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險種類是非常多的,所以許多人在投保時會非常頭疼。其實,只要看準了一些關鍵點,就能選到一款不錯的意外險了。
投保意外險時要關注的,主要有以下幾項:
1.保額
成人遭遇意外,最怕的就是身故、殘疾導致經濟收入損失,所以應重點關注意外身故和殘疾保額,保證有足夠高的保額。
成年人保額一般至少要達到50萬,能做到100萬更好,兩者保費差距其實很小。
老年人群體投保,就可以重點看意外醫療與住院津貼額度。市面上常見的老年人意外險,身故保額通常不會超過20萬。如果醫療額度足夠,這個也不算大問題。
2.保障時間
市面上比較熱門、價效比高的意外險大多是一年期產品,兩三百元就能提供一百萬保額。
因為無需健康告知,續保條件寬鬆;不同年齡保費差距小;等待期非常短,一般次日生效。所以,長期意外險的作用完全可以透過一年一份一年期意外險來替代,而且也能節省一大筆保費。
不用因為擔心保障期短而選擇長期返還型意外險,這類產品多數是非常划不來的,選擇一年期產品即可。
以平安安心百分百尊享版為例,與比較熱門的小米綜合意外險做個對比,就清楚這是怎麼一回事。
總的來說,安心百分百缺陷如下:
(1)不保普通傷殘,只按最嚴重的的全殘情況,賠付100%保額;
(2)不保意外醫療,意外住院、門診均無法報銷;
(3)航空、軌道交通、輪船、重大自然災害等低風險意外佔據了大頭,而且並非疊加賠付;
(4)為了返還,每年要多交兩千多元,即使保障至75歲,折算的年保費也要1100多元;
(5)收益低,甚至難以與一年期定期存款利息抗衡;
(6)一旦到期前發生了身故,那麼滿期返還也就沒有了。
所以,從一般意外/傷殘保障這一意外險最主要的方面來看,安心百分百是妥妥的輸了。即使它有所謂的百萬交通意外保障,也不能掩蓋噱頭大於實際作用的事實,這些完全可以通過幾十元的專項意外險來補充。
所以返還型長期意外險,適用的人群實在是太有限,作為普通大眾中的一員,還是把關注點放在一年期消費型意外險上吧。
3.保障範圍
(1)平時一定要選擇綜合意外險。
綜合意外險的保障內容一般包括:身故、傷殘、意外醫療等。
大多數意外險,對所有意外都有保障責任,如一般意外:溺水,高空墜物;交通意外:汽車、航空、輪船等。
但某些非常坑的產品,看似保額非常高,但它會把一般意外身故保額設為10萬,而公共交通意外的保額設為幾百萬。選擇前要看清,切莫被噱頭轉移了注意力。
另外,某些交通意外險只是提供特定保障,比如航空意外險、自駕車意外險等。一定不能作為綜合意外險的替代。
關於意外醫療,需要關注的因素有:賠付額度、賠付範圍(社保內還是不限社保)、免賠額、賠付比例、指定醫院、住院津貼等。
一般來說,額度高、不限社保的意外醫療,相對應的保費也會更高。
如果擔心醫療費用過高,可以把重點放在百萬醫療險上。
(2)如果是外出旅遊,就可以補充一份旅遊意外險,覆蓋普通綜合意外險保障意外的部分。如高風險運動:攀巖、高空彈跳等等。
4.免責條款或理賠限制條件
這類條款或條件越少,理賠時限制就越少,就更容易獲得賠付。
例如,某款意外險規定:
(1)高空墜落不賠。高空的定義是:3層(含)或10米(含)以上。
超過這個高度,即使是意外墜亡也得不到賠付。
(2)機動車單車事故,或者溺水死亡,保額減半。
這類事故之所以保額減半,一是為了防止騙保,機動車事故和溺水,都是非常容易偽裝成意外的。二是出於為了降低理賠率,意外險保費相對低廉,所以某些保險公司當然想“能省則省”。
但這種情況對於被保險人就非常不友好了,所以這也提醒我們:看合同時多留個心眼。
5.職業限制
絕大多數意外險都把高危職業人群排除在外,像高空作業人群、建築工人等。
對於高危職業,不同公司有不同判定標準,所以最好在投保之前看好職業型別。
不過一般對於5-6類職業,普通的意外險保險公司一般都會拒保,這種情況的話可以選擇專門針對5-6類高危職業開發的意外保險,常見有兩種選擇:
一是市面上有少數針對高危職業人群的保險產品,但是保費會貴一些,保額相對低一點。可根據職業情況酌情選擇。
二是投保團體意外險,像常見的建築施工隊,工作風險係數大,團體成員較多,非常有必要投保這類保險。
如果仍然覺得個人保障不夠,其實可以透過定期壽險來完成保障目的,因為壽險的賠付條件相對來說比意外險簡單得多。
