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姑”兩個字,聽起來像是對人的一種親切稱呼,但在宿松縣,它是一個地理名稱,承載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也凝聚著人們的家鄉情懷。
從行政區劃沿革上看,“九姑”的發展歷史只有79年,但早在清代就誕生了這個地名。
1940年之前,在全縣行政區劃中,還沒有“九姑”這個名字,直到民國政府將聯保制改為區鎮鄉保甲制之後,才在當地行政區劃的版圖上出現“九姑區”名字。解放後,縣人民政府繼續保留了九姑區行政建制。
1992年3月,全縣落實“撤區並鄉”政策,九姑區從此退出歷史舞臺,以前由九姑區管轄的4個鄉,撤併成九姑、千嶺兩個鄉。九姑區從設立到撤銷,歷經52年。期間,經受了16次行政區劃調整,先後被改為“區公所”、“革命委員會”等名稱,管轄的鄉先後被改為“鄉人民委員會”、“人民公社”、“鄉人民政府”等名稱。
而關於“九姑”地名的來歷,在宿松民間流傳著一個美麗的傳說。
清朝雍正年間,在今九姑鄉一個叫楊茂嶺的地方,有位姓餘的老人,一共生育了十個兒女,排行第九的是個女兒,人稱“九姑娘”。九姑娘身體瘦弱,說是“紅砂日”出生的。古時,人們迷信這個日子出生之女不吉。為此,九姑娘的父母非常憂慮,總想給她謀個生計。於是,在一座山嶺的路邊,搭建茶棚賣茶。九姑娘心腸好,不管是窮人、富人上門喝茶,都一樣對待,生意十分紅火。據說,後來九姑區茶館之多,喝茶之盛都跟九姑娘有關。一日,九姑娘去洲地走親,返程路經千嶺時,突發急病而亡,當地居民找一空地將其安葬。葬後兩年,九姑娘“顯靈”,有求必應。當地居民紛紛捐資募款,在九姑娘墓地建廟,名為“九姑廟”。九姑娘被奉為神靈,稱之為“九姑娘娘”。此後,九姑嶺因“九姑娘娘”而得名,而“九姑區”又取自九姑嶺之名。
九姑,是文化之鄉,有杜溪古橋、石良墓及御碑亭。
杜溪古橋,坐落在九姑鄉杜溪村境內杜溪河上,是座石拱橋。據民國十年版《宿松縣志》記載,該橋始建於明朝弘治己未年(1499年),清朝康熙壬戌年,宿松知縣硃卷重建,由700餘塊方形條石鋪砌而成,雖經歷幾百年的風風雨雨和洪水衝擊,仍然屹立在杜溪河上。古代,該橋處在由縣城通往許嶺、下倉乃至望江、彭澤的必經之道上,車水馬龍,絡繹不絕。清初大文學家、翰林院編修朱書與該河和橋結下不解之緣,他以“杜溪”為名號著有《杜溪文集》《杜溪詩集》等,曾作下膾炙人口的《杜溪吟》“兩岸花燃野,一溪柳釣煙。”觸景生情,情景交融,在朱書筆下,杜溪橋可謂美不勝收。
有著“田園宰相”之稱的石良,九姑鄉杜溪村人。元末農民起義,他率兵赴九江歸順朱元璋,被授為統兵元帥,鎮守宿松。後率大軍進攻湖廣,戰功卓著,洪武二年(1369年)被太祖敕封為武德將軍英武衛管軍正千戶,充任指揮,鎮守亳州。洪武十年,被封為武節將軍。洪武十八年,告退回鄉,被明太祖封賞建造宰相府,後建造了一座一進九重的官廳,“石宰相屋”的名稱由此而生。1394年,石良病逝家中,享年74歲,葬於杜溪,墓後建有告敕碑亭,斑斑敕文記下他英勇果敢、保境安民,為大明王朝的建立做出的不朽功勳。1983年,石良墓被縣政府列入文物保護單位。2000年初,該縣有關部門對御碑亭進行了修繕,使其面貌一新。至今,這裡的人們仍把石良當年居住的村莊叫“石宰相屋”。
