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米可葆

    呼延、卜、蘭、喬、姜、姬、宇文、慕容、拓跋等等。

    在“五胡亂華”的135年中,五族統治者先後在華北及巴蜀建立過16個割據政權,史稱“五胡十六國”。   

    公元386年,鮮卑的拓跋氏建立北魏政權,公元439年統一北方,傳至孝文帝時大力推行“漢化政策”,由平城(今大同)遷都洛陽,在短短三十年中近百萬的鮮卑族人基本上實現了漢化。作為漢化的根本措施之一,孝文帝下令各部落的鮮卑語複姓,改為音、義相近的漢字單姓。

    皇族拓跋氏改為元氏,皇族近親及貴族九姓也相應漢化。據《魏書·官氏志》所載,鮮卑族144個姓氏除少數保留複姓外,基本上都改成漢姓,並絕大多數收入了後世流傳的《百家姓》中,經過這次大的民族交融,隋唐兩代的許多重要政治、文化及軍事人物都具有了鮮卑或其它兄弟民族的血統。

    拓展資料

    中國姓氏融合:

    中華民族是一個多民族構成的大家庭,歷史上每一次的民族交融,都促進了姓氏文化的發展,體現了民族團結、融合的風貌,構成了中華姓氏的一大特色。

      

    先秦時代華人自稱華夏族,這裡的“中國”二字是狹義的地域概念,專指中原地區,中原周邊的地區被稱為“四夷”,即“東夷、北狄、南蠻、西戎”,中原華夏族與“夷、蠻、戎、狄”四族構成了以地域方位、民族特徵劃分的五大民族集團。

    而“漢族”這個名稱是漢朝以後才產生的叫法,它特指使用漢語,具有共同地域,共同文化傳統,風俗習慣的民族,是中華民族中人口最多,分佈最廣的一支。今天的漢族實際上已在數千年曆史的發展程序中融入了先秦五大民族集團的成份。漢族姓氏文化發展的過程,也是中國歷史上各民族不斷融合的歷史。

    夷夏姓氏交融的第一個重要階段是殷周時期,特別是春秋戰國之際的幾百年內。凡接受了華夏文明的各族,大體上融合為“華族”。於是蠻、夷、戎、狄的許多姓氏,也逐步加入華夏姓氏,使華夏姓氏得到了第一次的擴充和發展。

    其中尤為重要的是南方的楚、苗姓氏和西北的戎、狄姓氏。

    周朝立國之初,分封諸侯,周成王封苗人酋長的後裔熊繹於荊地(今湖北省南漳縣西荊山一帶)。熊繹屬羋姓,其子孫不斷擴張,立國號為楚。春秋時期楚國兼併了45個小國,國力日益強盛。

    到戰國時,其疆域北接中原(黃河中游),東抵大海,南鄰百越,西有巴蜀,為戰國七雄之一,楚人自稱“蠻夷之邦”,以本土巫文化為基礎,後接受中原文化,融合產生了獨特的“楚文化”。楚國的公族有昭、屈、景三氏,庶族則有熊、鄂、羅、龔、督、申等等。

    而巴郡蠻酋有羅、樸、督、鄂、度、夕、襲七姓,巴南則有盤、冉、元、巴、李、田六姓,自稱出自盤瓠氏(盤古氏)之後。

    西戎族則以姜姓為首,為傳說中炎帝的後裔,與羌族有血緣關係,西部的秦國為嬴姓,也為華夏族與戎族交融的姓族。秦穆公時兼併了12個戎國,拓地千里,成為西戎霸主。

    與此同時,地處華北的晉國也融合了北部的戎狄之邦,兼併20餘國。散居於山東和蘇北以及遼東等地的萊夷、風夷、黃夷、蘭夷、白夷、赤夷、林方、人方、孟方等數十個夷族部落、方國也逐步為齊、魯等國所兼併,融入華夏族的集團。

    經過春秋戰國時期社會的激烈動盪和諸侯兼併,西戎、北狄、東夷、南蠻的眾多“夷狄大姓”多融入華族姓氏。

    夷夏姓氏交融的第二個重要階段,是西晉末年到隋唐的“五胡亂華”時期。“五胡”是指匈奴、鮮卑、羯、氐、羌這五個北方的民族。

    匈奴亦稱“胡人”。據《史記·匈奴列傳》雲:“匈奴,其先祖夏後之苗裔也。”也即古代文獻中所稱之“鬼方”、“昆夷”、“獫狁”、“犬戎”,與華夏族有近親關係。

    漢代匈奴分裂為南、北兩部,南下歸附漢朝的稱南匈奴,留居漠北的稱為北匈奴。南匈奴逐漸南移,東漢末年進人今山西、陝西及遼寧、河套一帶。入塞匈奴因漢初和親政策,劉姓公主下嫁匈奴,故從母姓為劉氏,此外尚有呼延、卜、蘭、喬四支貴族姓氏。

      

    羯族一向依附匈奴,為入塞匈奴中之羌梁部,散居於上黨郡一帶,與漢人雜處,改用漢姓,如建立後趙之石勒即是羯人。

      

    氐族自稱為盤古後裔,上古時代就與殷商有交往。魏晉南北朝時居於武都郡及甘、涼一帶,後逐漸入關與漢人雜處,改用漢姓。

      

    羌族又稱西戎,西周時就有姜姓之戎與姬姓之戎,與華夏族有較近的血緣關係,散居於涼州(今寧夏、甘肅一帶)各地,較早採用了漢姓,如後秦國的姚萇即是。

      

    東胡鮮卑族世居遼東、遼西及塞外,東漢桓帝時始建立國家。魏晉之際,其諸部大人中的宇文氏、慕容氏、拓跋氏相繼興起,並漸次遷入內地與漢人雜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高6自動舒適型,起步掛D檔不給油不會走,正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