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關鍵詞。
古詩詞中的關鍵詞最能體現古詩詞豐富的內涵,慢慢品味,詩詞的韻味頓生。
如劉禹錫的《秋詞》, “我言秋日勝春朝”的“勝”,一個字便否定了古來的悲秋觀念,表現了一種激越向上的思想感情。
.體會詩中的意象與意境。
意象就是用來寄託詩人主觀情思的客觀物象。意境是詩人的主觀思想感情與詩中所描繪的生活圖景有機融合而形成的一種耐人尋味的藝術境界。
要領會一首古詩中的意境,至少要弄明白以下幾個問題:①、詩中寫了哪些景物形象(即意象)。②、這些景物形象引發的作者怎樣的聯想?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如馬致遠《天淨沙·秋思》寫了“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這九個意象,構成了一幅天涯苦旅圖,寫出了一個 背井離鄉、長途跋涉的孤單旅人的愁苦心情。
常見詩歌意象及其意義:月——思鄉,水、秋——愁緒 ,蓮花——戀情 ,酒、柳、長亭——惜別,蘭花——君子 ,菊花——隱士,梅花、蟬——高潔之士 。常見的審美習慣:“望月懷遠”、 “傷春悲秋”、“見流水則思年華易逝”、“梧桐細雨則悽楚悲涼”等等。
. 領悟深層含義。
古詩詞以含蓄委婉吸引讀者,必須透過字面意思去深刻領會詩詞的內容,意境。
如趙師秀的《約客》。“黃梅時節家家雨, 春早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 閒敲棋子落燈花。”梅雨連綿,這在古典詩詞中常用來比喻、襯托無窮無盡的“閒愁”。《約客》前兩句描寫江南水鄉梅雨之夜的雨景,也正是為下文抒寫“閒”情作襯托,渲染氣氛,只是它不露痕跡罷了。“閒敲棋子”這一特寫鏡頭,以具有鮮明個性的動作巧妙而含蓄地揭示了候客不至時寂寞、無聊的心情。一“敲”一“落”,含蓄地表現時間之久,企盼之殷,形象地揭示了候客時間之長和候人者悵惘失望的情緒。
瞭解古詩詞常用的表現手法。
1.直接抒情:作者在詩詞中把內心強烈的感情不加掩飾地直接敘述出來,讓強烈的感情激流直接傾瀉而出。
如張養浩《潼關懷古》中的“興,百姓苦;亡,百姓苦。”,作者直接抒發對統治者連征戰或大興土木而無視人民疾苦的痛恨之情。
2.借景抒情:透過對實景的描寫來抒發作者的感情。
如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後兩句“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詩人巧妙地將依依惜別的深情藉助於對自然景物的動態描寫之中,真正做到了含吐不露而餘味無窮。
3.託物言志:通對事物的描寫和敘述,表達自己的志向和意願。
如陸游的《卜算子•詠梅》,“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詩人寫梅花的目的就是言志,表現自己的高潔情操。
4.用典:也叫用事,它是指援引歷史故事或古書中的詞語來說明白己觀點的一種修辭方式。
如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中的“懷舊空吟聞笛賦” ,“聞笛賦”,指向秀的《思舊賦》。作者借這個典故寄託了他對因參與政治改革而被害致死的老友的懷念。“到鄉翻似爛柯人”中的“爛柯人”的典故見《述異記》,作者借這個典故比喻自己長期貶謫在外,乍回家鄉,彷彿有隔世之感。
三、歸納古詩詞的題材和作者作品的風格特點。
古詩詞的題材不同,表達的思想感情也就不同,而且在表現手法、抒情方式上,也會有所不同。初中階段常見的古詩詞題材及作者的寫作風格有:
1.送別詩:主要抒寫離情別恨,或用以激勵勸勉,或用以表達深情厚誼,或用以抒發別離之愁。特別注意的是,李白的送別詩給人以迴腸蕩氣的美感享受,絲毫沒有送別詩所慣有的感傷與悲涼。
2.邊塞詩:這是以描寫邊塞風光,反映邊疆將士生活為基本內容的詩歌。大多是反映邊塞的苦寒,寂寞生活和思念家鄉親人,渴望國家安寧和報效祖國、為國建功立業的愛國情懷。如范仲淹的《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更多地表現出報國無門的憤懣壓抑以及歸家無望的哀傷。
3.愛國詩:表達強烈的愛國之情;或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對統治者的擔憂、不滿。如陸游、杜甫(沉鬱頓挫)、文天祥(慷慨激昂 視死如歸)
4.愛情詩:主要描寫男女愛慕之情和愛情生活,或抒發離別相思之情。如《兼葭》、《迢迢牽牛星》、《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李商隱)
5.哲理詩:是一種透過對具體事物的描述、議論,來寄寓或闡發某種哲理的詩歌。如蘇軾的《題西林壁》,朱熹的《觀書有感》等。
6.詠物詩。這是借吟詠自然或社會事物,來表達思想感情的詩歌。常用的手法有託物言志,象徵,比擬。如杜甫的《歸雁》、陸游的《卜算子•詠梅》、于謙的《石灰吟》等,都是借自然之物,抒自己心志的名篇。
7.田園詩:寫村居田園生活,透露出隱逸思想,抒發閒適心態。如陶淵明的《歸園田居》。
