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軍機處留級大學士
-
2 # 小知科技趣聞
詳見連結:紐西蘭深海發現大型發光鯊魚,老用肚子照亮海底,究竟想幹啥?
鎧鯊,世界上最大的發光鯊魚
但是,這種“發光巨鯊”根本不生活在11000米的海底,
“發光巨鯊”主要生活在海洋中層(水面以下200米至1千米),
離題目中的11000米的海底還有很遠!
那麼,在這個問題中,
提問者是怎麼把“發光巨鯊”和“11000米的海底”的聯絡在一起的呢?
這就好比問了這樣一個問題——
”非洲大陸上發現了白犀牛,珠穆朗瑪上會有什麼動物呢?“
可能,提供者覺得都是深海吧?
但是,深海和深海可大不一樣!
海洋深度分為5個水層:
海洋上層(200米以上)、
海洋中層(200米〜1千米)、
海洋深層(1千米〜4千米)、
海洋深淵層(4千米〜6千米)、
海洋超深淵層(6千米以下)。
6千米以下是超深淵層!
中層和超深淵層之間還隔著兩個層呢!
!
以下是我根據網上的資料整理的內容——
超深淵層的水溫是寒冷的,在1到4攝氏度之間。
然而,液體靜壓力會隨著水深增加,每增加10米深度就會增加1個大氣壓。
因此在超深淵底部的壓力範圍在600到1100個大氣壓之間。
最深處的壓力相當於在你手指末端放置1噸的重量。
!
超深淵棲息地在全球海洋中數量不多,
總共也僅有46個(33條溝壕和13處窪地),
這些海溝的平均深度約為8216米,
其中最深的是11034米的馬裡亞納海溝。
超深淵層中的物種通常只生活於壕溝地帶,而且很少離開那裡。
在這裡,生存條件嚴酷,物種多樣性和生物量已大大降低,
但還是有一些生命在此地頑強生存著,包括魚類、海參、多毛類、雙殼類、等足類、腹足類和端足類動物。
目前拍到的活體魚類最深紀錄為鈍口擬獅子魚——深度8178米;
它體長可達23.8釐米,
拍攝於水下7400米的擬獅子魚,相當可愛
魚類被捕獲的最深紀錄為神女底鼬䲁——最大體長16.5釐米,捕獲深度8370米。
神女底鼬䲁
一些無脊椎動物可以生存於更深的水域,
包括某些海參、端足類,可生活在超過10000米水深處,
比如體長可達5釐米(在深海已不算小)的短腳雙眼鉤蝦,
這種端足類動物棲息於馬裡亞納海溝的最深處,
能夠消化埋在海底深處的木屑,
對海底木質食物的利用可能是它克服惡劣生存環境的有利因素之一。
棲身於馬裡亞納海溝最深處的短腳雙眼鉤蝦
回覆列表
科學家在紐西蘭附近深海發現巨型發光鯊魚,這證明深海仍存在未被探索的奇蹟,紐西蘭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三種在黑暗中發光的新鯊魚物種。
2020年1月在查塔姆海隆(紐西蘭東海岸的一個海洋區域)附近的一次調查中,科學家發現基提芬鯊、黑尾鯊和南藍尾鯊。
在三種發光的鯊魚中,基提芬鯊是目前已知最大的發光水下生物。這種鯊魚通常在海平面以下300米處遊動,捕食較小的鯊魚、底棲魚類和甲殼類動物。
儘管此前在包括髮光水母和魷魚在內的一系列水生生物的記錄,但這一發現標誌著科學家第一次能夠找到發光鯊魚的證據。
這種“巨型發光鯊魚”,它可以長到1.8米長。但這與將近8米長的大白鯊相去甚遠。由比利時和紐西蘭的海洋生物學家領導的這項研究可能會改變我們對深海生物的看法。
生物發光通常被視為一個壯觀但不尋常的海上事件,但考慮到深海的廣闊和發光生物在這個區域的出現,現在越來越明顯的是,在深度產生光必須在構建我們星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中發揮重要作用。
這三種新鯊魚都生活在通常被稱為海洋“黃昏區”的地方,在海平面以下200到1000米之間,超過這個範圍,太Sunny就無法穿透,太弱而無法啟動光合作用。萬米深海沒有絲毫Sunny,處於完全黑暗,不同種生物進化進化出發光的本領,不得不讓人類對大自然歎服。
面對一個無處藏身的環境,鯊魚在明亮的水面上看起來是背光的,鯊魚需要藍色發光的偽裝來抵禦潛在的捕食者並捕捉獵物以生存。
鑑於這種鯊魚很少或沒有捕食者,不像其他兩種較小的鯊魚,為什麼這些鯊魚發光?科學家推測,這種行動緩慢的鯊魚在捕食時利用其自然的光芒照亮海底,或者在接近獵物時偽裝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