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莫忘初心242650426
-
2 # 廣土湘
家庭是社會的基本構成單元,個人組成了不同的家庭,人從一出生就與社會有著不可割裂的關係。對於當下很多家庭對孩子的“溫室”培養方式,讓很多畢業生難以適應獨立生活,難以融入工作崗位。⊙心理
社會的發展不會因為某個人的情緒而有所遲疑,社會的競爭更不比家庭鬥嘴或者同學爭吵,勾心鬥角的陰影較量以及受法律約束的正面交鋒。我們要“心大、想得開、能吃虧”,你要知道沒人在意你的眼淚,只有自己明白:難受不會對現狀有任何改變,而別人的閒言碎語在法律規定範疇之類是傷不到自身筋骨的,要知道沒人議論的社會人是不存在的,帶著一顆簡單的心上路。如若開始就一無所有,那又何懼損失任何。
⊙能力
能力會決定你位於食物鏈的哪一環,是主動還是被動。所以在學校最重要的還是積累知識,其次要重視建立同學關係。你不是人民幣不可能人見人愛,儘量不要樹敵。即使沒有學歷、沒有資本,只要活著就有爭取生存的能力,更何況為高校畢業生。
儘量找一份滿意的工作,即使無法如願也不要否定自己,選擇一般的工作會給自己提供更大的發展空間。應屆畢業生切忌好高騖遠、眼高手低,誠心、專心、耐心會讓每一人無論在工作還是生活中,都能有意想不到的收穫。未來無法阻止,盡興拼搏現在!
-
3 # 養花兒and育兒
你好,三天前看見了你的問題,並細讀了問題描述。現在,我的小女兒靜靜的睡在身邊,終於可以把想好的答案寫給你了。
你對自己的家庭,父母,包括自己,都不是很滿意,可是又不知道怎麼改變現狀。
其實你能改變的只有自己。
改變的方法只有一個:努力。
低頭沉默,什麼也不要羨慕,什麼也不要依靠,努力把自己變得強大,幾年之後你的物質、精神都會有所昇華,你一定可以看見一個自己想要的那個樣子。
努力,與學歷無關,與家庭無關,與父母無關,只關乎自己。
途徑----投資最少,收益最大的就是看書學習。
看改變思想精神的書,學提高思維能力的書,習安身立命的技……安靜下浮躁的心,堅持下來,努力向自己想要的樣子出發。
父母,姊妹這些人都是你人生中的財富,慢慢你就會懂得的。
推薦
@南山大叔告訴我們人什麼時候該沉默
@畢淑敏舒緩的文字可以舒緩心情
@周衝的努力前行激發我們的鬥志
心理學老師劉建鴻指明努力方向
和你一起共勉。
社會沒那麼複雜
改變自己才能改變一切
幸福就是降低慾望
幸福是奮鬥出來的。
祝成功。
我讀大專,今年已經大三,即將步入社會。可在這段時間我發現我的抑鬱變重了很多,甚至有了輕生想一走了之的懦弱想法。同時我也自閉了很多年,我沒什麼朋友,和家人記得高一後就幾乎沒說過話了,我從來沒有感覺一點家的溫暖,我覺得我的性格是從小因為父母的教育問題導致的,父母自結婚以來就沒怎麼和好過,一直處於吵架或冷戰狀態(我現在應該就是在和家人冷戰著),家裡又窮,父親小學文化水平,母親連個字都不識,我現在憎恨他們為什麼不和還要生5個小孩(我排行第四,最大的大姐),在懷有我大姐的時候,父親和奶奶就對我母親很不好,小時候母親天天跟我們訴說她的那些苦,那時很體諒媽媽,在她眼中我也是很孝順懂事的孩子。但是現在我不願接她的電話,我很氣她問什麼還要生我,又沒教育好我,一直以來就是跟我說家裡窮,幫不了我什麼,一切都要靠我自己(要是靠自己能行,現在就不會這樣子了),父親就是典型的沒用人了(我現在和以前很討厭的他很像了),家裡全靠母親一人撐著,家裡只有我一個讀大學(我一直都很難受只能讀個大專,小學初中成績很好,高中成績一年不如一年),所以我雖然有時很自責對不起媽媽,但是現在更多的是憎恨,請問有什麼建議能讓我儘快面對嗎
回覆列表
很關注你所關心的問題,也很同情你的境遇。卻對你的有些想法,做法是不贊同的,確切的說是不支援你這麼做的。回答過一些問題,還第一見到這樣的問題。仔細看了問題下面具體敘述的內容,涉及到了家庭中的許多困擾你的問題,資訊量是很大的。感覺你的態度是真誠的,沒有把自己封閉起來,又首先考慮到了畢業後與社會的銜接的問題,這也許是你步入社會後,會獲得成功的原因之所在。先說你面臨的與社會銜接的問題,也就是如何工作就業的問題。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從這點看你也很懂事的。你完全可以利用假日,去做鐘點工,儘可能選擇與自己就業意向相近的工作。這個過程中,你透過接觸社會上的人和事,會拉近你和社會距離的,你的思想觀念,固有的一些不完全正確的想法也會發生變化的。與此同時透過網路,已就業的朋友,老鄉交談了解就業的一些事項,會對你有所幫助的。還有你就業後要學會自信,堅強,既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當中,更要融入到周邊的朋友和同事之中去。從你淡到的家庭問題,特別是父母之間的矛盾以及你對父母的態度來看,作為兒女是要全面正確的理解家庭和對待父母的。幸福的家庭是相同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同。狗不嫌家貧,兒不嫌母醜。話醜理端。父母間的矛盾是會影響家庭和子女的,但家家都有本難唸的經。他們維持了這個家,成全了這個家,含辛茹苦到今天也是不易的。有些事情子女是不完全瞭解理解的,也許你有了自己的子女,才能真正體會和明白的。從你流露出的遣責父親的言談看,你對父親是有很多意見的,隔閡也是很大的。他的錯肯定不能說成對,但需要設身處地的替他著想,象他包容你一樣去對待他的。父親畢竟是父親,總是有值得尊重和感恩的地方的。關係只能緩解,不可僵持。和你母親後來也產生了對立情緒,但又區別於和父親那種矛盾。這就是你的不對了,父親做的不好你有意見,情有所原。你怎麼可以對二老都是那樣的態度呢?這種情緒帶到工作中去,是不利於自己今後的發展進步的。說了這麼多,也許你不怎麼喜歡聽的。但也是出於好心的。凡事都要在考慮自己的感覺感受時,替別人,替對方著想,才能有利於自己的發展,不然就是自私自利,狹隘的,不公正,不全面的人生觀,價值現,方法論的體現和反映,也是人生之大忌!(圖片來源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