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916393697425

    布林線(Boll)指標是透過計算股價的“標準差”,再求股價的“信賴區間”。該指標在圖形上畫出三條線,其中上下兩條線可以分別看成是股價的壓力線和支撐線,而在兩條線之間還有一條股價平均線,布林線指標的引數最好設為20。一般來說,股價會執行在壓力線和支撐線所形成的通道中。

    布林線指標的一般用法在許多書上都有講述,這裡就不多講了。我主要想講一講布林線指標對行情的預告作用,雖然,像KDJ、MACD等指標可以透過低位向上交叉來作為買入訊號或透過高位向下交叉來作為賣出訊號,但這些指標都有一個缺點,就是在股價盤整的時候會失去作用或產生騙線,給投資者帶來損失。通常在股價盤整的過程中,投資者最想知道的一定是股價要盤整到什麼時候才會產生行情。因為如果太早買入股票,而股票卻又遲遲不漲,資金的利用率就會降低,而且投資者還要承擔股價下跌的風險。而布林線指標則恰恰可以在這時發揮其神奇的作用,對盤整的結束給予正確的提示,使投資者避免太早買入股票。

    在選定布林線指標開口較小的股票後,先不要急於買進,因為布林線指標只告訴我們這些股票隨時會突破,但卻沒有告訴我們股價突破的方向,如果符合以下幾個條件的股票向上突破的可能性較大:第一,上市公司的基本面要好,這樣主力在拉抬時,才能吸引大量的跟風盤。第二,在K線圖上,股價最好站在250日、120日、60日、30日和10日均線上。第三,要看當前股價所處的位置,最好選擇股價在相對底部的股票,對那些在高位橫盤或上升和下降途中橫盤的股票要加倍小心。第四,指標W%R(10)和W%R(30)的值都大於50;指標DMI(14)指標中+DI大於-DI,ADX和ADXR均向上走。本人覺得最佳的買入時機是在股價放量向上突破,布林線指標開口擴大後。

    布林線具備以下幾大功能:

    1,布林線可以指示支撐和壓力位置;2,布林線可以顯示超買,超賣;3,布林線可以指示趨勢;4,布林線具備通道作用

    布林線因具備多種功能,使用起來非常有效方便,一旦掌握.訊號明確,使用靈活,受到了專業投資者的喜愛,同時也是國際金融市場上最常用的技術指標之一.

    一,在常態範圍內,布林線使用的技術和方法

    常態範圍通常是股價執行在一定寬度的帶狀範圍內,它的特徵是股價沒有極度大漲 大跌,處在一種相對平衡的狀態之中,此時使用布林線的方法非常簡單.

    1,當股價穿越上限壓力線(動態上限壓力線,靜態最上壓力線BOLB1)時,賣點訊號;

    2,當股價穿越下限支撐線(動態下限支撐線,靜態最下支撐線BOLB4)時,買點訊號;

    3,當股價由下向上穿越中界限(靜態從BOLB4穿越BOLB3)時,為加碼訊號;

    4,當股價由上向下穿越中界線(靜態由BOLB1穿越BOLB2)時,為賣出訊號.

    二,在單邊上升行情布林線的使用方法

    在一個強勢市場中,股價連續上升,通常股價會執行在BOLB1和BOLB2之間,當股價連續上升較長時間,股價上穿BOLB1,次日又下穿BOLB1且進一步打破BOLB2,帶動BOLB1曲線,出現由上升轉平的明顯拐點,此時為賣出訊號.

    三,縮口的意義:

    1,股價經過數波下跌後,隨後常會轉為較長時間的窄幅整理,這時我們發現布林線的上限和下限空間極小,愈來愈窄,愈來愈近.盤中顯示股價的最高價和最低價差價極小,短線沒有獲利空間,經常是連手續費都掙不出來,盤中交易不活躍,成交量稀少,投資者要密切注意此種縮口情況,因為一輪大行情可能正在醞釀中,一旦成交量增大,股價上升,布林線開口擴大,上升行情宣告開始.

    2,如布林線在高位開口極度綜小,一旦股價向下破位,布林線開口放大,一輪跌勢將不可避免.

    四,布林線開口的意義:

    1,當股價由低位向高位經過數浪上升後,布林線最上壓力線和最下支撐線開口達到 了極大程度,並開口不能繼續放大轉為收縮時,此時是賣出訊號,通常股價緊跟著是一輪大幅下跌或調整行情.

    2,當股價經過數浪大幅下跌,布林線上限和下限的開口不能繼續放大,布林線上限壓力線提前由上向下縮口,等到布林線下限支撐線隨後由下向上縮口時,一輪跌勢將告結束.

    五,使用布林線的注意事項

    1,布林線引數的設定不得小於6,靜態錢龍值通常是10;動態錢龍設定時通常為20.

    2,使用布林線要注意判明是在常態區還是非常態區,在非常態區不能單純以破上限 賣,破下限買為原則.

    3,動用開口縮小,在低位容易捕捉住牛股,但在高位或一旦縮口後,股價向下突破,常會有較大下跌空間.

    4,可將布林線和其他指標配合使用,效果會更好,如成交量,KDJ指標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解決有的地方種地後繼無人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