九姑鄉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資源,東臨一望無際的大官湖,西倚俊俏挺拔的鑿山,是聞名該縣的生態之鄉。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憑藉大官湖優質的漁業資源,以及鑿山豐富的石灰石資源,樸實、勤勞的九姑鄉人民,在改革開放春風的吹拂下,邁著堅定的步伐,在脫貧致富的大道上,一路高歌、一路奮進。
上世紀八十年代,九姑鄉沿湖村莊,幾乎家家都有小木船,家家都以捕魚為生;漁業發展比較好的家庭,經常駕著帆船沿湖而上,去百里之遙的龍鱤湖捕魚。而居住在鑿山一帶的居民,則大力發展採石業。上九十年代之前,開設在鑿山腳下公路兩邊的石料加工廠最多時發展到了100多家,從早到晚,轟鳴的機器聲不絕於耳。
九姑曾是聞名皖西南地區的“鞭炮之鄉”,居住在九姑嶺一帶的數百戶居民,幾乎家家都生產鞭炮。鞭炮生產工序的加工,解決了周邊鄉鎮很多居民的就業問題。2000年初之前,鞭炮成了九姑鄉的支柱產業,也成為九姑鄉的一張發展名片,許多外地人是透過鞭炮才瞭解九姑的。
從九姑區到九姑公社,再到九姑鄉,“九姑”緊跟著新中國的發展腳步而成長。70多年來,不管管轄的區域怎麼改變,但始終改變不了它引領廣大幹群擁抱美好生活的堅定信念。
而今的九姑鄉,處處洋溢著新時代的發展氣息。美麗鄉村建設如火如荼,基礎設施建設上臺階,公共服務配套日益完善,到處都是清一色的樓房,不少村民還在縣城或外地買了房子;到處都有農業產業發展基地,產業化、規模化種養模式讓農民擺脫了落後生產方式。
“九姑”兩個字,聽起來像是對人的一種親切稱呼,但在宿松縣,它是一個地理名稱,承載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也凝聚著人們的家鄉情懷。
從行政區劃沿革上看,“九姑”的發展歷史只有79年,但早在清代就誕生了這個地名。
1940年之前,在全縣行政區劃中,還沒有“九姑”這個名字,直到民國政府將聯保制改為區鎮鄉保甲制之後,才在當地行政區劃的版圖上出現“九姑區”名字。解放後,縣人民政府繼續保留了九姑區行政建制。
1992年3月,全縣落實“撤區並鄉”政策,九姑區從此退出歷史舞臺,以前由九姑區管轄的4個鄉,撤併成九姑、千嶺兩個鄉。九姑區從設立到撤銷,歷經52年。期間,經受了16次行政區劃調整,先後被改為“區公所”、“革命委員會”等名稱,管轄的鄉先後被改為“鄉人民委員會”、“人民公社”、“鄉人民政府”等名稱。
而關於“九姑”地名的來歷,在宿松民間流傳著一個美麗的傳說。
清朝雍正年間,在今九姑鄉一個叫楊茂嶺的地方,有位姓餘的老人,一共生育了十個兒女,排行第九的是個女兒,人稱“九姑娘”。九姑娘身體瘦弱,說是“紅砂日”出生的。古時,人們迷信這個日子出生之女不吉。為此,九姑娘的父母非常憂慮,總想給她謀個生計。於是,在一座山嶺的路邊,搭建茶棚賣茶。九姑娘心腸好,不管是窮人、富人上門喝茶,都一樣對待,生意十分紅火。據說,後來九姑區茶館之多,喝茶之盛都跟九姑娘有關。一日,九姑娘去洲地走親,返程路經千嶺時,突發急病而亡,當地居民找一空地將其安葬。葬後兩年,九姑娘“顯靈”,有求必應。當地居民紛紛捐資募款,在九姑娘墓地建廟,名為“九姑廟”。九姑娘被奉為神靈,稱之為“九姑娘娘”。此後,九姑嶺因“九姑娘娘”而得名,而“九姑區”又取自九姑嶺之名。
