能夠有一個方法論,就能立刻獲得解脫。
這就像一個在大河裡的溺者,他沒有學過游泳,奄奄一息之際,你告訴他不要緊張,屏住呼吸,注意姿勢才能自救,一樣的困難。
應對焦慮,從來沒有萬能鑰匙。
和很多人一樣,有陣子我的生活被焦慮填滿。每天打遊戲,逃避學習和工作,只要拿起手機,沒有三五個小時撒不下手。就算是看書,也翻不了十頁,就覺得腦子轉得累。
起初,我以為是“上癮”的問題,就把手機裡的遊戲解除安裝了,可是後來發現沒用,沒有遊戲,我就去看直播,刷綜藝,時間全都浪費在碎片化的娛樂裡。
直到有一次,我去同學家做客,吃飯中途,我習慣性的拿出手機,發現由於前一天晚上沒有給手機充電,它沒電了,我放回袋裡,大家沒再多聊,彼此沉默中,我覺得有些尷尬。
那天下午,我的焦慮狀態一直持續到借了一個數據線。回去我就在想,為什麼沒有手機的時候,我會如此坐立不安呢?
我發現答案是,沒有手機,就沒有安全感。
我和同學多年未見,並不熟絡,而我出現焦慮心態的原因,是因為,我習慣了在陌生情境下用手機裡高刺激的資訊逃避現實裡的尷尬,當沒有手機時,我的大腦出現了戒斷反應。
類似戒斷反應產生的焦慮可以類比為:一個煙齡二十年的菸民在戒菸時產生的躁鬱,一個長期沉迷網路爽文的青年在沉心去看名著時產生的抓狂。
從某種層面上說,這些焦慮,都是大腦刺激閾值的慣性。當你的大腦習慣了高強度的刺激狀態,一時間接受不了低刺激狀態的生活時,沒有就產生了焦慮。
這種焦慮的緩解,在於日常中對大腦刺激閾值的維持與控制,和自我舒適區的突破,想要朝夕之間練成武林絕學,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此外,還有一種現實性的焦慮。
諸如「明天要打辯論賽了,我稿子還沒準備」「下午要考試了,我還沒來得及複習」都在此列。你說,這種焦慮怎麼克服?沒法克服,只能用更充足的準備,和更平和的心態去緩解。
記得有一回,我參加一個活動,需要上臺講解PPT。作為一個在大學時代就不敢舉手發言的人,我是慫到自閉,但是沒辦法,箭在弦上,硬著頭皮也要上。
過程自然是慘不忍睹,我望著臺下的聽者腦袋一片空白,像是一個在老師面前做錯了事的學生,眼神躲閃,支支吾吾,感覺丟盡了臉。
後來,有一個問答環節。在這個環節,面對聽眾的不止我一個,我也不是第一個發言,有了時間思考,回答和狀態就變得從容許多。
活動結束後,臺下有個朋友告訴我,你回答的時候講得挺好的,就是開始太緊張了。我仔細回憶,確實如此,當我在臺上的時候,擔憂焦慮的情緒掩蓋了我的表達,就像驚弓之鳥。
事實上,這就是“想太多”“自我設限”帶來的焦慮。
我害怕“說的不好丟臉”,擔心“準備不夠讓人看笑話”,結果真的手忙腳亂。這種焦慮最可怕之處在於,它給你帶來的負面暗示,隨時擊垮你的信心。
我們總是在試圖尋找一種一勞永逸的方法,打倒焦慮,然而,事實卻是,越與焦慮對抗,我們越是陷入在「不確定」的沼澤裡。
「還有八十天高考了,考不上重本怎麼辦?」
「畢業後的工作不滿意,要不要辭職?」
「要不要送孩子去補習班?」
在一生中,無憂無慮,不焦慮的時刻有多少呢?
在大部分情況下,焦慮是心理投映的一種。與其無意義的妄圖去克服焦慮,不如去認識焦慮,背後所傳遞出來的資訊。然後你就會發現,所謂的焦慮似乎也沒有那麼可怕。
最後, 對於應對焦慮,我給的建議是:
1.在焦慮時學會接納自我。你應該意識到,所有的“焦慮”都不是別人給你的,而是你自己。所有的“好”與“壞”,“優秀”與“遜色”都是你自己做出的選擇,你有權利去制定遊戲規則。
2.認識到焦慮只是一個過程。很多時候,我們身處過程當中,是看不到事物的全貌的。當下的焦慮是因為你只看到了當下的自己,熬過一個階段你又會有新的領悟。
3.在焦慮中記住自己的目的。參加辯論賽是為了鍛鍊自己的口才,那麼寫辯論稿時的無語凝噎就會變得無關緊要,高考是為了嚮往的大學,那麼你過度糾結還有多少時間並不能解決問題。
4.不再焦慮於“焦慮本身”。焦慮情緒是為了讓你能夠意識到焦慮產生的原因,明白癥結所在,而不是讓你糾結“焦慮本身,”更不是你逃避問題的藉口。緩解焦慮,最重要的是先接受它的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