品味關鍵詞。
古詩詞中的關鍵詞最能體現古詩詞豐富的內涵,慢慢品味,詩詞的韻味頓生。
如劉禹錫的《秋詞》, “我言秋日勝春朝”的“勝”,一個字便否定了古來的悲秋觀念,表現了一種激越向上的思想感情。
.體會詩中的意象與意境。
意象就是用來寄託詩人主觀情思的客觀物象。意境是詩人的主觀思想感情與詩中所描繪的生活圖景有機融合而形成的一種耐人尋味的藝術境界。
要領會一首古詩中的意境,至少要弄明白以下幾個問題:①、詩中寫了哪些景物形象(即意象)。②、這些景物形象引發的作者怎樣的聯想?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如馬致遠《天淨沙·秋思》寫了“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這九個意象,構成了一幅天涯苦旅圖,寫出了一個 背井離鄉、長途跋涉的孤單旅人的愁苦心情。
常見詩歌意象及其意義:月——思鄉,水、秋——愁緒 ,蓮花——戀情 ,酒、柳、長亭——惜別,蘭花——君子 ,菊花——隱士,梅花、蟬——高潔之士 。常見的審美習慣:“望月懷遠”、 “傷春悲秋”、“見流水則思年華易逝”、“梧桐細雨則悽楚悲涼”等等。
. 領悟深層含義。
古詩詞以含蓄委婉吸引讀者,必須透過字面意思去深刻領會詩詞的內容,意境。
如趙師秀的《約客》。“黃梅時節家家雨, 春早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 閒敲棋子落燈花。”梅雨連綿,這在古典詩詞中常用來比喻、襯托無窮無盡的“閒愁”。《約客》前兩句描寫江南水鄉梅雨之夜的雨景,也正是為下文抒寫“閒”情作襯托,渲染氣氛,只是它不露痕跡罷了。“閒敲棋子”這一特寫鏡頭,以具有鮮明個性的動作巧妙而含蓄地揭示了候客不至時寂寞、無聊的心情。一“敲”一“落”,含蓄地表現時間之久,企盼之殷,形象地揭示了候客時間之長和候人者悵惘失望的情緒。
瞭解古詩詞常用的表現手法。
1.直接抒情:作者在詩詞中把內心強烈的感情不加掩飾地直接敘述出來,讓強烈的感情激流直接傾瀉而出。
如張養浩《潼關懷古》中的“興,百姓苦;亡,百姓苦。”,作者直接抒發對統治者連征戰或大興土木而無視人民疾苦的痛恨之情。
2.借景抒情:透過對實景的描寫來抒發作者的感情。
如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後兩句“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詩人巧妙地將依依惜別的深情藉助於對自然景物的動態描寫之中,真正做到了含吐不露而餘味無窮。
3.託物言志:通對事物的描寫和敘述,表達自己的志向和意願。
如陸游的《卜算子•詠梅》,“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詩人寫梅花的目的就是言志,表現自己的高潔情操。
4.用典:也叫用事,它是指援引歷史故事或古書中的詞語來說明白己觀點的一種修辭方式。
如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中的“懷舊空吟聞笛賦” ,“聞笛賦”,指向秀的《思舊賦》。作者借這個典故寄託了他對因參與政治改革而被害致死的老友的懷念。“到鄉翻似爛柯人”中的“爛柯人”的典故見《述異記》,作者借這個典故比喻自己長期貶謫在外,乍回家鄉,彷彿有隔世之感。
三、歸納古詩詞的題材和作者作品的風格特點。
古詩詞的題材不同,表達的思想感情也就不同,而且在表現手法、抒情方式上,也會有所不同。初中階段常見的古詩詞題材及作者的寫作風格有:
1.送別詩:主要抒寫離情別恨,或用以激勵勸勉,或用以表達深情厚誼,或用以抒發別離之愁。特別注意的是,李白的送別詩給人以迴腸蕩氣的美感享受,絲毫沒有送別詩所慣有的感傷與悲涼。
2.邊塞詩:這是以描寫邊塞風光,反映邊疆將士生活為基本內容的詩歌。大多是反映邊塞的苦寒,寂寞生活和思念家鄉親人,渴望國家安寧和報效祖國、為國建功立業的愛國情懷。如范仲淹的《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更多地表現出報國無門的憤懣壓抑以及歸家無望的哀傷。
3.愛國詩:表達強烈的愛國之情;或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對統治者的擔憂、不滿。如陸游、杜甫(沉鬱頓挫)、文天祥(慷慨激昂 視死如歸)
4.愛情詩:主要描寫男女愛慕之情和愛情生活,或抒發離別相思之情。如《兼葭》、《迢迢牽牛星》、《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李商隱)
5.哲理詩:是一種透過對具體事物的描述、議論,來寄寓或闡發某種哲理的詩歌。如蘇軾的《題西林壁》,朱熹的《觀書有感》等。
6.詠物詩。這是借吟詠自然或社會事物,來表達思想感情的詩歌。常用的手法有託物言志,象徵,比擬。如杜甫的《歸雁》、陸游的《卜算子•詠梅》、于謙的《石灰吟》等,都是借自然之物,抒自己心志的名篇。
7.田園詩:寫村居田園生活,透露出隱逸思想,抒發閒適心態。如陶淵明的《歸園田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