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問答知識

    主要是非洲人受教育的機會少,傳統文化仍然根深蒂固,延緩甚至阻止了現代文明在非洲的延伸。首先應加強非洲的現代教育工作,讓更多的人受教育感受現代文明,二是加強非洲的醫療衛生事業,改善非洲人民的居住環境。

  • 2 # 使用者4745360738429

    1、歷史原因:

    (1)交通不便:

    其實就是地理位置,早期的文明都在北半球的歐洲和近東

    印度以至於中國,早期的中西的交通都是走陸地,陸地的

    路線不會經過非洲大陸,沒有交通商旅就也不會接觸外界

    的文化了。到後來地理大發現後,歐洲人的腳步也只有

    到非洲南端一帶而已,其它地區還是原始生活,一直到19

    世紀才有比較多的西方人接觸到非洲內陸。非洲才有接觸

    外界文明的機會。

    (2)歐洲的奴隸三角貿易 使非洲喪失了近億精壯勞動力 造成了非洲的貧窮落後

    (3)16世紀英國在美洲擁有大量殖民地,美洲的經濟結構是種植園經濟,需要大量的勞動力

    而當地的原著民也就是印地安人性格剛烈不願屈服,寧願死亡也不願成為侵略者的奴隸

    英國只好從更不發達的非洲略多大量的黑人作為勞動力輸入美洲

    三角貿易的過程是:殖民者帶著大量錢財從歐洲出發,到非洲購買廉價勞動力,再將勞動力帶到美洲賣掉,獲取大量的財富,偶爾會到亞洲購買一些稀奇的物什,再回到歐洲。總的來說是歐洲到非洲到美洲再回到歐洲。

    (4)三角貿易為英國帶來了大量財富,使其資產階級的力量迅速壯大,加速了其資產階級革命和工業革命的爆發。

    (5)但三角貿易也是血腥的,它給非洲和美洲的人民帶來的沉重的災難。使非洲的勞動力大量流失,非洲經濟得不到發展。

    總的來說三角貿易是罪惡的。

    2、自然原因:我覺得是最決定性的影響,非洲的緯度是北緯30度以南延伸到南緯20度,是個面積很大完整的大陸,沒有海灣使得非洲受海洋的影響的程度很低,就很不容易跟外來文化接觸。二來氣候屬於副熱帶和熱帶氣候。乾旱的氣候和不合理的利用黃金,加劇了沙漠化的進度,嚴重影響農牧業生產.水力資源雖豐富,但不利於航行

    3、人為原因:

    (1)人口增加過快,壓力過大;

    許多國家缺乏經驗,管理不善,政策上存在失誤;

    (2)過去殖民者當局根據宗主國的需要採取“分而治之”的政策,人為劃分國界和行政區界,製造民族矛盾,挑撥宗教衝突,從而導致社會動盪,這也成為非洲目前民族、宗教和地區矛盾激化的歷史淵源。

    (3)由於黨派、部族、宗教之爭,地區、邊界問題以及爭奪自然資源等原因,非洲地區戰亂不斷,政變頻仍。據統計,在過去10多年裡,3/4的非洲國家在不同程度上捲入戰亂,戰亂共奪去800多萬人的生命,使1600多萬人淪為難民,許多兒童成為孤兒。長年累月的戰亂使得許多非洲國家難以維持從事正常經濟建設所需要的穩定局面,基礎設施也遭受重創,經濟蕭條,物價劇烈波動,投資者望而卻步,從而進一步加劇了非洲的貧困。

    綜合而言,內部的戰亂不斷,經濟結構不合理,資金、技術、人才短缺,市場體系不完善,外債負擔沉重,政府管理力度欠缺,文化教育水平低,以及外部不合理的國際經濟體系,西方發達國家長期在非洲攫取原材料,傾銷製成品等諸多因素造成了非洲的貧困現狀。而持續的貧困又導致了進一步的動盪,為恐怖主義提供了滋生的土壤,繼而進一步惡化經濟形勢,形成惡性迴圈。因此,發達國家在關注世界和平與發展問題時,更需要關注貧窮地區的發展問題

    1努力維持一個穩定的國內環境

    2適當的引進外資

    3大力扶持本國的主要及傳統經濟強項

    4非洲國家還要透過非盟的形式來增強整體的實力,並避免不必要的摩擦

  • 3 # 黃子乙

    1.提高認識,加強責任心

    加強實驗室的安全建設,必須提高實驗室人員對安全工作的認識,人人注意安全防範,堅持以防為主的原則,從思想上改變過去那種只注重實驗、研究工作,忽視安全的傾向。正如古人說的那樣:“禍患可銷於未萌”,“禍患常積於忽微”,只有從思想、組織、措施、責任心等方面下功夫,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視,組織上統一指揮、統一領導、措施得力,人人有高度的責任心,才能防患於未然。

    2.及時更新和配備消防裝置

    由於實驗室性質的不同,容易引起的火災種類不一,因而其撲救的方法和使用的消防器材也是不同的。對於通常使用的滅火材料,如水、沙土、乾粉和泡沫等,並不完全適用於各類實驗裝置的滅火。例如:對於一般的電氣裝置可以使用二氧化碳和乾粉作滅火材料;對於要求超淨環境的大型精密儀器裝置,則嚴禁使用乾粉一類的滅火器材,否則,將會造成儀器裝置的更大損失。

    因此,要及時、有效地制止實驗室的火災,必須配備適用不同性質實驗室的專用滅火器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魚夫人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