九姑,是文化之鄉,有杜溪古橋、石良墓及御碑亭。
杜溪古橋,坐落在九姑鄉杜溪村境內杜溪河上,是座石拱橋。據民國十年版《宿松縣志》記載,該橋始建於明朝弘治己未年(1499年),清朝康熙壬戌年,宿松知縣硃卷重建,由700餘塊方形條石鋪砌而成,雖經歷幾百年的風風雨雨和洪水衝擊,仍然屹立在杜溪河上。古代,該橋處在由縣城通往許嶺、下倉乃至望江、彭澤的必經之道上,車水馬龍,絡繹不絕。清初大文學家、翰林院編修朱書與該河和橋結下不解之緣,他以“杜溪”為名號著有《杜溪文集》《杜溪詩集》等,曾作下膾炙人口的《杜溪吟》“兩岸花燃野,一溪柳釣煙。”觸景生情,情景交融,在朱書筆下,杜溪橋可謂美不勝收。
有著“田園宰相”之稱的石良,九姑鄉杜溪村人。元末農民起義,他率兵赴九江歸順朱元璋,被授為統兵元帥,鎮守宿松。後率大軍進攻湖廣,戰功卓著,洪武二年(1369年)被太祖敕封為武德將軍英武衛管軍正千戶,充任指揮,鎮守亳州。洪武十年,被封為武節將軍。洪武十八年,告退回鄉,被明太祖封賞建造宰相府,後建造了一座一進九重的官廳,“石宰相屋”的名稱由此而生。1394年,石良病逝家中,享年74歲,葬於杜溪,墓後建有告敕碑亭,斑斑敕文記下他英勇果敢、保境安民,為大明王朝的建立做出的不朽功勳。1983年,石良墓被縣政府列入文物保護單位。2000年初,該縣有關部門對御碑亭進行了修繕,使其面貌一新。至今,這裡的人們仍把石良當年居住的村莊叫“石宰相屋”。
九姑鄉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資源,東臨一望無際的大官湖,西倚俊俏挺拔的鑿山,是聞名該縣的生態之鄉。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憑藉大官湖優質的漁業資源,以及鑿山豐富的石灰石資源,樸實、勤勞的九姑鄉人民,在改革開放春風的吹拂下,邁著堅定的步伐,在脫貧致富的大道上,一路高歌、一路奮進。
上世紀八十年代,九姑鄉沿湖村莊,幾乎家家都有小木船,家家都以捕魚為生;漁業發展比較好的家庭,經常駕著帆船沿湖而上,去百里之遙的龍鱤湖捕魚。而居住在鑿山一帶的居民,則大力發展採石業。上九十年代之前,開設在鑿山腳下公路兩邊的石料加工廠最多時發展到了100多家,從早到晚,轟鳴的機器聲不絕於耳。
九姑曾是聞名皖西南地區的“鞭炮之鄉”,居住在九姑嶺一帶的數百戶居民,幾乎家家都生產鞭炮。鞭炮生產工序的加工,解決了周邊鄉鎮很多居民的就業問題。2000年初之前,鞭炮成了九姑鄉的支柱產業,也成為九姑鄉的一張發展名片,許多外地人是透過鞭炮才瞭解九姑的。
從九姑區到九姑公社,再到九姑鄉,“九姑”緊跟著新中國的發展腳步而成長。70多年來,不管管轄的區域怎麼改變,但始終改變不了它引領廣大幹群擁抱美好生活的堅定信念。
而今的九姑鄉,處處洋溢著新時代的發展氣息。美麗鄉村建設如火如荼,基礎設施建設上臺階,公共服務配套日益完善,到處都是清一色的樓房,不少村民還在縣城或外地買了房子;到處都有農業產業發展基地,產業化、規模化種養模式讓農民擺脫了落後生產方式。