意外險種類是非常多的,所以許多人在投保時會非常頭疼。其實,只要看準了一些關鍵點,就能選到一款不錯的意外險了。
投保意外險時要關注的,主要有以下幾項:
1.保額
成人遭遇意外,最怕的就是身故、殘疾導致經濟收入損失,所以應重點關注意外身故和殘疾保額,保證有足夠高的保額。
成年人保額一般至少要達到50萬,能做到100萬更好,兩者保費差距其實很小。
老年人群體投保,就可以重點看意外醫療與住院津貼額度。市面上常見的老年人意外險,身故保額通常不會超過20萬。如果醫療額度足夠,這個也不算大問題。
2.保障時間
市面上比較熱門、價效比高的意外險大多是一年期產品,兩三百元就能提供一百萬保額。
因為無需健康告知,續保條件寬鬆;不同年齡保費差距小;等待期非常短,一般次日生效。所以,長期意外險的作用完全可以透過一年一份一年期意外險來替代,而且也能節省一大筆保費。
不用因為擔心保障期短而選擇長期返還型意外險,這類產品多數是非常划不來的,選擇一年期產品即可。
以平安安心百分百尊享版為例,與比較熱門的小米綜合意外險做個對比,就清楚這是怎麼一回事。
總的來說,安心百分百缺陷如下:
(1)不保普通傷殘,只按最嚴重的的全殘情況,賠付100%保額;
(2)不保意外醫療,意外住院、門診均無法報銷;
(3)航空、軌道交通、輪船、重大自然災害等低風險意外佔據了大頭,而且並非疊加賠付;
(4)為了返還,每年要多交兩千多元,即使保障至75歲,折算的年保費也要1100多元;
(5)收益低,甚至難以與一年期定期存款利息抗衡;
(6)一旦到期前發生了身故,那麼滿期返還也就沒有了。
所以,從一般意外/傷殘保障這一意外險最主要的方面來看,安心百分百是妥妥的輸了。即使它有所謂的百萬交通意外保障,也不能掩蓋噱頭大於實際作用的事實,這些完全可以通過幾十元的專項意外險來補充。
所以返還型長期意外險,適用的人群實在是太有限,作為普通大眾中的一員,還是把關注點放在一年期消費型意外險上吧。
3.保障範圍
(1)平時一定要選擇綜合意外險。
綜合意外險的保障內容一般包括:身故、傷殘、意外醫療等。
大多數意外險,對所有意外都有保障責任,如一般意外:溺水,高空墜物;交通意外:汽車、航空、輪船等。
但某些非常坑的產品,看似保額非常高,但它會把一般意外身故保額設為10萬,而公共交通意外的保額設為幾百萬。選擇前要看清,切莫被噱頭轉移了注意力。
另外,某些交通意外險只是提供特定保障,比如航空意外險、自駕車意外險等。一定不能作為綜合意外險的替代。
關於意外醫療,需要關注的因素有:賠付額度、賠付範圍(社保內還是不限社保)、免賠額、賠付比例、指定醫院、住院津貼等。
一般來說,額度高、不限社保的意外醫療,相對應的保費也會更高。
如果擔心醫療費用過高,可以把重點放在百萬醫療險上。
(2)如果是外出旅遊,就可以補充一份旅遊意外險,覆蓋普通綜合意外險保障意外的部分。如高風險運動:攀巖、高空彈跳等等。
4.免責條款或理賠限制條件
這類條款或條件越少,理賠時限制就越少,就更容易獲得賠付。
例如,某款意外險規定:
(1)高空墜落不賠。高空的定義是:3層(含)或10米(含)以上。
超過這個高度,即使是意外墜亡也得不到賠付。
(2)機動車單車事故,或者溺水死亡,保額減半。
這類事故之所以保額減半,一是為了防止騙保,機動車事故和溺水,都是非常容易偽裝成意外的。二是出於為了降低理賠率,意外險保費相對低廉,所以某些保險公司當然想“能省則省”。
但這種情況對於被保險人就非常不友好了,所以這也提醒我們:看合同時多留個心眼。
5.職業限制
絕大多數意外險都把高危職業人群排除在外,像高空作業人群、建築工人等。
對於高危職業,不同公司有不同判定標準,所以最好在投保之前看好職業型別。
不過一般對於5-6類職業,普通的意外險保險公司一般都會拒保,這種情況的話可以選擇專門針對5-6類高危職業開發的意外保險,常見有兩種選擇:
一是市面上有少數針對高危職業人群的保險產品,但是保費會貴一些,保額相對低一點。可根據職業情況酌情選擇。
二是投保團體意外險,像常見的建築施工隊,工作風險係數大,團體成員較多,非常有必要投保這類保險。
如果仍然覺得個人保障不夠,其實可以透過定期壽險來完成保障目的,因為壽險的賠付條件相對來說比意外險簡單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